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經藏與一句佛號成就矛盾否?

深入經藏與一句佛號成就矛盾否?

蓮池大師說“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這跟佛提出的“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不是有矛盾嗎?該怎麼理解呢?

深入經藏與一句佛號成就矛盾否?

蓮池大師是明代一位弘揚淨土的大師,他當然是提倡“專”的。不過,這句話的原文倒不是蓮池大師說的,倒是現在有的人這樣說。

同樣的思想,最鮮明的像民國的印光大師,尤其是唐朝的善導大師——他提倡專修唸佛,專讀淨土三部經,專稱彌陀名號,專觀極樂淨土,專讚歎、禮拜阿彌陀佛,說:“以此專修唸佛,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所以,它的根本來源還是來源於善導大師的教化。當然,從經典來講,也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文”裡每一輩都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這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矛盾嗎?

◎ 這個不矛盾,因為這是對機說法。如果以善導大師的解釋,就是解門和行門不同。

“解門”,就說你要理解佛法,對佛法有一個整體性的、無偏頗的認識,那怎麼樣呢?都可以學習。在《觀經疏》解釋迴向發願心的時候,最後就說到了,在《聖教集》655頁,原文是這麼說的:

● “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學”就是學習;“解”就是解悟佛法,對佛法生起圓融、不偏頗的見解。

● “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這就是說從凡一直到佛都可以學。

● “若欲學行者”,“行”就是起行,“解”是安心的,就是說先要理解,就好像開車上路,首先要找清方向,在地圖上看一看,從哪個方向,到哪裡去。你上路的時候肯定是一條道走;你看地圖的時候,當然周圍——左右、前後都看著了,那就是解門。你上路的時候是順著自己找的路線,經過哪裡到達目的地,這是行門。

● “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要藉助於跟你有緣的,就像我們出門,經過哪裡到達終點。你現在是什麼樣的根機,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找到適合你修行的方法。“藉有緣之法”,所謂“有緣之法”,就是契合我們的根機,能夠達成解脫成佛的目標,這樣的法我們修起來少用功勞,費力少少,利益多多。

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講的是解門;“專修唸佛,必定往生”講的是行門。淨土宗最有緣的行法就是專念這句名號,所以不矛盾。

另外,眾生的根機不一樣,也不是所有的人解門都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要看你的根機。

《大藏經》往那裡一擺,你翻不到兩頁自己就厭倦了,怎麼能夠一直讀下去呢?所以,對有那個能力、好樂的人不妨深入經藏。深入經藏之後能不能智慧如海,那還是另外一說,就像入海算沙,到海邊看沙子有多少。佛法的經典太廣大幽微了,你進去可能入了迷宮也不一定,還是要有善知識的引導。

對於不同的眾生來講,佛陀在世的時候,也不要求所有人都深入經藏。所以善導大師就說“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根據眾生的根機,有的人是多聞經教才可以得解脫,就對他說多聞而得度,那就是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或說少解證三明”,稍稍地解悟跟他根機相應的,他就能得到三明六通,那就不需要廣說,廣說對他反而沒有利。

大家可能也知道這麼一個故事,就是周利槃陀伽,他是根性最愚鈍的、記憶力最差的,佛告訴他一首偈子,他總不記得,上午記上半句,下午記下半句,就忘了,記了前半句忘了後半句,一句話他都記不完整。

後來沒辦法,佛就讓他掃地,佛當然會觀機了,簡單的一首偈子記不住,你還要讓他“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那他不完了嗎?佛說“你就記住‘掃帚’這兩個字”,然後就讓他掃地,掃除心地的障礙,他天天就拿掃帚來掃地,最後他也開悟成了阿羅漢。所以佛說法利益眾生,都是十分善巧的。

以我們淨土的行者來說,善導大師給我們規定了,我們是專讀淨土三部經,以及相應祖師的解釋。

如果你確實行有餘力,你想多多地瞭解大乘經典,《法華經》《涅槃經》《華嚴經》都可以讀一讀。但是我們還是要歸宗到根本上,歸到淨土三經。

如果說你智慧也不夠,年齡又大了,記憶力又不行,時間又沒有,那就不要再去給自己添煩惱了,反正說的都是念這句佛號,那你就可以這句佛號唸到底。當然,讀了再多的經典也是一句佛號唸到底,不過,年老體弱的人更顯得急迫,就是一句佛號度朝昏。

那麼年輕人也不可以悠忽、懈怠,仍然是歸到這句佛號。當然,如果有弘法利生的志向和因緣,也有這樣的能力,個人自己心裡都有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