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将联手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大力开发“文旅+大熊猫”等新业态

重庆之声4月29日讯 今天(29),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签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建立健全川渝两地联动机制,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在成渝地区市(区)、县建设巴蜀旅游综合服务中心,解决游客“一站式”旅游公共服务需求。

川渝两地将联手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大力开发“文旅+大熊猫”等新业态

双方约定,在两省市共同建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两地文化旅游行政部门联合成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文化和旅游专项工作组,共同建立文化和旅游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项工作组工作调度会议和联席会议,积极搭建省际交流合作平台。着力推动两省市文化旅游业界形成联动发展、融合共建、市场共享的合作新机制。同时,两地文化旅游行政部门之间通过互通各自文化旅游发展情况,交流经验,引导和鼓励两地文旅企业、媒体之间积极开展交流合作,重点在资源开发、线路打造、产品设计、艺术创作、文物保护利用、宣传推广、公共服务、人才培养、联合执法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质性内容,提升两地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

双方约定,以城市历史文化、巴蜀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长江生态文化等为重点,创新打造一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精品线路。支持双方市场主体共同打造跨省区的精品旅游联线产品,积极整合两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并推出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川渝两地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力求实现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市场共享。

依托双方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红岩文化、小平故里、华蓥山游击队等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共同开发大华蓥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整合嘉陵江流域沿线的四川南充、广安、重庆合川等地间的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区。整合四川泸州、重庆江津、万盛三地间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联动贵州打造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区。联合开展革命文物资源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公园建设。整合重庆、四川达州、巴中的巴文化旅游资源,联袂打造巴文化旅游艺术长廊。整合川渝两地文化艺术资源,联合打造川剧等精品剧目,举办双城交流展演及合作研讨。

双方将深入挖掘巴蜀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渊源,全面开展巴蜀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深化古蜀文化、巴文化的研究,实施巴文化遗址和蜀文化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

双方依托成都、重庆“文旅双核心”和知名景区景点,以文化内涵相近、产业形态相似为契合点,大力开发文旅+大熊猫、文旅+影视、文旅+数字动漫、文旅+主题游乐、文旅+新艺术创作、文旅+音乐产业等新文旅业态,培育“巴蜀文脉”人文旅游、“巴蜀风韵”民俗旅游、“巴蜀脊梁”红色旅游、“巴山蜀水”生态康养、“巴蜀乡愁”乡村旅游、“通识巴蜀”科普研学、“创意巴蜀”文旅创意、“潮玩巴蜀”都市文娱、“艺术双星”音乐美术、文旅装备制造等十大巴蜀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同时,两地将新建、改建一批旅游厕所,提升成渝地区旅游公共服务品质。推动实现川渝两地“一码通”,以两地智慧旅游展示系统为载体,加强两地旅游信息资源共享与高新技术的应用。

重庆之声记者叶爽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