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 作者:蘸心波
  • 在強大的祖國背後,有人默默硬扛!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這是電影《戰狼2》片尾出現的一段話,有沒有感到鼻頭酸酸的?要是有,那大概就是民族自豪感了。


放眼望去,如今全球疫情還在瘋狂蔓延,我們見證著"多國有難,中國支援"的中國力量,見證著"舉國之力,反擊毒魔"的中國速度。


別忘了,在強大的祖國背後,有人默默硬扛!就像 —— 她,《戰狼2》裡走出,作為劇中陳博士的原型,更是一位"過關斬毒"的女將軍!她就是陳薇院士。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陳薇院士


怎麼又是院士?對,她是2019年新晉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專業技術5級,還是一位具有少將軍銜的將軍。


驍勇無比的她,一路上闖過重重關卡,狙擊"非典"、勇鬥埃博拉,現在還對抗新冠肺炎,就這樣,她和各種烈性病毒幹了二十多年的戰,堪稱"戰神"。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一心專注科研的陳院士,對外異常低調。

多數人沒有聽過她的名字,但全人類都在享受她的貢獻。

實際上,陳院士不僅戰功了得,而且年少時很迷人,是"戰神"與"女神"的合體。


新冠疫情下的"戰神"


令國人激動的是,4月12日,陳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已展開二期臨床試驗。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公佈,這是目前全球唯一進入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工作中的陳院士


與3月底研發的一期對比,二期臨床試驗放開了年齡上限,有一部分60歲以上的高齡志願者也加入其中,年齡最大的達到84歲。

陳院士說,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高齡人群較多,疫苗必須能為他們提供安全屏障。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陳院士與84歲最年長志願者的合影


回顧1月26日,正是大年初二,陳院士率團隊趕赴武漢病毒研究所,他們和北京後方科研基地同時行動,打響疫苗研發的攻堅戰。

1月30日,陳院士團隊迅速在武漢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搭建起核酸檢測平臺,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大大縮短了核酸檢測時間,加快了確診速度。

3月16日,陳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3月19日,疫苗獲批進入一期臨床試驗,有108名志願者完成接種。

到3月27日,完成疫苗一期臨床試驗接種的108位志願作者,全部結束了集中醫學觀察。

二期臨床試驗將招募500名志願者參加,截至4月13日17時,已有273名志願者接種疫苗。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志願者在接種疫苗


早在1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宣佈,將在12周內研製出"新冠疫苗"。

此前,特朗普還催著開發疫苗,但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斬釘截鐵地告訴他:" 就算按照火箭速度推進,也得至少一年!"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陳院士發話:" 我相信,我們國家科研人員的速度,不會亞於美國。"

同在一線的院裡同事說:" 早上8點到實驗室準備,凌晨4點回宿舍睡覺。"

這就是他們戰 “疫“ ”的日常,忙到沒有時間吃午飯,就在會議室拿泡麵湊合。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如此高強度的連軸轉,才拼就了比火箭還快的戰“疫”速度。

3月16日,第一批美國疫苗臨床試驗志願者在美國西雅圖接受注射。

同一天,陳院士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也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陳院士團隊的疫苗研發,成為全球最先進入第一階段試驗的,比美國早了幾個小時。

雷厲風行的她講道:" 做科研的人,最關鍵的在於要有自信,目標要明確。不管別人怎麼唱衰中國,唱衰中國科學,我們都要保持自信。雖然我們平時很低調,但是在關鍵時刻,要敢於勝利。所有平時的努力和拼搏都是為了那一刻,為了奪取最後的勝利。"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風雨中的薔薇


薔薇般的清華"女神"


乍聽陳薇這個名字,實在普通,但在她老爸的眼裡," 薇 " 所指的薔薇花有著美好的寓意,這種花雖然尋常,但花期很長,能開半年,還有一股暗香。

她老爸詮釋著:" 唐代詩人杜牧曾經寫道:'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說的就是薔薇,低調不張揚,不管風吹雨打始終能夠怒放。"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低調不張揚、愈挫愈勇的薔薇精神


她沒有辜負老爸的期望,像薔薇花一樣,不只是美的低調,還能扛風雨。

生長在浙江蘭溪這片富有詩意的土地上,滋養了陳薇的書香內涵。打小,她就愛讀書,是個"學霸",求學之路幾乎順風順水,從未讓她爸媽操過心。

她被保送進清華大學化工系攻讀碩士,雖是理科生,倒很活潑,而且愛好廣泛。這讓她在清華的校園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還是個學生娃的陳薇


她喜歡文字,做了兩年《清華研究生通訊》的副主編;她喜歡跳舞,不出意外,每週的學生食堂舞會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有時她也舉辦舞會;她喜歡做有挑戰性的工作,是清華學生服務社咖啡廳的第一批"女服務員"。

這樣一位學生活躍分子,究竟模樣如何?瞧,她當年高高瘦瘦、長髮飄飄,月盤似的臉蛋上透著粉紅,眉眼清秀,丹唇微啟,煞是好看。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那時的陳薇,秀麗可人


一念之間,戎裝加身


那些年,陳薇所學的生物化工專業挺熱門。她回憶:" 畢業前夕,很多企業的負責人甚至就守在我們研究生公寓門口。"

她的同學們都把出國留學或者進大公司作為第一選擇,而她自己也不例外,選擇了深圳一家著名的生物公司。

她和公司簽約後不久,一次偶然的機會,導師派她去軍事醫學科學院取回實驗需要的抗體,她才知道有這麼一個特殊單位的存在。

軍事醫學科學院成立於1951年,擔負著我國防禦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特殊使命。這段歷史,讓陳薇熱血沸騰,心中產生了一種投身國防大業的強烈願望。

這想法經她一提,馬上激起身邊大片的反對。

爸媽希望陳薇能夠幹實業。

好友也勸她:" 清華人到部隊去等於是埋沒了自己,入伍就意味著落伍。"

只有幾位老師堅定地支持著她的選擇,於是陳薇決定,放棄高薪工作,特招入伍。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1991年4月的某個早晨,一輛軍車將25歲的陳薇從清華園載到軍事醫學科學院,從此,她戎裝加身,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踏上漫漫征途。

理想很美好,代價也很慘重。2年後和師弟在一次學術會上碰面時,她發現師弟的收入竟然是自己的上百倍。

實現理想的過程,也是能否耐得住寂寞的考驗,科研人薪酬低,前途未卜,枯燥乏味,辛酸孤苦,但她卻內心堅定,毫不動搖,做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準備。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她先花4年時間成為了微生物學的博士研究生,3年後又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

終於,她開始嶄露頭角,先是入選了軍事醫學的A類人才庫。繼而晉升為研究員,享受首批軍隊特殊人才津貼。


非典"一戰成名"


陳院士多年來一直從事生物防禦研究,領銜承擔了多項重大研究項目。她認為," 生物技術是把雙刃劍,它能用於國計民生,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很難防禦。" 因此,陳院士決定 —— 要努力鑄造保衛國家和庇佑人民的 " 生物盾牌 "。

倔強的她總是研究"魔鬼性的課題",終日和她打交道的盡是鼠疫、炭疽、埃博拉病毒等烈性病毒。

2003年早春,非典陰霾籠罩全國。37歲的她臨危受命,帶領團隊連夜進入生物安全三級負壓實驗室,對SARS病毒展開研究。

使命催人,她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天天泡在實驗室。負壓實驗室待久了,會因缺氧而頭痛,為了和疫情搶時間,每次進實驗室前,她都會少吃少喝,裝備成人尿布,一直待到八九個小時撐不住為止。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歷經50多天的奮戰,她率先推出了預防SARS的新藥 —— "重組人ω干擾素"。

新藥被1.4萬名醫護人員使用後,沒有一個人感染肺炎。她因此 “一戰成名”。


移動的"生物盾牌"


2008年,汶川地震,陳院士作為我國抗震救災防疫小組的組長,連夜組織專家編寫了《災區衛生防疫知識手冊》。為預防災後疫情,陳薇趕赴汶川一線,冒著餘震的危險,本著國家大災之後無大疫的責任感,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從汶川回來後,陳院士直接投入到了奧運安保中,作為包括鳥巢、水立方在內的20個場館的現場安保隊長,同時擔任"奧運安保軍隊指揮小組"專家組成員,為平安奧運貢獻了自己的才智。

時光飛至2014年2月,西非爆發大規模埃博拉病毒疫情,感染及死亡人數都達到歷史最高,隨後,病毒蔓延到歐美,病死率達到了50%-90%,是致死率最高的病毒。

一時間全世界談"埃"色變,陳院士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 到非洲一線去。

為了儘早研製出疫苗,陳院士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帶領團隊奔赴西非的塞拉利昂,在病毒最多的地方安營紮寨。陳院士回憶,非洲人民看到中國科研者到來,曾發出這樣的感慨:" 因為埃博拉,很多人走了;因為埃博拉,中國來了。"

工作間隙,陳院士訪問了塞拉利昂的一家孤兒院,那裡有48個孩子,全是因為埃博拉病毒奪去了親人生命的孤兒。這次探訪讓陳薇有了奮鬥目標 —— " 想把我們的疫苗用在全世界人身上。"

接著,陳院士牽頭研發了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 "埃博拉疫苗",並完成一期臨床。

2014年9月,在陳院士團隊的努力下,世界上第一支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誕生。而且,他們拿到了在塞拉利昂臨床試驗的准入證,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疫苗境外臨床試驗"0"的突破,為疫區人民帶來了希望。

世衛組織在2015年宣佈,埃博拉病毒的傳播在塞拉利昂已終止,陳院士也為此被人們稱為"

埃博拉病毒終結者"。

在電影《戰狼2》中,吳京導演為向陳院士致敬,就以她為原型,添加了陳博士這位援非醫生的角色。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埃博拉疫苗研製成功了!陳院士被非洲百姓高高舉起!


陳院士說,她只是一直在默默地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多年來,在清華"行勝於言"的校風薰陶下,在軍事醫學科學院老一輩科學家的潛移默化下,對榮譽的淡泊已成為陳薇人生的一種習慣。

她真正成為了父親眼中"低調不張揚"的薔薇花。


戰“疫”明星錄 | 薔薇般堅強的女將軍,如何“過關斬毒”?


曾經有人問她:"去疫區那麼危險的地方,萬一回不來怎麼辦?"

陳院士乾脆地回應著:" 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我願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為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


每一顆耀眼的明星,你只見他大放異彩的現在,何曾看過他暗淡清冷的曾經?

我們追著人間的明星,對他們既愛又恨、既羨慕又嫉妒。然而我們是否忘了?哪怕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享盡萬千寵愛的幸運兒,他們的成功之路也不可能是一片坦途,終究避不開 “ 人前顯貴,人後受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