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的幽默精神

楊絳的幽默精神 | 耳畔

楊絳的幽默精神

杨绛的幽默精神 | 耳畔

大家都知道,錢鍾書先生除了才高八斗之外,最出名的乃是其頑皮毒舌。

他形容老師吳宓的長相:“腦袋如一顆炸彈”、“眼睛像兩隻火紅的煤球”,憨厚的吳宓被他描寫得像童話書裡的怪獸。

他筆下的《圍城》就是一本毒舌段子大全:

“有雞鴨的地方:糞多;有年輕女人的地方:話多。”

“對於醜人,細看是一種殘忍。”

“老年人戀愛,就像老房子著火,沒得救。”

幽默到刻薄,讓人又氣又笑。

可是,這樣的錢鍾書偏偏被一位奇女子──楊絳給“降”住了。

到底是什麼特質,讓這位狂生對她如此鍾情?美貌,博學,家務全能?也許都不是。

能和錢鍾書“對等玩”的人,骨子裡必然有一股與他勢均力敵的聰明勁兒──楊絳正是如此。她不止聰明,而且幽默,她懂他的毒舌,與他棋逢對手。

杨绛的幽默精神 | 耳畔

錢鍾書、楊絳和女兒錢瑗

在人們心中,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淡泊、優雅。可世間才女千千萬,論幽默,卻鮮有人企及。

要知道這世間,聰明千篇一律,幽默卻萬里挑一。幽默是一種才能。

楊絳本名楊季康,她從小生活在風氣開明的家庭裡。其父楊蔭杭,是個喝洋墨水的飽學之士,性格開朗愛說俏皮話。楊絳在姊妹中排行老四,個頭最矮,愛貓的父親也是個有趣的人,常說:“貓以矮腳短身者為良。”意思是女兒像一隻矮腳小貓,看似缺陷,其實品相好得不行。小楊絳平時迷戀讀書,中英文的都要拿來啃。

父親問這小書蟲:“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

她說:“不好過。”

“一星期不讓你看呢?”

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有一天上街,楊絳看見兩個滿族婦女穿著“高底鞋”,走起路來前傾後仰,婀娜多姿,盯著移不開眼。

父親問:“你長大了要不要穿這種高底鞋?”愛美的楊絳想了一會兒,說:“要!”

當時已是民國時期,穿高底鞋多少和進步思想不符。但在父親看來,童言無忌,最重要是鼓勵女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杨绛的幽默精神 | 耳畔

後來,楊絳出落成大家閨秀,霎時追求者甚眾,其中就包括後來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

可楊絳對一眾熱烈追求的富貴子弟不感興趣,偏偏鍾情於鋒芒畢露的狂生錢鍾書。

老實說,狂傲如他,還真不是一個尋常女子能駕馭得了的。

有趣的是,錢鍾書桀驁不馴的眉眼,在楊絳看來卻是“蔚然深秀”;而在楊絳面前,驕傲的大才子竟也從“熊孩子”奇蹟般地變成一個乖小孩兒。

異地不能相見,他就天天給楊絳寫信以解相思,還把落款寫成“奏章”,說是“稟明聖上”……

杨绛的幽默精神 | 耳畔

1936年, 錢鍾書楊絳夫婦攝於牛津大學公園

楊絳很有喜劇方面的才華。1942年,也就是31歲那年,楊絳創作了第一部喜劇《稱心如意》。

故事的女主角是一個窮畫家和富家小姐的女兒,父母雙亡後,不得以投奔親戚,卻被舅舅們當做皮球一樣踢來踢去,過著寄人籬下、顛沛流離的生活,最後卻被老舅公認作孫女,繼承遺產,皆大歡喜。

在《稱心如意》大獲成功後,她又一鼓作氣,創作出第二部喜劇《弄假成真》。

她在《喜劇二種》的後記中寫道:“如果說,淪陷在日寇鐵蹄下的老百姓,不妥協、不屈服就算反抗,不愁苦、不喪氣就算頑強,那麼這兩個喜劇裡的幾聲笑,也算我們在漫漫長夜的黑暗裡始終沒喪失信心,在艱苦的生活裡始終保持著樂觀的精神。”

杨绛的幽默精神 | 耳畔

楊絳與女兒錢瑗

每個人總有對命運無可奈何的時刻,但幽默,總能夠幫我們超越苦難。

晚年的楊絳,在丈夫和女兒相繼離世之後,在一處安靜的小寓所裡過著隱士的生活。

談起這件苦差事,楊絳笑著說:“我現在是‘絕代家人’,不是‘絕代佳人’,我沒有後代,我不去做就沒人可做了。”

無論歷經多少年風雨坎坷,楊絳對生活依舊保有著一份幽默風趣。

杨绛的幽默精神 | 耳畔

2013年,即是楊絳102歲生日的前一天,商務印書館的總經理帶著新出的第六版《現代漢語辭典》找她。得知新版詞典收錄了“宅男”、“宅女”這些新詞時,楊絳還不忘打趣:“我老呆在家中,就是‘宅女’了,你們說對不對?”

年輕時不懂什麼叫“幽默”,以為幽默就是說笑話,要生冷不忌、大腥大辣,逗得大家狂笑。

但楊絳和錢鍾書讓我們知道,真正的幽默,是人生多少悲歡,都不強求、不怨懟,甚至當作身外事,都付笑談中。

他們懂得彼此,才得以攜手走向圓滿。

如今楊絳先生平靜地回到天堂,與丈夫和女兒團聚。而她的那份令人莞爾、令人欽佩的幽默才情,則永遠地留在人間的記憶裡。

誦讀:周樂(閔行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

△ 美爆了!不用去日本,這片花海已在閔行綻放,達3000平米

△ 500人走出上海首個入境來滬人員集中隔離健康觀察點

△ 市級榮譽!閔行這2位援鄂“白衣勇士”獲獎公示中

△ 兒科醫院全面恢復門診,半個小時以內就能完成掛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