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人性的黑暗 網絡暴力

4月28日肖戰工作發文否認詐捐,事件起因,當天在微博平臺中出現了肖戰捐款武漢詐捐的謠言。

4月27日肖戰工作室發文請停止詆譭造謠,事件起因在微博平臺中爆料出,何炅老師竭力邀請肖戰去參加綜藝節目錄制的謠言,並引起了部分極端網友的不滿,導致何炅老師連續三天被在線聲討責罵,令人髮指的竟然是在何炅老師的生日當天。

4月20日肖戰工作室發文QQ群事件,事件起因,有幾名微博用戶舉報肖戰QQ粉絲群中,出現了國家反動頭銜。

2月27日微博平臺爆料,肖戰粉絲舉報AO3事件謠言,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在這裡我想請問微博,作為中國互聯網的門戶,是否在你們的平臺上,任何沒有依據的謠言,都是可以被擴散。請問你們對謠言中的受害者,要不要給予賠償和責任承擔,請問你們的平臺有沒有監管流程,有沒有審核機制。現在的微博已經淪為一個網絡暴力的聖地。請你們給所有在謠言中受到傷害的人一個解釋,告訴所有人微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網絡平臺不是善與惡,只不過是容納善與惡的地方,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在全民素質提高的今天,為何網絡暴力依然愈演愈烈?

匿名的互聯網環境無疑是造成網絡暴力的重要因素。通常網絡暴力發生在微博,論壇,而不會在你的朋友圈。在匿名的保護下,它們有權利去扮演各種角色。“沒有人知道,網絡對面是否坐著一條狗。”

匿名的環境能使它們有更高的揭露水平,發表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從而能進行一些敏感問題或深層次問題的探討。但另一方面,它們使得整個網絡更具有攻擊性,互相謾罵,甚至侮辱他人,暴露人性的黑暗。它們的惡意:是貪婪、是嫉妒。讓人毛骨悚然。 它們的恨是沒有原因的,它們平庸、沒有天分、碌碌無為,於是你的優秀、你的天賦、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它們人生就是一場表演,它們為了表演,可能會區分出前臺和後臺。在前臺,它們呈現出的是能被他人和社會所接受的形象。後臺中的它們,是讓所有人噁心並且厭惡的人。因此,在匿名或半匿名的互聯網環境下,它們更願意突破原有社會規則對自我的束縛,表達現實中不敢表達的情緒。

因為網絡世界不需要承擔後果,所以造成了這群人的肆無忌憚。

在現實生活中,它們是“好人”還是“壞人”,這不是一個能夠給出回答的問題。但是,一些重大事件發生之後,它們總喜歡急急忙忙站隊,表達憤怒,從眾心理下,理性思考缺失,它們少有人會思考,媒體所發出的事實就是事實嗎?當進入輿論狂歡時,它們就開始為了自己的道德表演,為了證明自己是惡的對立面,急於將輿論漩渦中心的主人公貼上善惡的標籤,看似無可非議操作,但實際上,它們都是劊子手。

即使有媒體去客觀報道,即使有人發表理性的聲音去探討真相,但在憤怒的輿論中,這些人常常被謾罵,抹黑,甚至被稱為洗地狗,以至於形成“沉默的螺旋”,它們在網絡中僅僅留下浮躁,憤怒的觀點,讓群體極端化效應不斷加強。

雖然說微博,給了我們所有人麥克風,人人都能發聲卻只是美好的幻想。微博在網絡信息的傳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微博在提供用戶認知的同時,也操縱著用戶的認知。

為什麼近期頻頻發生網絡暴力,在疫情的影響下社會的壓力逐漸變大,現實生活的打擊,讓它們變得更加憤怒,魯迅先生曾說過:“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它們以群體之勢,得到事件的話語權,而它們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網絡道德的責任感,讓網絡暴力成為它們現實中,能宣洩鬱悶無奈的情感,甚至踐踏了道德和法律底線。

網絡暴力就像新冠病毒,我們不可能將每一個發病的病人隔離起來解決這種病的傳播,而是需要了解這種疾病,並要找到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發明預防這種疾病的疫苗,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治療這種網絡暴力。

娛樂永不眠,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