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近日,明星胡歌参加《攀登者》的路演,其蓄着长发的模样看上去儒雅帅气,让网友们眼前一亮、纷纷点赞。

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胡歌

感叹胡歌留着长发的样子令人想起前几年胡歌饰演的一些古装剧,比如《仙剑奇侠传》、《琅琊榜》,其中不论名侠豪士、文人墨客,还是大家闺秀、美姬丽人,总见长发飘飘。

名侠豪士也鲜见光头

在古代,人们对头发是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审美标准的,外表打扮、言行举止和头发都有着很大的关联,不仅如此,头发对历代先民而言更关乎血脉传承、精神象征,这也深深镌刻到了中华儿女的文化思想当中,并一直影响至今。

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长发飘飘的美丽女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以来自于《孝经:开宗明义章》的观念,尽管这在今人看来这种思想似乎有点不太开明,但内里却是有深层历史原因的,而且这也并不是迷信或者封建,可以将之看作是生命的一种自我保护。

  • 头发与巫术

江绍原的作品《发须爪》相关民俗学研究有着一些介绍:

中国古代与头发相关的六种习俗:一、具有药物的疗效;二、视之为疾病的原因之一;三、头发与人身体具有某种关联,对脱离肉体的毛发施加某种行为,会影响到本体;四、头发能做人的替身;五、剪头发应搭配良辰吉日;六、死者留下的毛发也应埋葬。

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江绍原

在春秋时期,对于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士乃至平民来说,周围的一切是由人与神紧密联系而成的,才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士乃至平民

对先民们而言,生命最高的意义唯有人神共同体的永存,也就意味着自己本族的永存。

本族的永存,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把从祖先那里世系下来的财产和官职,以及生命的延续传递给子孙的实际行动。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族群部落

祖先神依赖于子孙的祭祀,而子孙的生存也依赖于祖先神的守护,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祖先神需要的血食(祭祀)只能由自己的子孙奉献,而子孙的命运由祖先左右,祖先与子孙在祭祀与生命中找到自己相互存在的根据达到共存。

  • 头发与植物

在古代中国这一建立于农耕劳作基础上的血亲宗族社会中,人与植物是被类比认识的。

由此,植物与家族也逐渐被类比认识。

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人与植物

当人们看到树木郁郁苍苍,就联想到世族的繁荣昌盛。

那时候人认为子孙繁衍,代代相传,与草木生根发芽,枝叶繁茂有着一种共性。人们普遍认为父子继承普遍是子从父身上生出,或者说父是土壤,而子从土壤中发芽成长。

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开花结果

草是种子发芽成苗,然后开花结果,孕育种子,这样无限轮回下去,与血族无比相似。

结合着巫术神性的文化认知,旺盛的毛发体现着家族的繁荣,同时失落的头发也可能被人下诅咒予以巫蛊,古人对此不能不重视。

  • 头发与审美

春秋时期的先民每日梳头,每隔三日后洗发,成人后不再剪发,而且成年男性还用假发补充头发。

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束发玉冠

当时的人们很看重浓密的头发,使用假发就是为了在视觉上增加头发的分量。头发的多少,也被视为衡量一个人贤良的尺度。

先民们也是外貌协会的,而且头发与的人的外貌、贤德有着很深的联系。

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长鬓美髦

比如周文王管夷吾,必须须发茂密,而他的身边总是围绕着长鬓美髦的君子。

《国语·晋语九》记载的判断优秀贵族继承人标准的”五贤“,最重要的是”美鬓长大“,就是说长发美髯,身材高大,而不是折冲樽俎,运筹帷幄。

胡歌留起飘逸长发很儒雅,说到头发,古人对长发也有着严格的审美

《琅琊榜》里的梅长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