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氤氳千年,中國傳統香文化如何從誕生走向繁榮?

中國人用香的歷史十分悠久,遠古時代先民們就開始用燃燒木頭的方法來祭祀天神,木頭燃燒所產生的煙火被人們稱為"香菸"。春秋戰國時期,香逐漸成為了一種生活必需品,它不僅在祭祀祖先的時候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廣泛使用。比如,古人在洗澡時會用香進行燻蒸,稱之為"燻浴",以此讓身體變得芳香;在公共場所擺放薰香來清新空氣;在重要節日中用香來驅逐妖魔鬼怪。在張騫出使西域前,就已經有了一條通向西域地區的"蜀身毒道",來進行香料交易,但是由於當時西域的香還未在中國普及,所以中國人所用的香還是以自制為主。直到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那裡與眾不同的香料,這些帶有異域風情的香料才變得和傳統香一樣受人們追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香的世界,探索它飄香千年的奧秘。

幽香氤氳千年,中國傳統香文化如何從誕生走向繁榮?

中國傳統香草:蕙草

先秦時期的香文化

  • 蜀身毒道

人們最為熟知的通往西域地區的路線就是漢代張騫開闢的"絲綢之路",這條路線連接了中原腹地與歐洲國家的貿易聯繫,促進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不過,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紀到十一世紀,今天河南安陽地區就有一條通往西域的路,而且公元前八到五世紀的西南地區百姓也在雲貴高原的崇山峻嶺間開闢了一條通往南亞次大陸到中南半島的"蜀身毒道"。那麼這兩個互相從未往來過的民族,究竟依靠什麼來連接經濟發展,實現貿易自由呢?相關學者研究後認為:他們之間互相吸引的物品就是香料。由於史書對這條特殊"絲綢之路"的記載語焉不詳,加之後世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光芒過於耀眼,人們漸漸忘記了這條"蜀身毒道",然而這條路卻見證了先秦時期西南邊疆地區與異域民族的貿易往來,它也是聯通西南地區與南亞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要道。

幽香氤氳千年,中國傳統香文化如何從誕生走向繁榮?

蜀身毒道

  • 香文化發源地

香文化最初在西南地區流行,當時人們用的香主要是艾草、蕙、芷、鬯草、青蒿等,它們是西南邊疆地區最原始的香料植物。因為西南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這裡氣候變化萬千,寒冷、燥熱、潮溼等極端氣候匯聚在一處,逐漸形成了一種有毒的氣體,那就是瘴氣。在醫學條件匱乏的古代瘴氣會導致瘧疾、傷寒等疫病,感染的人往往會頭暈噁心、四肢無力,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短時間內就會死亡。為了抵抗這些疾病,人們想盡了辦法,最後發現用青蒿煮水或者用香薰蒸都可以讓病人提神,尤其是青蒿水,還可以有效化解瘴毒。從此人們認識到了香治病的作用,於是開始不斷採集香料、培育香料,最終形成了西南地區獨特的香文化。

幽香氤氳千年,中國傳統香文化如何從誕生走向繁榮?

瘴氣

西南地區因為地理位置偏遠,一直很少受到中原國家的關注,在先秦時期這裡還是荒蠻之地,瘴氣遍佈、毒蟲肆虐,與中原國家的聯繫非常少,甚至一度不在華夏民族的版圖之中。西南地區有險峰峽谷、高山大川、河流密佈、植物多樣、森林茂密,除了低海拔的鎮南河口,還有高聳入雲的德欽梅里雪山,而且其境內的怒江、金沙江、瀾滄江形成了著名的"三江並流"景象,這些水系在西南地區境內流淌,再加上覆雜的自然環境和海拔位置,使西南地區形成了寒帶、溫帶、熱帶三種氣候循環的自然環境。這裡非常適宜香料生長,而且可以孕育出不同種類的香料,也能夠適應外來香料(如西域香料)生長。比如,肉豆蔻喜歡熱帶氣候,來自伊朗高原的藏紅花又對溫度要求極為苛刻,不同生長季節所要求的溫度和熱量也不相同,這樣苛刻的條件西南地區都可以滿足。香料對自然環境的要求以及西南地區自古以來就具有的地理優勢,讓這裡成為了中國香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漢代香文化

  • 外來香文化進入中國

漢代絲綢之路是中國"四大絲綢之路"中最著名的一條,它起自長安,途經甘肅、新疆、到達中亞、西亞,聯通了亞歐非三個大陸間的商業貿易,為後代開拓絲綢之路打下了基礎。西漢初年經濟凋敝,因此從漢高祖開始,就制定了"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國策。歷經漢高祖、漢惠帝、呂后、漢文帝、漢景帝幾代人的治理,到了漢武帝執政初期,"文景之治"留下來的鉅額財富已經足夠讓漢武帝施展拳腳。張騫率領的一支隊伍開啟了未知的旅程,他們向著西域方向前進。其實張騫出使西域最初的目的是為了遊說大月氏與漢朝聯合起來攻打匈奴,穩定漢朝北部邊疆安定。但是張騫的"旅途"並不順利,他被匈奴抓住並扣押了十幾年,最後趁著匈奴內亂才得以脫身,隨後張騫在周遊各國的過程中促進了絲綢貿易和香料貿易的發展。他在西域輾轉十幾年,先後到達了月氏、大食、龜茲、高昌、波斯等國,發現了這些國家各具特色的香料,尤其是大月氏所產的蘇合香,是一種香味獨特且中原地區罕見的香料。這引起了張騫對香料的興趣,從此他不斷研究各國的香料,還把這些香料帶回了長安。

幽香氤氳千年,中國傳統香文化如何從誕生走向繁榮?

絲綢之路

張騫回到長安以後,漢武帝對他帶回來的香料和香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看出了西域香文化的魅力,於是命令張騫再次出使西域,並大力開拓絲綢之路。漢武帝在開拓絲綢之路的同時,又命令部隊統一西南地區和嶺南地區,把這些地方也納入大漢版圖,從而實現了香料貿易在國內暢通無阻,同時也打通了與西域國家進行香料貿易的路線,這些都推動了香文化的廣泛傳播。

  • 香藥發展

張騫除了帶回西域地區豐富的香料外,還帶回了香藥文化,這拯救了很多身患病痛的人。漢武帝時,長安城曾經爆發過一場瘟疫,當時人們稱之為"傳屍骨蒸病",這是一種死亡率高、治癒率低的病症,宮中太醫們都對此束手無策。直到張騫帶回來西域使者,他們向漢武帝進貢了一種名為"白檀'的香藥,漢武帝命人在長安城內使用,一時間長安城香氣瀰漫、飄香千里,沒過多久人們的疾病就相繼痊癒,這種香藥也被人們傳頌為神藥。除了能治療瘟疫的白檀香外,還有蓽撥、旃檀這種治療頭痛和氣血虛的香藥,它們從西域源源不斷傳入中原,中原地區開始"香風瀰漫",解決了很多人的疾病困擾。

幽香氤氳千年,中國傳統香文化如何從誕生走向繁榮?

香藥

唐宋時期香文化發展

  • 唐代香文化

唐朝是繼漢朝之後的第二個盛世,在"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時期國力達到頂峰,當時不僅陸上絲綢之路高度發達,海上絲綢之路也不甘落後。中南亞和西亞地區的香料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進入中國,著名的龍涎香、乳香、安息香都是在唐朝時傳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使靠近沿海的城市(如廣州、寧波等港口城市)迅速崛起,各地貨物由此處湧入中國,比起陸路運輸方便了很多,香料貿易也為中西方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海上貿易的發展也讓一些心懷叵測的人看到了好處,唐朝臭名昭著的海盜馮若芳就經常劫掠往來船隻上的香料,進而從中獲取暴利,官府在他的住處發現了大量搶奪來還沒有來得及銷贓的香料。唐朝政府為此專門設置了"市舶司",防止不法分子掠奪,保證香料貿易的有序發展。唐朝做香料生意做得最大的人,還是以聰明和智慧著稱的阿拉伯商人,他們從遙遠的西域而來,一直活躍在新疆和敦煌一帶,販賣高質量而且物美價廉的香料,為中國百姓提供了豐富的藥材。因為低廉的價格和上乘的質量,他們的貨物很受人們追捧。阿拉伯地區的氣候與我國西南地區有些類似,所以那裡也盛產香藥。其中最著名的香藥就是安息香,它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咳,在四川地區非常流行。

幽香氤氳千年,中國傳統香文化如何從誕生走向繁榮?

乳香

  • 宋代香文化

宋代的經濟水平與歷朝歷代相比都首屈一指,由於宋代打破了唐代坊市制的限制,不再設置宵禁,大大小小的行業都開始蓬勃發展,商品經濟十分發達。商品經濟的發達也促進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進一步發展,香料貿易更是佔據了主導地位。宋代銷量最大的一種香名叫做乳香,這種香藥用價值明顯,是中國人非常需要的香藥,一經傳入就迅速佔領了中國市場。北宋熙寧年間,乳香的銷售額竟然達到了一百多萬貫,為北宋政府創造了大量收益。商人們看到銷售乳香帶來的好處後,開始紛紛從國外進購乳香,並藉此大肆斂財,一些商賈甚至達到了富可敵國的程度,以至於宋朝政府不得不宣佈乳香專賣,由國家統購統銷。此外,沉香、檀香、鬱金香也都是非常受人追捧的香料。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讓各種香料進入了社會得各階層,也讓香滿絲綢之路,整個社會都瀰漫著香氣。

結語

明清時期,香料貿易和絲綢之路雖然也有所發展,但是遠沒有漢唐宋時期那樣發達,甚至因為海禁的原因而走向衰落,到最後甚至只有廣州地區對外開放,其它地區完全衰落。香文化也進入了發展的低谷期,在此後一百多年中發展得相對緩慢。

從春秋時期的"蜀身毒道"到漢代的陸上絲綢之路,再到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香文化的發展貫穿於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之中。它源於雲貴高原的崇山峻嶺和瘴氣之中,為深受瘴氣傷害的百姓送去了福音,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多變的自然環境為香料的生長提供了土壤,進而促進了遠古絲綢之路的開通。在漢唐海陸絲綢之路的推動下,香料貿易和香文化不斷髮展,漸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香料、香藥、香文化通過絲綢之路不斷往來傳播,不僅加強了國家之間的聯繫,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