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其實要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足

給大家講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患者輾轉找找到某醫生,這位醫生在當地也小有名氣,患者主要是下肢活動不利,周身乏力。為此在家附近的三甲醫院已經住了2個多月院了,做了無數的檢查,用了不少藥就是不見好轉,後才輾轉找到這位醫生,該醫生結合患者的情況和2個月的治療,很直接的說,我治不了,這個不在我能力範圍內,我建議你去某某醫院,患者接受了建議,又過了2天患者家屬反饋回信息,對醫生表示感謝,謝謝大夫及時告訴他換醫院治療,患者因延誤病情診斷為神經損傷,那邊的醫生也說他雖然送來有點晚了,但是還有希望治療。

醫生其實要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足

我不知道各位看客閱讀後有何感想?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接觸到這位醫生,談到了這件事,這位醫生說的很直白,醫生不是萬能的,能治,就好好治,不能治就第一時間告訴患者轉院換大夫,切不可拿患者健康開玩笑,他表示雖然他也掛著專家頭銜,但是術業有專攻,這個病自己看不好,就是看不好,這可以理解成第一家醫院並不具備診療能力,但是依然堅持為患者做檢查和治療,對患者略有不負責任,也可以理解成患者的病情第一家醫院的醫生很自信,自信可以把患者治療好,但是最後事與願違。

醫生其實要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足

醫生也是凡人,

總會有著各式各樣的想法

醫生不是萬能的的,

“妙手回春”這個詞可以形容一個醫生醫術高明

但是這也有存在象徵性形容。

治病救人需要的是一種態度,

治得好就盡力治,千萬別忽悠患者

患者找到醫生了,那一定是身體不舒服

但是相信一個好醫生一定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足。

醫生其實要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