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再提信息網絡等新基建,專家稱5G不應成運營商“獨角戲”

4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部署近期火熱的“新基建”,並特別強調信息網絡建設。會議要求,堅持以市場投入為主,拓展新型基礎設施應用場景,推動通信與相關行業雙向開放與合作,深化國際合作等。

專家認為,會議表明,新基建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要讓市場配置資源,更多地向民間資本開放。

專家還表示,以5G網絡為代表的信息網絡建設不應淪為運營商的“獨角戲”,需要各方協同參與。為此要研究出臺規劃方面的一攬子措施,包括加強與財稅、金融、就業的配套措施,實施負面清單制度,放寬企業投資准入,簡化行政審批等。

国务院再提信息网络等新基建,专家称5G不应成运营商“独角戏”

國常會再提信息網絡建設等新基建

28日的國常會再提新基建,其中特別強調信息網絡建設。會議要求:“加快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察時局關注到,“新基建”並不是一個新概念,目前新基建被廣泛認為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而國常會提到的“信息網絡建設”的代表即包括5G網絡等。

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開年的首場國常會也提及了新基建。

今年2月底至3月初,中央20天內4次部署新基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等中央會議都曾提及相關內容。

為何中央會議多次部署新基建?此次會議提到的內容可以解釋:“以‘一業帶百業’,既助力產業升級、培育新動能,又帶動創業就業,利當前惠長遠。”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認為,新基建的核心在於支持數字經濟的發展,在補短板的同時為中國經濟提供新動能。“如果說20年前中國經濟重在‘鐵公基’方面,那麼未來20年,支撐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可能是新基建。”

5G建設不應成為運營商“獨角戲”

會議要求,根據發展需要和產業潛力,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投資建設模式,堅持以市場投入為主,支持多元主體參與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強化服務。加強政府引導和支持,為投資建設提供更多便利。

張連起告訴南都記者,“堅持以市場投入為主”,說明5G網絡建設最終還是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新基建特別是數字技術基礎設施,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企業是主體,“我們不應忽略民間資本和企業的力量,要更多地向民間資本開放。”

會議還提到,“要挖掘我國市場規模巨大的潛能,積極拓展新型基礎設施應用場景”。

5G網絡有哪些應用場景?張連起介紹,目前5G在超高清視頻、雲遊戲、AR、VR等消費領域應用更加廣泛;在車聯網、工業互聯網、醫療等重點領域的試點示範更加深入。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5G+遠程醫療、智能醫護機器人、無人消毒、遠程教育、在線辦公等應用加快實施,為廣大用戶帶來了更加直觀的5G體驗。

“5G並不只是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而是下一輪技術革命的重要轉折點。”張連起稱,5G對網絡、移動平臺、終端,從架構、形態、設計上進行革命性創新,是同其他幾代技術不同之處。最重要的特徵是它集運算和存儲為一體,因此今後的信息網是集網絡通信、運算、存儲三位一體的網絡。

除了上述內容,會議還要求,推動通信與相關行業雙向開放與合作;保障個人隱私和網絡、數據安全;深化相關領域國際開放合作等。

對此張連起認為,5G建設不應淪為“新基建”背景下運營商的“獨角戲”,5G發展需要多方協同發力。要研究出臺規劃方面的一攬子措施,包括加強與財稅、金融、就業的配套措施,統籌協調,實施負面清單制度,放寬企業投資准入,簡化行政審批等。

南都記者林方舟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