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隴南行政區劃,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隴南人收藏了

隴南市甘肅省下轄地級行政區(市),位於甘肅省東南端,東接陝西省,南通四川省,扼陝甘川三省要衝,是連接蘭白、對接成渝、銜接關天三大經濟區的戰略通道,西北—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聯結地,

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

甘肅隴南行政區劃,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隴南人收藏了

甘肅地圖

歷史上,三國初期(嚴格來說,三國始於220年,止於280年),武都郡是由曹魏控制的,諸葛亮大舉北伐,就發兵攻取武都郡和陰平郡,可見武都戰略地位之重要。武都郡在唐朝改稱武州,唐末改稱階州,宋元明清因之。清亡後改階州為武都,新時代設武都地區,1985年改名為隴南地區,2004年設隴南地級市。

隴南地處秦巴山區、黃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匯區域,形成了高山峻嶺與峽谷盆地相間的複雜地形。

隴南歷史悠久,是秦王朝、秦族、秦文化的發祥地,秦第一陵園——秦西垂陵園位於禮縣大堡子山; 隴南也是中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東晉、南北朝時期氐人在隴南境內前後建立了五個地方政權,作為白馬氐族後裔的文縣白馬人被譽為“東亞最古老的部族”。此外,隴南還是中國主要中藥材和油橄欖產地之一, 素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和“中國油橄欖之鄉”之稱。

隴南市:轄1個市轄區(武都區)、8個縣(康縣、文縣、成縣、徽縣、兩當縣、西和縣、禮縣、宕昌縣),全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140個鎮、55個鄉(含4個民族鄉),3167個行政村,113個社區。

甘肅隴南行政區劃,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隴南人收藏了

隴南市地圖

武都區:甘肅省隴南市下轄市轄區,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中部、白龍江中游。武都區地處秦巴山地結合部,素有“巴蜀咽喉、秦隴鎖鑰”之稱,是甘肅、陝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素有“隴上江南”和“植物大觀園”之稱,被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譽為“寶貝的複雜地帶”。

武都區是“中國油橄欖之鄉”、“中國花椒之鄉”、“千年藥鄉”,先後榮獲“省級衛生城市”、“最美中國·目的地城市”、“最美中國·生態、自然旅遊城市和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遊城市”、“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遊名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稱號。名優特產有“武都油橄欖”、“武都花椒”、“隴南綠茶”、“武都崖蜜”、“米倉紅芪”等。風景名勝有萬象洞、姚寨溝、千壩草原等 。

甘肅隴南行政區劃,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隴南人收藏了

武都區風景

成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南部、隴南市東北部。成縣古稱成州,西魏置成州,明朝降州為縣。成縣下轄14鎮、3鄉,15個居民委員會、245個村民委員會,總面積1676.54平方公里。

成縣地處西秦嶺餘脈,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間,屬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四季分明,冷暖適度,被譽為“隴右小江南”、“隴右糧倉”。成縣自然資源豐富,有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等,是全國第二大鉛鋅礦帶。2018年,成縣完成生產總值約56.3501億元。

成縣被評為“千年古縣”,是“中國核桃之鄉”、“中國最佳旅居度假名縣”、“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遊名縣”。名優特產有成縣核桃、紅川酒、天麻等。風景名勝有西狹頌風景名勝區、雞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杜少陵祠等。

文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因沿用古文州之文而得縣名,位於甘肅省最南端、與四川省、陝西省交界處,地處秦巴山地,是甘肅的南大門。文縣下轄14鎮、5鄉、1民族鄉,總面積4994平方公里。

文縣地處西秦嶺山脈,南秦嶺山帶,境內海拔在550-4187米之間,屬亞熱帶北緣山地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素有“隴上江南”、“甘肅的西雙版納”等美譽,擁有文縣天池國家森林公園、文縣黃林溝國家溼地公園。

宕昌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南部,隴南市西北部。宕昌作為地名始於東晉梁勤建立的宕昌國,隋初改宕州,此後建制多經變革,至1954年正式設立宕昌縣。宕昌縣下轄11鎮、14鄉、336個行政村,總面積3331平方公里。

甘肅隴南行政區劃,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隴南人收藏了

宕昌縣風景

康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南部,甘肅、四川、陝西三省交界地帶。康縣古稱康州,北周置康州,後廢併入武州(階州),1929年置康縣。康縣下轄18鎮、3鄉,總面積2958.46平方公里。

康縣是“中國有機茶之鄉”、“中國核桃之鄉”、“中國黑木耳之鄉”、“中國食用菌之鄉”,名優特產有龍神茶、核桃、以康縣黑木耳為代表的食用菌等。此外康縣還是“中國綠色名縣”、“中國最佳生態宜居旅遊目的地”、“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境內有陽壩亞熱帶生態旅遊風景區、花橋村、白雲山森林公園等景區。

西和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縣名。西漢時於洛峪(今洛峪鎮)置武都郡,兩晉時為仇池國,北魏於洛峪置南秦州,西魏時改稱成州,後經多次變革,南宋時改岷州為西和州,明洪武年間西和州降州為縣。西和縣下轄16鎮、4鄉,幅員面積1861平方公里。

禮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縣名源於地名“李店”,元設李店文州元帥府,後改“李”為“禮”,直至明朝才正式定名禮縣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北部,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上游,東鄰天水秦州區、西和縣,西接宕昌、岷縣,南連隴南市武都區,北與武山、甘谷縣接壤;幅員面積4263.58平方公里,轄22個鎮、7個鄉,568個行政村。

禮縣是秦族、秦文化的真正發祥地,素有“秦皇故里”之稱 。名優特產有禮縣大黃、當歸、羊肚菜、酒柿子等。有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秦第一陵園——秦西陲陵園、祁山武侯祠等景點。

徽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因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驛而得縣名, 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地處秦嶺山脈南麓、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市,東鄰兩當縣,西連成縣,東南部與陝西省漢中市略陽縣接壤。徽縣下轄13個鎮、2個鄉,213 個村、10個社區,總面積2722.9平方千米。

徽縣素有“隴上小江南”美譽,氣候溫暖溼潤,丘陵、盆地相間,境內有徽縣三灘風景區、嘉陵江漂流、青泥嶺等風景名勝。名優特產有核桃、銀杏、狼牙蜜、獼猴桃、烤煙等。

兩當縣: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東北部。兩當古稱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間置故道縣,北魏始置固道郡兩當縣,因境內有兩當河而得名,1985年後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市管轄。兩當縣下轄6個鎮、6個鄉、118個行政村,總面積1408.73平方公里,.

兩當縣地處陝西、甘肅、四川交界的秦嶺山區,素有“秦隴之捍蔽、巴蜀之噤喉”之稱。

隴南氣候溫和,風光秀美,山資水色兼有北國之雄渾奇峻,南疆之靈秀旖旎。有全國三大天池之一的文縣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萬象洞,國家級重點保護、甘肅唯有的具有北亞熱帶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觀的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被讚譽為“甘肅的西雙版納”;分佈於全市各縣的官鵝溝、三灘、梅園溝、雲屏三峽等自然景點,被人們稱作“隴上小九寨溝”。

甘肅隴南行政區劃,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隴南人收藏了

隴南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