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佩服一生的“千古第一奇丐”,確實令人高山仰止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畢生推行平民教育、大眾教育。他的青年時代,先後在美國依利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求學。

在哥大,他師從提倡“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

杜威的思想,對學生胡適、陶行知影響深遠。

陶行知佩服一生的“千古第一奇丐”,確實令人高山仰止

陶行知像

1916年,25歲的陶行知回國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後來創辦曉莊學校

喝過“洋墨水”的知識分子陶行知,對清末一個山東乞丐極為推崇

陶行知不僅在各種場合大力褒揚這名乞丐,還身體力行號召學習乞丐的精神,著實令人感到好奇。

1922年,陶行知在中華教育改進社年會報告中說:

“我們尚有一事可以效法,在我們眼前所掛的是武訓的遺像……世人以為無錢可以不辦學,但武訓不這樣想,他說就是窮到討飯也要辦教育,他是已經照這話實行的。武訓死了,他的辦學精神是永不死的。”

陶行知所提的“武訓”,便是清末山東以乞討興辦義學的奇丐武訓。

千古第一奇丐——武訓,乞討只為辦學

武訓1838年出生于山東聊城冠縣柳林鎮武家莊。

他7歲喪父,幼年即以乞討為生。14歲後多次外出作傭工,卻因不識字而屢受欺侮。僱主甚至作假帳欺騙,謊稱他已支取3年的工資。武訓憤怒爭辯,卻反被誣為“訛賴”,遭到毒打。憂憤交加的武訓患上怪病,竟不食不語3日有餘。

病癒後的武訓,悟出了一些道理。他認定窮人不讀書,終究要吃盡文盲的苦。

他作了個怪異的決定:一邊賣藝乞討,一邊籌資理財,用行乞的資金辦義學,讓窮孩子有書讀。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30歲時,他竟然已經在館陶、臨清等3地置有良田300餘畝。

有了錢的武訓沒忘記自己的初心。

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他在當地開明鄉紳楊樹坊的幫助下,於故鄉柳林鎮創辦崇賢義塾。

武訓親自跪請有學問的進士、舉人任教,跪求貧寒人家送子上學。當年招生50餘名,分蒙班和經班,不收學費,經費從武訓置辦的學田中支出。每逢開學時,武訓先拜教師,次拜學生。置宴招待教師,請當地紳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門外,專候磕頭進菜,待宴罷吃些殘渣剩羹即去。平時,他常來義塾探視,對勤於教事的塾師,叩跪感謝;對一時懶惰的塾師,跪求警覺;對貪玩、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下跪泣勸:“讀書不用功,回家無臉見父兄。”在武訓的感召下,義塾師生無不嚴守學規,努力上進。

次年他又與僧人了徵在館陶楊二莊創辦義塾。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他與施善政在臨清創辦了御史巷義塾。

武訓乞討辦學的事蹟很快風聞周邊,就連山東巡撫張曜也大為驚奇。巡撫有感於武訓的精神,特意捐資200兩扶助義學,還下令免徵學田的錢糧徭役。

在張曜的請求下,光緒帝頒給武訓“樂善好施”匾額,授以“義學正”的名號,更賞穿黃馬褂。

御史巷義塾創辦的當年,武訓在義學朗朗讀書聲中含笑病逝。

十年之後,清廷將武訓業績宣付國史館立傳,併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武訓名聲由此大振,事蹟也廣為傳播。

陶行知佩服一生的“千古第一奇丐”,確實令人高山仰止

武訓像

陶行知對武訓也是欽佩有加。他每到一處,便極力提倡武訓精神。

1923年,他在《平民千字課》裡強調:“武訓雖然死了,他的精神可是要活到千萬年的。如果我們個個都有武訓的精神,還怕國家不進步嗎?”

1940年,正是抗日戰爭的危急關頭。陶行知號召社會學習武訓,辦教育不怕任何困難,爭取做集體的新武訓。他痛心疾首地說:

“中國不能等待數十年出一位武訓。”1941年,他在重慶育才學校向師生宣佈:“我決心要跟武訓學,我們要做一個集體的新武訓。” 1942年,他給夫人寫信說:“武訓為興學而生,為興學而死。一切為興學,興學為苦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之生是苦孩的幸福,他之死是苦孩的損失。” 1943年,他在《武訓先生誕辰——致育才之友及生活教育社同志》信中說,武訓是“普及教育之先導,私人興學之表率”。1945年,陶行知發表《把武訓先生解放出來》,再次提倡武訓精神。

陶行知提倡學習武訓,但並非要一板一眼模仿,而是領悟實踐武訓不怕困難的精神。

他在《再版跋》和《談武訓精神》中指出:

“我常說武訓先生的精神,可以用三個無、四個有來表現它。他一無錢,二無靠山,三無學校教育。但他所以能辦三個學校,是因為他的四個有:一、他有合於大眾需要的宏願;二、他有合於自己能力的辦法;三、他有公私分明的廉潔;四、他有盡其在我堅持到底的決心。因為他有這四個法寶,他不但以一個乞丐辦了三個學校,而且他的三個學校經過千災萬難還一直存在到現在,而且還會存在於無限之將來,而且還會於不知不覺之中影響改變千千萬萬有志之士,跳出自己之小圈而致力於大群之幸福。”


就是這樣一位在當時被視為“完人”的千古奇丐,在1950年代之後卻遭受到了無休止的批判。

1950年,由著名演員趙丹主演的電影《武訓傳》,遭到嚴重的批判,而武訓也成為“不知反抗,卻幫助封建統治階級培養師爺”的代表。


陶行知佩服一生的“千古第一奇丐”,確實令人高山仰止

電影《武訓傳》劇照


陶行知佩服一生的“千古第一奇丐”,確實令人高山仰止

批判電影《武訓傳》的文章

到了60年代中後期,武訓的墓地被毀壞,其遺骨也遭到焚燒。

1989年,武訓墓在原址重新修復,但並未歸葬武訓先生的殘骨或遺物,又未把墓誌刻石入土,如今的武訓墓只是一座空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