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照片,筑造独家记忆?

如何整理照片,筑造独家记忆?

大象按:知识很宝贵,怎么变更贵? 把它们保存下来,分享出去,让更多人一起进步。 这是来自印象用户@音匀整理 参加第一届【笔记进步大赛】的征文。

我们一年里要拍多少张照片?

朋友聚会拍几张;路上街景拍几张;纪念活动拍几张......

很喜欢佳能相机的广告语“感动常在”。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高兴、感动、失落的时刻,我们拍照记录下一个个印象深刻的场景。

摄影,是一个人学习如何观察事物的方式;拍照,是我们把视觉感受留住的方式。

这是个人人都随时随地拍照的时代,现代手机让拍照方式变得便利,照片泛滥的问题前所未有。

手机相册里轻轻松松几千张,随随便便破万张,数量十分惊人。

如果不去理它,照片的囤积,像堆积杂物间一样,会给我们带来了困扰。还有各种信息截图,图片素材也保存在相册里。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发现寻找是件很困难的事。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存储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以前照片太多了,我只知道删删删。但有时会突然回忆起某个场景,曾经拍过照片,再寻找时已经被删除了,感到非常可惜。透过整理,帮助我理清了思路。储存照片是为了回味过去、珍惜现在,创造更好的未来!

☆☆针对不同类型的相片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照片作用:记录生活、定格瞬间、留住岁月类别:

  • 臭美的自拍或别人拍摄的单人照
  • 与家人、同事、朋友的合照
  • 其它生活类照片(如美食、美景、美物)

如何整理:见下方

2、图片作用:承载信息,用于参考的资料文档类别:

  • 内容ppt、讲义照片、心得笔记等
  • 各种信息截图
  • 扫描的证件、文档资料
  • 公众号或课件使用的高清图片素材

如何整理:

  • 部分将图片的信息内容写入待办事项
  • 资料参考类部分按分类标准保存进印象笔记
  • 已经经过处理,失去效用的图片及时删除

☆☆音匀的照片整理方法。


1、拍照时养成记录日期、地点的习惯推荐工具:

camera+、时间相机、水印相机

◎◎通过这个方式在大脑中预判,哪些属于生活的美好记忆,拍照时有意识记录时间、地点、主题,将生活留存下来。

2、第一时间筛选和删除照片

  • 模糊的、不好看的照片毫不犹豫删除
  • 重复的、相似的照片做到精简,只留最好的

◎◎照片的断舍离会产生良性循环,不需要的照片不会占据过多相册空间,拍照技术越来越进步了。

已经产生的历史照片如何筛选呢?把与“我”无关的照片统统删除。

这里的“我”是指“自我”、我的“生命足迹”“人生使命”,与此无关的,全部抛开。

与照片对话。按心动属性挑选要留下的照片,逐一审视。弄明白这张照片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或怀着什么心情拍摄的

这几个问题有了答案,自然能做出是舍弃还是保留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内心需求,觉察自己心动节点的变化。

3、即时分享到社交媒体

你可以将把故事性的照片,组成一个图片故事,分享到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换一种方式为这些照片做好备份。说不定很多人都会给你点赞噢,这也是一种和他人连接的方式。

4、定期备份,经过整理的相片上传云端

将照片存储在云端有哪些好处?

  • 照片备份,防止丢失。
  • 大多网络软件有相片的自动处理功能,包括自动分类;自动识别物品、截图、人物并打上标签;自动生成故事线等
  • 有线索帮助你快速找到想要的照片,方便随时分享给他人


云端工具介绍:

优点:功能全,存储容量大,方便快捷分享。不足:和云盘内的其它图片资料一起保存和管理,容易产生混乱。

(2)google photo

优点:专门的照片存储和管理软件。除基本功能,还支持滤镜等在线编辑功能,能拼图和生成故事小短片。不足:谷歌已退出中国市场,国内用户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翻墙。

(3)时光相册

优点:

  • 支持全平台,有手机端、电脑端、网页端
  • 可自动去重
  • 可设置密码,保证安全性

5、将照片集中存储在一个电脑空间,方便后期管理

每个月把手机照片筛选后上传到电脑,为相册腾出空间。

如何进行照片的分类和归纳?


第1类,有时间线和主题的照片组。

比如某景点游玩的旅游照文件夹命名:“时间+地点+主题”照片命名:名称+序列

第2类,时间线不明晰的主题照。

长期生活中会对某类主题属性产生单一的需求。比如每日自拍、宝宝的成长日记、城市的变迁、健身日常等文件夹命名:“@ 主题”,加@的原因,是为了让这些文件夹排列靠前。照片命名:主题+时间

第3类,有意义不舍得删除,但不知道怎么分类的照片。

可能没有特别的主题,可能只是一时即景文件夹命名:“@ 日期”,比如@ 2018时光碎片照片命名:时间+地点+事件


如何整理照片,筑造独家记忆?

如何整理照片,筑造独家记忆?



命名小技巧

第一步:全选同一类别的所有照片,批量重命名为「名称+序列」

第二步:对有特别信息的照片重命名。

参考工具:Adobe Bridge

优点:

  • 专业的图片管理软件。
  • 可桥接 Adobe 系列里的其他软件。
  • 支持格式广泛,JPG、PSD、矢量文件、视频文件等。
  • 可进行图片预处理。
  • 可以为图片打多个标签,如人物、事件等,并写入系统文件夹。

不足:过于复杂,非图片重度用户不需要。

6、制作成实体相册或照片书

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可以通过冲印的方式存为实体资料。

透过相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翻阅,从此,有了可以记录美好生活、分享记忆感受的物品寄托。相册是值得给予空间去收纳的,有兴趣的话可以每年做一本。

☆☆整理照片会产生怎样的心理体验?


1、串起回忆

对于过去的事情,我常常感到“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并非真的“记性不好”,而是潜意识中不知名的情绪在逃避或阻碍回忆。

检视每张照片时,我都会有意识觉察、面对内心的情绪。一点一滴深究自己“难以正视某段历史”的原因。随着整理的不断推进,小小心结和回避感逐一消灭,头脑变得越来越清晰。

不问是好的还是坏的情绪,如果一些事情已经过去了,应该放下了,想通了这一点,就能删除一些照片了。删掉之后,有一种了无牵挂的畅快感。保留哪些照片呢?

那些让自己产生心动感,能联想到某个故事,想要珍惜的回忆,把它们挑选出来,按照时间轴排列。会有一种“人生被连接起来”的感觉,没有一丝阻隔。欣然了解自己在哪一个时期、做了哪些事情。在每一次人生经历中感知幸福的能量。

人生通透之后,没有照片记录的经历也会陆陆续续地浮现出来。

2、觉知当下

过于重视每一次的生活记录,反而会让人感到意犹未尽、精力涣散。因为人生的信息流太大了,往往是之前记录的还来不及看,新的记录又开始了。

试想一下,我们都保存了哪些过去的照片?多数是“美好的东西但来不及看”或者"想先拍下来以后再整理”。这些都是你给自己积存的任务和情绪。它占据着你的大脑,即便你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但已经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随着照片的整理,我获得了某种与以往不同的“放松、平静、专注”的神奇感受。当一张张浏览旅行的照片时,下意识感慨“整个旅行过程,怎么就只留下了这些照片?”删掉大量照片后,仅留存最珍贵的几张,再去回忆那次旅行,反而让我产生更沉浸式的感受。

之后我再去哪里旅行,拍照留念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集中注意力,去感受周围的环境、体悟当地的文化、寻求内心的连接。这样做,会让我有一种“专注当下的体验,人生没有遗憾”的满足感,比过去仅仅拍摄和收集照片印象更为深刻,也不会增添“还没看够、回去再整理照片、再品味欣赏”的待办任务,减轻了大脑的负累,愈发感到轻松。

原来,舍弃对照片中一时一刻的关注,我的觉知力和对周遭的敏感度反倒提高了,潜意识提醒自己要“专注当下”,从而拥有了更完整、更丰富的体验。

【注意事项】

如果你已经有好几年的照片没有系统整理,建议不要一次性整理,留出一个月,每天整理半小时。省的一次干崩溃,抹杀了照片里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