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奇葩说》是一档神奇的综艺,只靠说话就能捧出那么多有意思的人,某种程度上跟德云社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德云社是出男团,《奇葩说》都是solo出道,这里面较为独特的可能就是姜思达了。

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最近关于演员生存的话题#70%演员给平台打工变社畜#闯入视野,小编不禁疑惑很多介于演员和综艺角色之间的人物是靠什么生存的?

姜思达还在米未传媒的时候,在2017年上线了单元制播的访谈短视频节目《透明人》,豆瓣评分很高,节目基本都是以热点事件或是热门人物为主题,探讨一些传统访谈节目不太会触碰的话题,这也让很多人对于姜思达这个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虽然在《奇葩说》经常造型怪异,但讲起话来可是丝毫不跑偏的,有自己的观点,又很正确。

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之后自己出来单干又做了类似vlog形式的《陷入姜局》,但太过个人主义,网友似乎并不是很愿意去给他打分。

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今年姜思达工作室和腾讯新闻一起合作了明星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倒是蛮符合当下,也跟鹅厂的头部软件很是契合。目前上线两期,豆瓣开出8.2分,果然不负在腾讯新闻标签上的众望,第一期嘉宾谢娜,第二期池子。

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以姜思达的视角“潜”入被观察者的生活,这是一种比较生活化的体验,也是更为深刻的了解。被访嘉宾基本上都是他的朋友,相处起来也比较轻松。

节目前半段是三天的记录,并没有采用很流水账似的手法,依然是以姜思达的视角选择性的来解读,不过其间也有一些看起来是刻意安排的记忆点,不过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去追溯时光罢了。

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后面的访谈环节好像有种《透明人》的既视感,也像是外拍版《艺术人生》,但是没有了那种棱角,是比较平淡的讲述,这或许是时下标榜“高端、深度”访谈的标配吧,不过在不痛不痒讲述里就是有烟火气的世界,但还是难以打破明星与素人之间的隔阂,很多地方,或许依然只有明星才有“拥有”。

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节目对于社交属性的探索依然不够,还是停留在了比较传统的范围,到底“仅三天可见”是过时不候的“阅后即焚”,还是令人想要更靠近一点、增强贴近感的互动呢?

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似乎依然是听听TA的故事,进入TA的生活里瞧一瞧,三天之后,可能也不会记得到底当事人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选择合作?为什么会跳脱?

这一切是建立在观察者的角度,千人千面。你不是当事人,永远也无法读懂圈儿里到底是什么?

社交实验《仅三天可见》真能出圈见光吗?

《仅三天可见》是一种尝试,当你一个人孤立无援的时候,是很想尝试出圈的,但是又担心闭塞久了会无人关心。“三天可见”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探索。保护自己的一方小小的田地,耕耘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空间有把枷锁;探索别人对你的了解程度,假使没有各种圈子来束缚自己,我们也不会很好的定位自己,也很难互联互通。圈子的出现让社交成本降低,“仅三天可见”似乎抬高了某方面的含金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