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的信條與系列的革新

《刺客信條》是育碧旗下的門面級IP,塑造了阿泰爾、艾吉奧、康納、愛德華等等刺客大師的形象,長袍袖劍、華麗的刺殺和信仰之躍就是他們的標誌。《奧德賽》之前的一部正代刺客信條是僅僅比《奧德賽》早一年發佈的《刺客信條:起源》。《起源》可以說是開啟了刺客信條系列的新時代。《刺客信條》系列一直被稱為架空歷史遊戲,一般而言玩家扮演的角色隸屬於兄弟會,即刺客組織,主角的敵人來自相對的陣營——聖殿騎士。刺客象徵著自由,聖殿騎士象徵著秩序,自由與秩序的矛盾貫穿著人類發展史的始終,刺客與聖殿騎士的爭鬥也隨著歷史的進程不斷髮展著。玩家扮演的刺客會進入到各種著名的歷史時期與聖殿騎士爭奪當時獨有的擁有無上力量的伊甸神器,例如工業革命的倫敦、大革命時期的巴黎、獨立戰爭中的美國、十字軍東征時的大馬士革抑或是文藝復興時的佛羅倫薩。之所以說《起源》開啟了刺客信條的新時代,是因為《起源》的故事背景是托勒密王朝埃及豔后統治下的古埃及,與之前幾作兄弟會組織成熟秩序森嚴、聖殿騎士組織亦井井有條完全不同,《起源》中的多數時間刺客組織根本還沒成立,更不用提對立的聖殿騎士了。從《起源》起,刺客信條正式開始向古代進發,開始探索自由與秩序之矛盾尚不明顯的時代。同時《起源》也開啟了刺客信條系列RPG化的進程。

(《奧德斯》中極度豐富的技能樹)

刺客的信條與系列的革新

《刺客信條:起源》,包括後面的《奧德賽》被很多人,包括不少老粉絲認為不是正經的刺客信條。因為《起源》的遊戲中開始出現了明顯的流派多樣化,除了原本的刺客流,玩家還能夠用獵人流(弓箭手)、戰士流這兩種曾經不被刺客信條遊戲所鼓勵的方式達成目標,而且有時效果甚至優於潛行刺殺。很多玩家就會說“刺殺不是必要元素了,那哪兒還能叫刺客信條啊?”

然而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而這其中這個遊戲的中文譯名要背大鍋。刺客信條的英文名是《Assassin’s Creed》,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刺客的信條”,這樣一個標題強調的點應該是“信條”而非“刺客”。刺客的信條是什麼?“萬物皆虛,萬物皆允”(Nothing is true, everything is permitted),是象徵自由精神的信條。刺客本身就被教導凡事沒有定式,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任何恰當的手段都是可以利用的;只要能維護自由精神的信條,不使用手裡的袖劍也是完全沒問題的。《刺客信條3》的主角康納被中國玩家親切的稱呼為“康師傅”,原因就是不同於傳統的刺客,康納隨身帶著一把威猛的大錘,開啟狂戰士模式時非常帶感;常玩刺客信條系列遊戲的玩家也深諳這樣一個道理——“只要把場景裡所有敵人都殺光,不就沒人知道我來過了嗎?這不就是潛行嗎?”所以,玩家本身也對更加豐富的戰鬥模式有這些許期待。幾個月前巴黎聖母院失火,為了讓大家重遊聖母院,育碧免費送了所有UPLAY用戶一份《刺客信條:大革命》。這算是一部還沒完全開始RPG化的傳統刺客信條。我當時是先玩了快半年的《奧德賽》再去玩了一下《大革命》的。我玩了幾個小時就一點都不想玩了,我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這遊戲怎麼這麼呆?”這種傳統的刺客信條遊戲,基本完全依靠潛行刺殺來完成目標,任何敵人只要是觸發了刺殺,都能一擊秒殺;而一旦暴露了,就會進入特別特別無聊的戰鬥,這種戰鬥基本就只有你攻擊、你格擋、你彈反,完全沒有多餘的身法、技能可以使用,而且極容易被敵人砍到,敵人傷害又特別高,面對幾個小雜兵都要砍好久。所以我一般暴露了就扔煙走,然後重新潛行嘗試暗殺過關,這樣可能比繼續戰鬥還要快。

刺客的信條與系列的革新

《起源》正是改變了這種很呆板的模式,大幅度加強了格鬥和遠程攻擊的強度。而《奧德賽》把《起源》裡的這種革新發揚光大,讓原本枯燥僵化的刺客潛行遊戲煥發了新生。《奧德賽》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了比《起源》還早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古希臘,成為了一部和刺客組織完全沒有關聯的系列遊戲,主角的身份是一位戰爭中的傭兵,在斯巴達和雅典的衝突中賺取酬勞。《奧德斯》的教程甚至都不是跑酷、不是刺殺或者使用道具,而是直接讓玩家操作斯巴達英雄列奧尼達斯參加溫泉關之戰,而我們的主角正是列奧尼達斯的外孫女,她手中不再有刺客象徵的袖劍刺殺處決動作不再隱蔽優雅,而是拿著外公斷掉的長矛尖在敵人身後爆腎、穿頭殺。

此處要說的《奧德賽》並不是這個遊戲,而是《荷馬史詩》中的一部分。由於玩了這款遊戲,我對這部史詩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也買了一本來讀。如開頭所展示的,《刺客信條:奧德賽》有一張巨大的地圖,而在《荷馬史詩:奧德賽》(有時也稱《奧德修斯》)的最後我也發現了這樣一張手繪的地圖:

刺客的信條與系列的革新

完全與《荷馬史詩》中的這個地圖一致。不僅如此,《刺客信條:奧德賽》也與這則史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荷馬史詩:奧德賽》講述的是英雄奧德賽尋路返鄉的故事,奧德賽本是人間的英雄,在特洛伊戰爭後準備返回家鄉,卻因為觸怒了震旦神波塞冬而在途中受到了百般阻撓。最終奧德賽在雅典娜的暗中幫助下回到了家鄉,並與兒子一起趕走了前來向妻子珀涅羅珀求親的人。《刺客信條:奧德賽》的一條重要故事線也是主角出海尋親的探險,而整個旅途中也無處不見育碧對《荷馬史詩》中情節的致敬。例如故事一開始,主角卡珊德拉(我用的是女主,所以下文都以卡珊德拉為主視角)與當地獨眼惡霸產生了矛盾,卡姐的報復方式是把惡霸的假眼偷出來,藏進了凱法羅尼亞島上的一隻山羊的屁眼裡。這個情節就是致敬了《荷馬史詩》中奧德修斯在面對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時,將倖存的同伴都藏在山羊腹下救出的情節,以及後來遊戲旅途中碰到的獨眼巨人,正是對原作中與波塞冬之子戰役的重現……

除了多處對奧德修斯返鄉的故事的致敬之外,育碧在製作遊戲的其他內容時也是極度考究。前段一個朋友去到希臘學習古希臘的建築,她發了一張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遺蹟,我一看那張圖就想到“這個在奧德賽裡有!”於是我馬上打開遊戲,果然找到了完全一致的重現:

但是說真的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我在這個遊戲的後期真的把它玩成了刺客暖暖。我在玩別的有RPG元素的遊戲時經常碰到一個問題——套裝的裝備確實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隻能固定穿那幾件,它們真的好醜,我喜歡它們的加成,但是真的不喜歡它們的外觀吶。《刺客信條:奧德賽》給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法:只要是同類的物品都可以替換成別的外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