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水上漂”,到底有沒有害呢?一起看看吧

公園裡的湖上,在夏天的時候蚊蟲就特別多。有一種會“水上漂”的蟲子,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那它到底是什麼呢,是益蟲還是害蟲呢?

它叫“水上漂”,到底有沒有害呢?一起看看吧

這種“水上漂”農夫現在看到依然有點害怕,因為小時候大人們就常騙我說,它們是落水鬼變得,如果小孩子獨自一人靠近水邊了會把人拉下水。現在雖然明白了這個是大人嚇唬小孩子的,就是為了避免小孩子貪玩去捉它們,不小心掉落到水中。在我們當地老人都叫它“水蜘蛛”,因為它咋一看像大蜘蛛,只是腳少一些而已,並且還會在水面上快速爬行,因此而得名水蜘蛛。

在北方很多地方也叫它“賣香油的”,而在不同的地方叫法自然不一樣,有些地方叫它水馬、賣香油的、水母雞、水板凳的,也有些地方叫它水蚊子、水蜢子、火叉子,甚至還有地方叫它為水坦克的。在北方普遍是叫它賣香油的,農夫猜測可能是因為它的身上有一股像香油一樣的氣味吧。也有人說是因為它的腳上抹了像香油一樣的東西,所以才能在水上快速爬行但是卻並不會下沉。不管方言叫什麼,學名只有一個,那就是水黽(měng)。

水黽在農村非常常見,尤其是在夏秋季節的時候,一些水塘、水潭和水流比較平緩的江河溪流中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蟲子就像是世外高手一樣,在水面上是來去自如,並且爬行的速度還非常快,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繚亂。那麼它是害蟲還是益蟲呢?

水黽雖然長得像蚊子,但卻並不是害蟲,它是一種益蟲,可以說是水面“清潔工”了。這是因為水黽主要是以掉落在水面上的蟲子、以及浮上水面的小型水族屍體為生,通過吸食它們的體液為生。其不僅對人畜都沒有危害的,並且還是可以入藥的,民間的偏方用它來治療痔瘡。至於為什麼水黽能夠在水面上行走自如,就像一個運動健將一樣,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在過去一直認為是水黽的腳會分泌一種油狀的物質,這樣腳的表面都被油狀物包裹了,就能使其身體不致被水浸溼而下沉。後來隨著對其研究的深入,發現是因為它的三對足上密佈著多層直徑不足3微米的剛毛,這些剛毛表面的螺旋狀溝槽所吸附的空氣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氣墊”,這樣就能有效的避免水浸潤它們的腳,再加上它們的身體比較輕,因此就能在水面上行動自如,即使在狂風暴雨和急速流動的水流中也不會沉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