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窑的季节到了

烧窑的季节到了


烧窑的季节到了

古龙窑烧窑时的夜景

小辉这几日在龙泉忙着今年春烧的事情,这古龙窑口旁的梅子正结着果。这是小辉做龙泉青瓷的第三个年头,和窑主人一年就烧两次,春烧一次、秋烧一次,坚持手工拉胚和龙窑柴烧。他说这口古龙窑烧了100多年没有间断过,每次烧窑时都会下场雨。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去的,开窑前一天下了场大雨,哗哗哗的,把龙窑浇了透,窑温降得快,后来出了不少窑变的东西。徐老师说这就算“通灵”了,天人合一,是中国手工业的最高境界。

烧窑的季节到了


手工拉胚

又到一年开窑时,小辉的春秋烧多少有些雅集的意思,颇有些仪式感。有祭窑神,相当的朴素;有杀猪饭,相约的同好一起开怀畅饮;有分享会,各路大神梅子青时话青瓷;去年的场景历历在目。浙闽接壤的山区,云雾袅绕,梅子青时便是龙泉窑出青瓷的时刻,梅子青便是龙泉青瓷最正最应景的颜色。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最后的一种青瓷系统,受越窑和瓯窑影响,在两宋时期比较活跃,尽管自明代逐渐衰弱窑口减少,但民间一直有窑口在生产,并未像建窑一样中断过。在元代之前,中国瓷器的审美标准是以单色瓷为主的,在传统审美中青瓷一直占据着显要的位置,尤其是越窑的秘色瓷直至法门寺地宫发掘后才昭示世人。

烧窑的季节到了


火候——窑内的炉火

瓷器的烧制关键在火候,说白了就是温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加温的手段形成了各种烧的窑,燃气的、电加热的,还有各种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的创新,使得温控变得机械简单了。这就给瓷器烧制带来两难的选择:一边是均一性和成品率的提高,在不影响实用性的前提下直接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一边是釉色和光泽的细微差别,以及温度和氧化的瞬间变化带来的意外之喜。对于上釉瓷来说可能这种差别会更小一些,而对于追求落灰瓷来说,这种选择可能更简单一点。

烧窑的季节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