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程旅行破產留給中國旅遊的啟示


昨天關於百程破產的消息正式公佈在旅遊圈以後,無數人開始一身嘆息。


不同於麥兜、布拉、淘在路上,百程旅行的破產清算給了旅遊行業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


百程曾經是國內最大的線上簽證服務機構之一,正式的成立時間是在2000年,這與攜程藝龍的成立時間僅僅相差一年,創始人曾松是中國出境遊三大批發商之一“華遠國旅”的創始人。


如果說布拉、麥兜、淘在路上是被資本裹挾,商業模式的本身問題導致最終破產結局我們並不意外,但作為曾經簽證領域的龍頭老大和創始人曾松先生的旅遊老兵身份,這兩項要素的疊加,讓正咬牙堅持在這個冬天的旅遊人,多了一絲唏噓和涼意。


百程旅行破產留給中國旅遊的啟示


關於百程旅行



百程旅行網的公司主體是北京百程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出境旅遊O2O服務,從事在線簽證辦理業務、旅遊度假服務等,其中籤證服務被視為特色優勢。


2014年,百程旅行網曾以“0元簽證服務”和攜程直接競爭,並於2016年登陸新三板,至今歷經五輪融資。


目前百程旅遊股份前3大股東分別為天津睿恆順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27.31%)、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6.47%)、瑞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9.93%),其中,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曾松持有天津睿恆順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夥)90%股份,而馬雲和謝世煌持有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股份分別為80%和20%。


但有些危機其實無關疫情,如何健康的做生意和做自己是每個人每家企業需要持續思考的問題。



實際上百程旅遊股份經營一直不夠理想 ,自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百程旅行網淨利潤持續虧損,虧損金額分別為1761萬元、3663萬元、3935萬元、4511萬元、2795萬元、1286萬元。


2019年7月,百程旅行網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百程旅行網雖然是簽證方面的龍頭企業,但由於簽證辦理業務門檻較低,競爭對手眾多,利潤也較低。


最重要的是簽證畢竟是標品業務,比價容易,飛豬、同程、攜程等在線旅企擁有更大流量的前提下,百程的優勢並不明顯。


2014年,百程就曾經遭遇過重大的財務危機,連員工工資都無法籌措到,曾松賣掉了自己名下的不少財產籌措資金,才得以度過難關。


2017年,百程的虧損額為2795萬元,同比減虧38%,2018年上半年,虧損額為1286萬元,同比減虧30%。


近年百程逐步從單一的簽證辦理業務向目的地業務、簽證業務雙輪驅動轉型,從2018年半年報信息看,百程的簽證辦理業務佔營收的45.94%,目的地業務佔45.25%,而2016年,目的地業務佔比只有不到18%。


出境遊和目的地業務成為簽證之外百程增收的主要來源。


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





但隨著疫情的到來和持續這麼多天不明朗的出境遊態勢,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隨著疫情在海外國家的持續發展,消極估計或影響到2020整年的出境遊市場,這樣情境下的破產清算也許已經是一個體面的結局。




曾松個人也表示始料未及的疫情對旅遊行業產生了嚴重影響,不能確定下一步是否會有更多中小型旅遊業公司支撐不住。


隨著疫情在日韓和歐美國家的持續蔓延,曾松的判斷給從事出境遊等單一業務類型的旅遊企業帶來更多擔憂。


百程旅行破產留給中國旅遊的啟示


百程破產清算的三個思考




不同於此前麥兜、布拉、淘在路上,百程破產清算給了旅遊行業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


但從Tomascook到今天的百程,至少給了我們一些經營上的思考,大不重要,健康可持續才重要,小不可怕,是否能夠小而美。


Thomas cook宣佈破產,巨頭倒下留給中國旅遊業哪些啟示?




|標品和非標

簽證的標品特性天然註定了流量型業務的經營特點,在飛豬、攜程、馬蜂窩更大的流量面前,簽證難以成為百程的經營壁壘。

我甚至懷疑今天攜程、飛豬、同程的簽證體量並不小於百程,不是不優秀,只是還不夠。

標品業務意味著流量和規模,在線旅遊的流量紅利期,標準化意味著規模化,大家可以搶源源不斷湧入的線上流量,每家企業都在和稀缺競爭,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流量稀缺的今天,標品業務是少數人的遊戲,今天即便產品再好價格再低,都可能面臨找不到用戶的尷尬處境。

好,但沒法讓更多人知道。

如果今天百程的簽證可以做到比攜程便宜50元,不討論用戶的遷移成本,讓用戶知道便宜50這件事,都已經不太容易。

百程的聲音太小,在業內都是。

|單一和全品類

實際上單一類型的在線旅企走到今天都在如履薄冰,途牛也曾一度專注休閒度假,但直到今天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放棄一站式全品類的途牛正在面臨的流量困境。

同程發力休閒度假的2014年,途牛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但後來居上的機票、酒店、門票等一系列業務成功拉開了和途牛的差距,2017年的最後一天同程港股上市的時候,途牛正忙著宣佈是否實現單月盈利。

但從內部體系、專業深度以及資源積累上途牛的先發優勢都不用質疑。

如果找不到下一個流量紅利或經營品類來緩衝休閒度假低頻高客單價重成本低毛利的經營特點,途牛需要持續面對不斷獲客的高昂成本。

2014年江蘇兩位CEO的品類和客單價之爭,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成立在2000年的百程,在這20年間確實在戰略決策和商業選擇上錯過了一些機會,當然這是後輩一句不成熟的討論。

|經營效率

去年的Tomascook,今天的百程、海航在不斷提醒人們什麼?

無論是巨頭還是中小,經營效率都是今天必須關注的經營指標。

什麼是效率?

同樣的事情花費更少的成本做的比別人還好。

為什麼馬蜂窩也會裁員?


馬蜂窩一隻腳踏入了交易環節以後,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投入,並且面對攜程、飛豬的效率之爭。


今天做旅遊的都說旅遊行業不掙錢了,2008年之前是暴利和有利時代,2018年之前是微利時代,2018年之後幾乎就是無利時代,行業利潤逐漸變化的背後有很多複雜的原因,但都印證著今天的旅遊業正在從紅利期到效率期轉變。


具體有人的效率、流量的效率、產品效率和經營管理的效率。


技術、人力、資源或許是優勢,但不是不可以用其他要素來替代。


面對用戶、找到本質和經營選擇,才可能有真正的健康可持續。


大不重要,健康可持續才重要,小不可怕,是否能夠小而美。


很多人在擔心疫情之後旅遊行業會不會好?


行業一定會好,只是參與其中的商業單元會發生變化。



百程破產了,但需求還有,一定有人接過百程的接力棒在未來提供更好更優的服務。



百程旅行破產留給中國旅遊的啟示


敬佩百程走過的20年,但有人離開和有人留下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對行業和用戶都是好事,沒有人關心某個商業單元或者個人的離開和留下,死亡是欣欣向榮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