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一段为了自尊、自信与自由的旅途,一本指导旅途方向的种族《绿皮书》,如果人们有一天不再需要绿皮书的时候,生而为人,不以肤色为界限的自由平等之花才能开满世界每一个角落。

  • 由彼得· 法雷利执导的电影《绿皮书》成为 2018 年颁奖季的一匹黑马,陆续摘得奥斯卡多项金奖。影片根据美国非裔钢琴家唐·谢利博士(Don Shirley)及其雇佣的意裔司机兼保镖托尼·维勒欧嘉(Tony Vallelonga)的真实经历改编。主要讲述了音乐家唐·谢利在举办美国南方巡演时与司机兼保镖托尼·利普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种族歧视事件后,相互理解和支持,最终成为了至交好友的“奇幻旅程”。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夜晚到来,托尼工作的俱乐部在射灯的照耀下五光十色,伴随着舞台上乐手的感谢声,轻松愉快的爵士乐拉开了纽约夜生活的帷幕。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俱乐部工作的托尼

小号随着动感的节奏,吹出欢快的旋律,歌手摇摆的声音,将观众带入到那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场景中。当托尼将客户的帽子从寄存处取走,前厅发生打斗托尼前去救场,

音乐声始终持续着,并巧妙地应和着动作的节奏。隐隐传来轻柔细腻的乐声,托尼轻松而精妙地归还了客户的帽子赚取到小费并获得了赏识。音乐的烘托下,将常年混迹于夜场的托尼那圆滑世故的行为处事以及游刃有余的工作状态都展现了出来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由于俱乐部装修而失业的托尼急需一份工作,生活并不富裕的他,甚至连吃26根热狗仅仅为了那50美金赌注,只因马上要交房租。

在朋友的推荐下,托尼来面试唐•谢利医生的司机,走廊里早已等候了数位不同肤色的应聘者。正式面试时,面对坐在高脚“王座”上的唐•谢利,托尼才知道他是一位音乐家而并非医生,即将启程去美国南部进行巡演。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对黑人有着偏见的托尼粉饰了自己之前对黑人修理工的态度,谎称曾邀请黑人兄弟到家喝东西。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托尼与谢利的第一次会面

一辆蓝绿色汽车,开始了托尼与谢利的“南部之旅”。

唐•谢利博士巡演表演的第一站匹兹堡,主持人向人们隆重地介绍他3岁时首次公演,18岁时应邀在波士顿流行交响乐团进行演奏会首秀。他拥有心理学、音乐学、礼拜仪式艺术学三重博士学位,过去的14个月内在白宫演出过两次,并称赞他为音乐大师。

唐•谢利的三重奏由钢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构成的,而一般爵士钢琴三重奏会需要用鼓或者吉他来提供节奏或者摇摆,同时谢利“即兴”的部分没有使用爵士的元素,而是使用了19世纪古典钢琴家的即兴方式。从小修习古典音乐的谢利,对古典乐的喜爱是融在骨子里的。几个和弦的落下,一段前奏过后,大提琴、低音提琴加入,《Blue Skies》紧凑的蓝调旋律裹挟着复杂的情绪,从谢利干净而修长的灵动手指下流出,优雅绅士般的气质使托尼不由得为他而自豪。托尼在写给妻子的信中忍不住夸赞谢利是个天才。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巡演第一站,匹兹堡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汉诺威的一个音乐厅中,舞台上摆在一架琴弦上扔着垃圾的破旧三角钢琴,却不是邀请方合同里标明的施坦威钢琴。面对工作人员无所谓的态度,托尼在说理无用之后狠狠给了对方一拳。

夜晚,谢利顺利地在施坦威钢琴上进行了演奏,在提琴固定音型的节奏中,《Happy Talk》钢琴声部愉快跳跃的旋律充满了律动感,像是在后台随着音乐摇摆的托尼的内心写照,也像是为托尼、谢利友情的升温而庆贺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托尼为谢利争取到施坦威钢琴

旅途中,托尼看到了沿途美丽的景色,向谢利分享了炸鸡、黑人流行音乐,鼓励着从衣着、谈吐到行为习惯都严格地遵从着白人文化准则的谢利接受黑人文化;而谢利也一直试图纠正托尼缺乏教养的行为举止,让他选择有尊严地活着:让托尼归还从地上捡起的礼品店不慎掉落的幸运石;让托尼倒车将随手扔出窗外的鸡骨头捡回来;教半是文盲的托尼如何用动人的语言在家书中表达对妻子的思念,拉近了托尼与妻子之间的距离;同时,慢慢改变了托尼对黑人的态度和种族偏见。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随着旅行的逐渐南移,黑人钢琴家唐•谢利的社会地位也在慢慢跌落

他虽然受邀为白人精英阶层演奏,但除了在钢琴演奏时被白人视为高雅的音乐家,其余时候依然只是个普通的黑人:只能入住《绿皮书》中标注的邋遢宾馆、只能利用杂物间完成演出的换装,只能用黑人专用的洗手间和试衣间……

而在黑人看来,谢利在他们中显得格格不入:西装革履、品着红酒的他,拒绝同旅店黑人玩乐的邀请,大步走开;汽车抛锚而走出车门的他,面对南方农场中务农黑人那种羡慕又困惑的凝视,局促不已;他不愿像黑人一样在公共场合吃东西,不出现在黑人的酒吧,也从未给黑人演奏过钢琴……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入住邋遢酒店及凝视他的务农黑人

作为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第一个黑人学生,唐•谢利彬彬有礼、谈吐高雅、克己冷漠,打扮精致且一丝不苟。在学院接受系统古典音乐学习的他却因为唱片公司坚信人们无法接受黑人钢琴家在舞台上演奏古典音乐,被迫接受演奏流行音乐。谢利是不快乐的,表面与白人听众维持着看似融洽的关系,但内心却是孤独而又挣扎。但当他提起最爱的古典音乐,谢利是充满自信、散发着光芒的,甚至可以傲娇地说道“不是谁都可以弹肖邦的,至少没我弹得好”。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唐·谢利三重奏

蓝绿色汽车载着他们行驶过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进行了一场场巡演。

在演奏会多次出现的曲子正是现实中唐·谢利三重奏的作品《The Lonesome Road》,虽然名为“孤独旅程”但节奏却轻快悠扬。在钢琴声部左手充满律动感的节奏中,右手优雅的主旋律加入,随后大提琴、低音提琴的逐个加入,使整个音响更加富有层次感。正如谢利所说,“孤独是音乐人的诅咒,总是在路上”。承受着孤独的谢利,为了热爱的音乐以及自己种族的公平与尊严,在这条充满未知艰险的南巡之路上勇敢而坚定的前进着,永不妥协。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一个雨夜,密西西比州的落日镇,白人警察对谢利无理而蛮横,羞辱意大利裔的托尼是“半个黑鬼”,托尼为两人的自尊而愤怒的出手令他们身陷囹圄,唐•谢利为了完成这趟争取种族平等的勇气之行而放下自尊向他人求助。大雨中,谢利“我不够黑,我不够白,还不够男人,你告诉我我到底是谁?”的呐喊,是愤怒中对托尼的质问,也是与自己边缘化身份的抗争。托尼一瞬间仿佛明白了谢利的痛苦与困惑。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大雨中呐喊的谢利

最后一天的行程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在这里,首位被邀在白人社区表演的黑人钢琴家纳特•金•科尔因为演奏了白人的音乐而被人们赶下了舞台上。

而这次,同是受邀演出的谢利也不被允许在演奏的餐厅吃饭。气愤的托尼带着谢利离开了演出场地,踏入了为有色人种开设的酒吧“橘鸟”。

在女服务生的怂恿下,谢利走向了酒吧的钢琴,拿下了他人放在上面的一杯威士忌,这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一首肖邦练习曲《Winter Wind》(《冬风》)像是描述了谢利的心境,那沉重的引子像是黎明前的黑暗,低谷中蓄发的能量突然从沉寂之中爆发出来,速度飞快的音群就像是冬天里的狂风,亦如向他迎面而来的种种不公,结尾处用 a小调把乐曲推行高潮,以一个低音区到高音区a小调音阶强收,给人以力量,正如谢利在悲痛、孤寂中仍有着一颗反抗的心。谢利不再“有尊严地忍气吞声”,弹起他心爱的古典乐,这是对自己的认可,这才是他所享受的音乐。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即兴合奏爵士乐的谢利

在众人呐喊欢呼声中,谢利发自内心笑着,与黑人同胞忘情合奏的爵士乐中,他是如此自由,像是积郁许久的情感得以宣泄,更像是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找回了归属感,完成了对自己肤色的认同。


在白雪飘飘的圣诞夜,这辆蓝绿色汽车带着他们穿越风雪,跨越种族的界限,用爱来感受世界。同时《绿皮书》也消失在了为争取自由、平等的光辉岁月中。


梦想的终点是在旅途中不再拿着《绿皮书》去指明梦想终点的方向

作者 ♬:南雪,90后艺术学硕士,资深钢琴教育者。用文字编织一个个梦放进心里,唤醒对音乐的热爱。§ 公众号 §:雪桐钢琴技术研究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