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近日,醞釀兩年的阿里無人酒店正式開業,整棟樓沒有一個服務員,卻比任何一家酒店更安全、更乾淨、更舒適。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根據阿里旗下飛豬旅行近日公佈,阿里無人酒店取名“未來酒店”,位於杭州西溪園。它全程沒有任何人操作,沒有大堂、沒有經理,甚至連打掃衛生的阿姨都沒有,所有事情統統交給了人工智能。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的體驗過程!

入住:

客人到達酒店後,一個1米高的機器人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接待,它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首先記住了客人的樣子。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登記入住時,客人只需在大堂自助機刷一次臉,這時後臺就會對接公安系統確定住戶身份信息。隨後,客人的個人信息就會覆蓋酒店內全場景。這意味著客人的臉從此成了一張通行證,無需任何服務員引導,只需刷臉就能享受酒店所有服務。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登記完畢後,機器人帶客人去房間,電梯也會同步啟動等候系統,讓客人不必再費時間等電梯。電梯通過無感體控系統,識別客人身份,判斷乘坐電梯的意圖後,最後直接在入住的樓層停下來。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到達房間門口後,攝像頭識別出身份,房門自動開啟,客人就能進去休息了。

吃喝玩樂:

傳統酒店進門必須插卡才能取電,但在阿里未來酒店,一切反人類的東西統統消失了。進門無需插卡,燈光會自動進入歡迎模式,電視機自動開啟。房間內的空調、燈光、窗簾等設備全部不用手工操作,客人只要對著天貓精靈下達指令,一切躺著進行都可以。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前面說過,登記時酒店系統會記住客人身份,也就是說去餐廳、健身房、游泳池只需帶著一張臉就行了。

比如,當客人走進餐廳,人臉識別系統就會識別出他的身份和房間號,所點的餐品將自動被記錄到消費清單。客人不需要再結賬或簽單,用完餐或者健完身拍拍屁股就能走。

如果你不想出去,只需在手機上點單,機器人就能把食物和水送到你房間。

退房:

我們在傳統酒店退房時,前臺會派衛生阿姨前去查房,但在未來酒店,客人只需在手機上退房,系統就會彈出客人的所有消費金額。點擊確認,隨時離店。在離開房間的一瞬間,電梯也已經啟動程序等候客人了。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此時,房間會自動生成一張打掃訂單,就像滴滴一樣,附近的衛生阿姨接到訂單就會前來打掃房間,酒店無需專門請清潔工。

未來酒店凝聚了阿里豪華的陣容:達摩院負責架構、阿里雲提供大數據、人工智能實驗室設計機器人、智能場景事業部完成酒店數字化運營和智能服務中樞、天貓則為酒店床品提供供應鏈。

我們從眼前看,服務員在未來酒店失去了用武之地!

無人模式全面開啟

上個月,海底撈斥資 1.5 億打造的 " 無人餐廳 " 在北京正式營業。店裡沒有洗菜工、沒有配菜員、沒有傳菜員,就連表演拉麵的小哥和美甲擦鞋的服務員都不見了。昔日穿梭不息的服務員,瞬間被機器臂和機器人取代,一切來得太突然。沒有服務員的日子,這家海底撈的成本降了 4 成。同時機器人全年無休、不要加班費、不會發脾氣、出錯率又低,輕而易舉就統治了餐廳。

不光是海底撈,2017 年 10 月,馬雲的無人餐廳亮相,沒有紙質菜單、沒有點餐員、沒有收銀員,顧客吃完飯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交給了支付寶在後臺扣賬。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另一個互聯網巨頭京東也奮起直追,推出 "JOY ’ S 智慧餐廳 ",點菜、做菜、傳菜全程無人化,預計在 2020 年,將運營 1000 家無人餐廳。除了店裡的服務員,流水線的工人也越來越少。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從富士康率先用機器人取代流水線工人開始,製造業如今掀起了大規模地自動化迭代,就連包餃子這種細活都交給了機器。室外的勞動力同樣開始了一場大顛覆,從京東研究無人快遞車開始,到餓了麼外賣機器人。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作為無人值守公寓的先行者,小水滴也在探索公寓更多管理環節的無人化。比如保潔維修,用戶只需在微信號上提交需求,後臺就分配給委託的第三方維修人員或者自己公司的維修師傅,他會收到對應房間的臨時密碼,修好之後拍照上來,整個維修流程就完成了。這便是一個簡單的無人管理公寓場景。

我們期待的做二休五或許真的要來了

在 2017 年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馬雲宣佈人類即將迎來一場解放:" 在可預見的二十年內,人類每天只需工作 4 小時,每週只上 3 天班。未來世界程序化的工作都會被機器所取代,我們需要做的,是讓人活得更像人,機器更像機器。"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也就是說那些流水線、收銀員、餐飲人,甚至編輯、文案、程序員等等職位都會被顛覆。

職業被顛覆的那部分人去哪裡?並不是無工可打,而是去瓜分機器無法取代的那些行業裡的工作,縮減他們的工作時長!

所以馬雲說,機器取代人類的工作,人類無需太過擔心,未來人類每天只需工作 4 小時,每週工作 3 天。這意味著我們將有更多時間陪家人、去旅遊、去吃喝玩樂,把精力浪費在美好事物上面,而不是現在的朝九晚六。

沒人是不可取代的,無人模式下,未來是失業還是每天工作4小時?

無獨有偶,李彥宏、馬斯克也紛紛站隊馬雲:人工智能將徹底改變人類工作模式,擁有更多休息時間將成為人類常態!李彥宏曾說,未來人類將可能實現每週工作 2 天休息 5 天。

有人說:" 什麼都用機器人代替,全社會都失業了,還要人幹什麼?人不都變傻子了嗎?"

李彥宏表示:技術革命,不論你喜歡不喜歡,都會發生。比如蒸汽機和電力的發明,都會因解放勞動力造成大量的失業,但我們現在不是活得更好嗎?

另外,馬斯克也這樣直言:上班這種苦差,未來都是機器人乾的。隨著自動化在未來成為常態,可供人類選擇的工作崗位可能會越來越少,人們也將獲得更多的閒暇時光、更好地享受生活。

蒸汽機取代人力後,工人每天工作 12 小時;

電力取代蒸汽機後,我們每天工作 8 小時,每週休 2 天;

人工智能到來後,毫無疑問,人類的時間將得到更大解放。

或許,我們期待的做二休五時代真的要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