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牛頓晚年研究上帝

說起牛頓,那些高中被牛頓三大定律支配的同學們一定不陌生。他是經典力學的創始人,是打破舊時代傳統觀念系統的偉大人物之一,可為什麼牛頓晚年會研究上帝?他的身上發生了什麼,讓他走向神學研究?

為什麼牛頓晚年研究上帝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

1、出生在基督教家庭的"牛頓"

這要從1643年的一個貧困的英格蘭小村莊說起。牛頓和同時代出身貴族的學者不一樣,他出身比較慘,一家都是農民,還未出生,他的父親就死了。三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嫁給了一個牧師,他的童年並不幸福,繼父對他不好,被迫輟學做家務。

為什麼牛頓晚年研究上帝

那個時候的時代背景,是信奉基督教的,牛頓也不例外。他從小信奉上帝,這個信仰貫穿他的一生。牛頓出生的時候,英格蘭沒有采用教皇的新曆法,所以本應該是1643年出生的他,卻是1642年的聖誕節。牛頓熱愛宗教研究,鑽研基督教和《聖經》,並寫過很多手稿。牛頓研究《聖經》,認為自己和耶穌是同一天出生,一定被賦予了特殊的職責——解讀上帝留在世間的密碼。

站在今天的視角看,這顯然是迷信;但是在牛頓那個年代,上帝創造世界卻是社會共識。


2、最後的鍊金術士

牛頓的生活時代是17世紀,那個時候化學還沒有從鍊金術中脫離出來。當時的學者,想要研究化學,就必不可少要接觸到鍊金術。牛頓像大多數學者一樣,熱愛研究物理的同時,也熱衷於研究化學(鍊金術)。

在劍橋上學的時候,他就懷著宗教生活裡亦如科學實驗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幻想和工作。他的第一位導師,就是鍊金術師亨利·莫爾,著有《靈魂不朽》。而他的另一位導師兼同事,就是著名的近代化學之父羅伯特·波義耳。


為什麼牛頓晚年研究上帝

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英國化學家。

牛頓在鍊金術的研究上頗有建樹。第一個將化學從鍊金術中分離出來的人就是牛頓,他寫過一本書,就叫《化學》,然而該書被大火燒燬了。他觀察鍊金過程中坩堝內物質的奇妙變化,他認為世界就是裝在上帝的坩堝裡的,鍊金術就是世界運動的動力。在牛頓之後,再也沒有鍊金術士在鍊金術上重要的貢獻,因此他被後世的人稱為"最後的鍊金術士""最後一位賢者"。


3、誕生在神學研究中的"牛頓三大定律"

牛頓是個"自然神論"的擁護者,他認為天體運動,是由於上帝創造世界後,也設定了各種自然規律,天體運動就是在這種自然規律下運轉的。

1665年,倫敦爆發鼠疫,屍橫遍野,牛頓回到老家避難,在農場中"擺弄"實驗。他繼續研究微積分和光學。1666年,他整理出了著名的"牛頓三大定律"。

為什麼牛頓晚年研究上帝

牛頓三大定律批駁了延續兩千多年的亞里士多德等人關於力的概念的錯誤觀點,是物理學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但是它並沒有和"上帝"起衝突,所以牛頓享有的聲譽是達爾文所不能有的(儘管達爾文和他都是一樣打破傳統觀念系統的頂尖科學家)。

同年,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1687年將萬有引力定律發表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


小插曲:被誤解的蘋果

1969年,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覺得牛頓很有名,給了他一份錢多活少的工作——倫敦作皇家鑄幣廠的監管。1705年,牛頓被安妮女王封為爵士。1727年,牛頓逝世,英國為他舉行了國葬,他是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

為什麼牛頓晚年研究上帝

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筆名伏爾泰。

大文豪伏爾泰,參加完牛頓的葬禮後,找到了牛頓的外甥女凱瑟琳。凱瑟琳跟他講了一個段子,說牛頓在老家躲避瘟疫的時候,坐在樹下,結果被落下的蘋果砸中了,於是想出了萬有引力。伏爾泰聽完,就將這個故事寫在了作品裡,一直流傳至今,還跑到了我們的課本上。


4、晚年的牛頓

"前半輩子研究科學的牛頓,後半輩子在研究神學"。這句話中的"科學"和"神學",不過是現代人的定義罷了,在牛頓眼裡,他的一生不過就是前半輩子證明上帝設定的自然規律,後半輩子在證明上帝的存在。

研究上帝和研究科學,有什麼區別呢。

牛頓有一句被世人選擇性遺忘的名言:"我的一生,就是在為證明上帝的存在而工作。"


5、理清牛頓的一生

在第1節中提到,牛頓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一生信奉上帝;在第2節中提到,牛頓認為鍊金術是世界運轉的本源;在第3節提到,牛頓認為上帝創世,"自然規律"是世界運轉的方式;第4節中提到,牛頓晚年一直在證明上帝的存在。

我們不難看出牛頓的世界觀:上帝創造了世界,世界運轉的方式為"自然規律",世界運轉的動力是鍊金術。

因此我們可以推斷,牛頓一生都在研究上帝,分為了三部分:研究世界運轉的動力——鍊金術,研究世界運轉的方法——物理(三大力學),研究上帝的存在。這也正好是牛頓一生當中,前半生在研究物理和化學,後半生在研究上帝。


6、總結

對於歷史人物,我們應該用歷史唯物觀看待他。現在的"科學"已經成為了一個現代詞彙,沒法形容一個幾百前的研究叫"科學",我們只能說那個年代研究出的理論流傳到今天,可以叫"科學"。

上帝存在嗎?科學是無法證明的,所以無法證明的東西不能叫"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