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這樣喂寶寶的,易傷脾胃還溼疹,中了的家長趕快停止!

寶寶從出生以後,對營養的需求會與日俱增,到了6個月左右,隨著腸胃發育完善,母乳和奶粉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成長和發育了,因此需要開始進行添加輔食。在輔食添加的過程中,如果餵養不當,寶寶不僅得不到身體發育所需要的營養供給,也很容易傷到脾胃,一旦脾虛,會導致寶寶對營養的運化不良,甚至還會引發過敏、溼疹、腹瀉等一系列的問題,體質也就會越來越弱,發育滯緩,直接影響了寶寶的健康以及成長。

兒科醫生:這樣喂寶寶的,易傷脾胃還溼疹,中了的家長趕快停止!

表姐家的小外甥平平,在吃母乳的時候白白胖胖的惹人喜愛,誰見了都誇喂的好。可自從開始添加輔食了之後,平平的體重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還開始減少,有時候還伴有腹瀉的情況。每次喂的時候平平只吃幾口就伸手推掉表示抗拒。到了9個月的時候,平平瘦得臉上都沒有肉了,奶奶看到平平原來越瘦,很是著急上火,為了讓平平能夠多補充點營養,吃飯有滋味,她開始每天變著花樣給平平做飯,甚至還偷偷加了一點鹽巴,結果在一次哄平平吃下一整碗的海鮮雞蛋羹之後,平平的臉上、身上都起了許多小疙瘩,直接長了溼疹。

兒科醫生:這樣喂寶寶的,易傷脾胃還溼疹,中了的家長趕快停止!

經過一番折騰,一家人從醫生那裡得知平平的溼疹是綜合多個方面的因素所導致的。海鮮雞蛋羹只是平平長溼疹的導火索,看上去是因為過敏所引起的,實際上主因卻是脾虛。因為平平從開始吃輔食的那一刻起,家長就過多餵養了肉湯、高蛋白等食物,因此導致脾胃越來越差,越來越瘦,甚至誘發溼疹。從中醫角度來講,誘發溼疹的主要原因是溼熱內蘊。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溼熱是通過脾的運化功能排出體外,但是在脾胃功能虛弱的情況下,對溼熱的運化和排洩能力也會隨之下降,長此以往,不易排出的溼邪就可能會誘發溼疹。如果沒有調養脾胃,那麼寶寶的溼疹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復發。

兒科醫生:這樣喂寶寶的,易傷脾胃還溼疹,中了的家長趕快停止!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皮膚科醫生沈冬補充表示,有脾虛的溼疹患者是不容易痊癒的,脾胃沒有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多數情況下溼疹到後期都會演變為慢性溼疹,主要表現為皮膚粗糙、肥厚、乾燥。一般情況下,脾具有運化水谷精微的能力,能夠把人體攝入的五穀雜糧運化為氣血滋養皮膚。但是在脾虛的情況下,脾的運化能力差直接導致皮膚無法正常修復,溼疹的症狀不容易改善。如果還不注意日常的餵養以及調護,那麼寶寶脾胃越來越差,也越來越瘦,更容易長溼疹、生病。

兒科醫生:這樣喂寶寶的,易傷脾胃還溼疹,中了的家長趕快停止!

1. 肉湯:肉類是肌肉纖維構成的,其中有可溶性的肌漿蛋白和氨基酸、肽類等,容易進入湯中,但大部分肌纖維成分很難溶出來,溶解出來的反而都是脂肪。看似美味實際寶寶的腸胃較弱,難以運化,進而就會導致免疫力低下,生長髮育不足等問題。

兒科醫生:這樣喂寶寶的,易傷脾胃還溼疹,中了的家長趕快停止!

2. 高蛋白:由於寶寶的腸道系統和免疫系統都沒有成熟,而高蛋白質的東西寶寶無法正常吸收,所以會出現身體排斥的現象。在接觸一些高蛋白食物,比如雞蛋、牛奶、海鮮這些都是高蛋白質的食物,寶寶的腸胃系統無法承受和適應這類食物,所以出現過敏症狀,引發溼疹。

平日在給寶寶餵養的時候,應當注意少給這類的食物,可以換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幫助寶寶調養:如白扁豆、山藥、紅豆、薏米等等。在護理皮膚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非純棉衣物、非中性的沐浴露、過熱的洗澡水、乾燥的空氣等等都會導致寶寶的溼疹反覆發作。平時注意替換溫和的護理方式,用含桃油果脂的潤膚劑,保持皮膚的滋潤,形成隔離油膜減少外界刺激;或用薄草泥緩解瘙癢,鎮緩肌膚;注意避免寶寶出汗過多導致皮疹更加明顯、嚴重。

兒科醫生:這樣喂寶寶的,易傷脾胃還溼疹,中了的家長趕快停止!

在寶寶配合的情況下,可以給寶寶做一些推拿,比如說捏脊、補脾經,揉板門等,都是不錯方法,不僅幫助疏通脾胃筋脈,對皮膚恢復也起到作用,讓溼疹加快恢復,還能健養體質,助於寶寶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