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疑心病”這麼重,稱帝后竟賜人穿龍袍,此人到底什麼來頭

朱元璋“疑心病”這麼重,稱帝后竟賜人穿龍袍,此人到底什麼來頭

“自古能君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蓋明祖之性,實帝王,豪傑,盜賊兼而且也。”公元1368年,平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在都城南京登上帝位,君臨天下,建立明朝。

他雖然是普通農民出身,黃袍加身之前甚至剃度為僧,但這位一介布衣出身的皇帝執政之後毫不含糊,殺伐果斷,愛民如子,體恤民生,創下“洪武之治”,史稱“洪武大帝”。

朱元璋的一生在政績上成就不凡,創下豐功偉業,但進入晚年之後,他在史書上的評價卻不那麼亮眼,反而飽受詬病,為穩帝位,大肆誅殺功臣,後人看他嗜血殘暴。

殊不知他也是知圖報之人,一位農民曾在他落魄時期給過

四個饅頭,稱帝之後,朱元璋竟賜他龍袍加身,此人名為李貞。

四個饅頭留恩情

提起李貞這個名字,你可能並不熟悉,但如果提起李景隆,你一定聽聞過他在“靖難之役”中的慘狀,而後者便是李貞的孫子。

朱元璋“疑心病”這麼重,稱帝后竟賜人穿龍袍,此人到底什麼來頭

明朝初年期間,本是世代農民的李家卻在一夜之間登上高位,榮光加身;李貞作為李家的第一代王爵,雖然沒有留下什麼豐功偉績,甚至很多明學愛好者都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

因為他本人在政績上並不突出,身處高位,也不爭不搶,只是平淡的過完一生,但對於朱元璋來說,他可是一個大恩人

李貞是朱元璋的親姐夫。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出身布衣,他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之中,因在家族兄弟中排行老八,所以也有朱重八之稱。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普通的農民百姓被肆意壓榨,民不聊生,身為漢族的朱元璋也是這些受苦受難的普通民眾之一,為了能夠活下來,吃上一頓飯,他主動去給地主家做工,

幫人放驢,但生活遠遠沒有這麼簡單,他的不幸還遠不止於此。

他有三個哥哥和兩個姐姐,貧苦的家庭吃不飽飯,孩子又多,個個都帶些營養不良的症狀,二哥早夭,之後大哥和大姐也因為身體問題相繼去世了,不久之後,朱元璋的父母也因為突然爆發的瘟疫而離開了他,一個家庭被拆的四分五裂

朱元璋“疑心病”這麼重,稱帝后竟賜人穿龍袍,此人到底什麼來頭

此時與他同輩的親人只剩下四位,一位大嫂王氏,另外兩位是二姐朱佛女和她的丈夫李貞,還有他的三哥朱重七。

在朱元璋的這些兄弟姐妹中沒有哪一個是大富大貴之人,只有二姐朱佛女一家的情況還算稍好些,雖然也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但起碼能夠吃得上一日三餐,他們的日子過的也很拮据,但還是會抽出糧食和錢來幫助朱元璋。

元朝末年糧食欠收,原本稍好些的二姐家也逐漸沒有飯吃,朱元璋在去乞討之前,他的二姐夫李貞把家裡僅剩的四個饅頭都塞到了他的手裡,朱元璋對此感激涕零,跪下向他們磕了頭之後便從此離去,浪跡江湖。

黃袍加身 報答恩人

朱元璋走投無路,去投奔了皇覺寺的高彬和尚,從此剃度為僧,在寺裡修行。

但是天下的狀況都不好,寺廟中又怎能安且偷生呢?於是年僅17歲的朱元璋無奈之下離開寺院,

託缽流浪。

朱元璋“疑心病”這麼重,稱帝后竟賜人穿龍袍,此人到底什麼來頭

他一邊行遍我國大江南北,一邊乞討求生,見識到各地的風土人情,積累了寶貴的生活經驗,這也為他之後的發展奠定下不可磨滅的基礎。他在流浪過程中接受到“白蓮教”

的宣傳,讓他的思想受到衝擊。

隨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各地紛紛起義,朱元璋也在此時投奔到郭子興的紅巾軍中,這一年他只有25歲,他很快就成為濠州紅巾軍的一位首領,過上了雖然不富裕但起碼能夠吃飽飯的日子。

此時,大嫂王氏和二姐夫李貞紛紛趕來投奔他,朱元璋這才知道自己的二姐和三哥早都已經離開人世了,這讓他更加感到親情的可貴和不易,所以他厚待前來投奔的二人,對兩個小孩子李文忠和朱文正也視若己出。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定國號為大明,年號洪武。

從一介平民到登上帝位,無數血雨腥風才帶來今天的榮耀,在他稱帝之前,大嫂王氏早已病逝,這讓他更加珍惜身邊唯一的親人姐夫李貞。

朱元璋“疑心病”這麼重,稱帝后竟賜人穿龍袍,此人到底什麼來頭

他黃袍加身,坐在龍椅上感慨萬分,對李貞說道“如果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我,朕恐怕早就成了路邊的一具白骨。

朱元璋賜李貞“敕免常朝,贊拜不名”,封他為駙馬都尉,後來又封為曹國公。

他為了表達對這位兒時恩人的厚愛,竟然允許他能夠住在皇宮內,要知道,朱元璋的疑心病可是史上有名的。

野史中記載道,朱元璋的疑心之中曾導致開國功臣嚇得連連磕頭,御史甚至吃下豬糞以證自身清白,而他卻能夠特賜允許李貞住在自己身邊,並且賜他穿五爪龍袍,這等殊榮豈是常人可以享受到的?

而這些也與李貞自身有關,他本人雖身居高位,卻不爭不搶,淡泊名利,對於朝政的威脅幾乎可視為零。

朱元璋“疑心病”這麼重,稱帝后竟賜人穿龍袍,此人到底什麼來頭

滴水之恩 湧泉相報

烏鴉尚反哺,羔羊求跪乳”,“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我們一定懂得,但能夠真正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

能夠真正感恩他人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記住別人的好,以感恩之心對待他人,以寬廣胸懷回報社會,此乃利人利己之事,學會感恩,生命才能真正具有意義。對於朱元璋來說,他這一生殺伐果斷,無數人都死在刀下,晚年之時更是誅殺功臣,但對於自己當年的恩人,他早已做到問心無愧

他能開創洪武之治,並非是不無道理的,國泰民安之景也絕非靠刀槍劍戟來實現,而是因為他的感恩之心,反映出他對社會和人民是有著強烈責任感的。

他出身平民,所以能夠關注平民的真實生活狀況,他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上爬,所以深曉官場之險惡;身在帝位,身不由己,唯一能做的便是把恩情還於當年救濟自己的人,對於他來說,

這是報恩,也是對心靈上的安慰。

朱元璋“疑心病”這麼重,稱帝后竟賜人穿龍袍,此人到底什麼來頭

對於我們而言,感恩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感恩能讓我們充滿活力,更加幸福和快樂,懷感恩之心,做長樂之人。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