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最後的回頭不是懦弱與恐懼,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海上鋼琴師——最後的回頭不是懦弱與恐懼,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海上鋼琴師》,影片的很多鏡頭有點像泰坦尼克號的感覺,很震撼。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被遺棄的孤兒,被船上的一個煤炭工收養,小男孩從小就在船上長大。

後來煤炭工因為事故死亡,小男孩又一個人孤單的在船上生活。當他聽到優美的鋼琴聲時,瞬間被吸引了,彷彿為他打開了一扇心靈的大門。

小男孩在1900年被收養,煤炭工為他取名1900。1900彷彿對鋼琴無師自通,在他彈鋼琴的時候,窗外出現了一個女孩的身影,他一見鍾情。

海上鋼琴師——最後的回頭不是懦弱與恐懼,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後來,1900想要踏上陸地去追求自己心愛的人,可當他走到舷梯中間的時候,他停住了。在思考了片刻之後,他轉身回到了船上。從此,他一直在船上待著,直到船要被爆破的時候,之前的好友邁克斯跑來勸他,他也不願下船,最後和船一起沉入海底。

海上鋼琴師——最後的回頭不是懦弱與恐懼,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對於1900想去追隨情人在考慮片刻之後又折回船上這個做法,人到中年才能理解。

如果是年輕的時候看到這裡,定會覺得1900是懦弱的,他不敢踏上陸地,他對陸地上的生活恐懼了,也會上升到他不夠愛這個女孩的程度。可是,現在來看,反而能夠理解他的做法。

船上的生活才是適合他的生活。

在船上,有他的一片天地,有窗外的風景。在船上,有夢想,又不會超過船頭和船尾。他可以在琴鍵上彈出無限的快樂。那才是他的生活。

海上鋼琴師——最後的回頭不是懦弱與恐懼,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人就是要追隨自己的內心,要能夠洞見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

大千世界,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最後能夠陪伴自己的還是自己那個孤獨的靈魂。

為1900最後的選擇鼓掌。

海上鋼琴師——最後的回頭不是懦弱與恐懼,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The End——

紅豔的綻放:我是紅豔,一名職業生涯規劃諮詢師,愛閱讀、愛寫作,一直在不斷的精進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