让他们去讲道理,我们来说故事

《巨人的工具》这本书里说到风险投资人克里斯·萨卡,有一个忠告,说你应该掌握讲故事的技能 —— 因为说服别人最好的办法往往不是靠理论和数据,而是讲一个好故事。既然说到了讲故事,今天再说个更高级的。

我要说的道理,来自《像TED一样讲话:世界顶级大脑的九个演讲秘密》( Talk Like TED: The 9 Public-Speaking Secrets of the World's Top Minds )这本书,作者是卡迈恩·加洛(Carmine Gallo)。

让他们去讲道理,我们来说故事

讲解TED演讲套路的书有好几本,我最推荐这本。加洛不但量化分析了大量的TED演讲,而且还把他分析出来的结果和当前各种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既有理论,又有数据。

—— 而今天的道理是理论和数据的作用远远不如故事。咱们先讲个故事。

1.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布莱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在2012年的一次TED演讲里讲的。史蒂文森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权律师和社会活动家,他这次演讲非常精彩,建议找时间听一下,题目是" We need to talk about an injustice "。他讲了好几个故事,这是其中一个:

让他们去讲道理,我们来说故事

史蒂文森的外祖母有十个子女,子女们又各有孩子,整个是个很大的家族,所以史蒂文森小时候并没有多少机会跟外祖母单独相处。但是家里人都知道,外祖母是个有智慧的人。史蒂文森九岁时候的一天,外祖母叫住他,领着他离开众人,找了个小房间单独谈话。

外祖母说,布莱恩你知不知道,我一直在观察你。我发现你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孩子。史蒂文森受宠若惊。

外祖母接着说,我认为你将来无论想做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可是想要达到那样的成就,你必须答应我三件事。史蒂文森有点懵,他马上说行,我答应你。

外祖母说,第一,你必须保证永远爱你的妈妈,永远照顾你的妈妈,那可是我的好女儿。

第二,你必须永远做正确的事,就算有时候正确的事很难,你也要做正确的事。

第三,你必须保证,永远都不喝酒。

史蒂文森说可以!我保证。

从此之后史蒂文森就有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感,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他的确做到了对外祖母的承诺 —— 至少做到了从来不喝酒。

长大以后,史蒂文森有一次和表兄弟们在一起聚会。表兄弟们就弄了一些啤酒,让他喝。史蒂文森执意不喝。有个表兄弟就觉得史蒂文森很奇怪,然后他恍然大悟:布莱恩,你不会还想着外祖母跟你说的话吧?她是不是说你是个非常特殊的孩子?

—— 她跟我们每个人都说了这个话!

听到这里,观众哄堂大笑。

但是史蒂文森接着说,我今年52岁了,我从来没喝过酒。

2.故事的力量

这本书的作者加洛,对史蒂文森的演讲做了量化分析。他发现整个将近24分钟的演讲里,史蒂文森65%的时间都在讲故事。他讲了自己的故事,亲朋的故事,和名人的故事。史蒂文森是来讲道理的,那他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时间讲故事呢?

因为故事能让听众的大脑和你同步。加洛引用一项研究,让一个人讲故事,几个人听故事。故事进行的同时,研究者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大脑。

让他们去讲道理,我们来说故事

研究者发现,故事开始之后,听众的大脑,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讲故事那个人的大脑的镜像。故事讲到动情的地方,讲故事者大脑的"岛叶" —— 这个区域负责感情 —— 活跃起来,听众大脑的"岛叶"也跟着活跃起来。如果讲故事者的大脑的"前额叶" —— 这个区域负责理性决策 —— 活跃起来,听众大脑的"前额叶"也活跃起来。

我动感情,你也跟着我动感情。我怎么想,你也跟着我怎么想。我用故事,能让你的大脑跟我同步 —— 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不过如此吧?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如果你的大脑都跟我同步了,你就会不自觉地赞同我的观点。

所以故事是一种传播手段。

3.三种故事

加洛纵观各个成功的TED演讲,发现演讲者爱讲的故事总共有三种。要想有说服力,你可以考虑讲这三种故事,而我们对这三种故事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种,是自己的故事。只要跟演讲主题稍微有点关系,你自己的任何故事都可以。

听众总是对你自己的故事比对别人的故事更感兴趣!加洛说,没有什么演讲技巧是万能的,但是有一个办法是接近万能的 —— 那就是讲一个关于你自己的故事。你要想确保别人引用你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讲一个你自己的故事。

讲一个自己的故事,能让听众感受到你的真诚。领导者更应该多讲自己的故事,这样才能激励别人。

我们知道"喜欢 = 熟悉 + 意外",如果你的故事能像史蒂文森的外祖母故事那样来个转折,当然就更好了。

第二种,是别人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那听众的要求就要更高一点了。这个要求就是我们必须能从这个人的经历中学到一个什么道理。

第三种,是某个品牌或者产品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听众的要求就更高:它必须是一个有关成功或者失败的故事。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我敢打赌,再过几年你可能会忘记今天日课说的道理 —— 但是你会记得史蒂文森和他外祖母的那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