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育兒學習▲親子自然教育踐行者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正式對外公佈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的測試結果,在這次有79個國家(地區)約60萬學生參與的國際評價項目中,來自我國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361所學校的12058名學生代表,取得了閱讀、數學、科學3項關鍵能力素養“全球第一”的好成績。我們固然要為這次測試所顯示出的中國基礎教育的卓越質量而歡欣,但也要保持清醒,更全面、理性地分析此次測試結果背後所包含的豐富價值。

中學生總體學習效率不高,學生幸福感偏低。中國四省市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的學習效率在參測國家(地區)中排名靠後,分列第44位、第46位、第54位。中國四省市學生的學校歸屬感指數為-0.19,滿意度平均分為6.64分,在參測國家(地區)中分別排第51位和第61位,也是比較靠後的

學習效率最高的是芬蘭學生,花費最少時間卻得到最高回報。為什麼芬蘭效率最高呢?我們從下面周軼君紀律片就可以看出端倪。

70後記者——周軼君,女,上海人,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正宗處女座,1998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隨後進入新華社工作。2002年6月,出任新華社駐巴以地區記者,成為

唯一常駐加沙的國際記者。2005年出書《離上帝最近——女記者的中東故事》,記錄她在中東的所見所聞。2006年進入香港鳳凰衛視任職至今。曾多次採訪過阿拉法特,阿巴斯,亞辛等中東關鍵人物。第二屆 CCTV“中國記者風雲榜”得主。她的《在埃及數駱駝》一文被編進了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第二學期課本。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豆瓣評分9.1

這部紀錄片是阿里系優酷投資,周軼君自導自演的紀錄片,我完整地看完了。收穫良多,分享給同樣關注孩子教育的爸爸媽媽們。另外一部

騰訊投資2017年樊登自導自演的美國高中教育紀錄片,同推薦。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正如周軼君說的,她總會發現孩子隨便拋出一個問題,她都無法給出一個完美的回答,比如:“媽媽工作是為了什麼?”

類似於“不工作怎麼有錢養你,給你買玩具呀”這種顯然是一種不太對勁的答案。怎麼擺脫這種一代代父母流傳下來的“套路”和慣性教育?我們下一代真正需要的教育又是什麼?

周軼君想解開心中的問號,或者這個題太大了,沒有標準答案的話,至少能到哪裡去找一找啟示吧。她把目光瞄向了大世界,這是她多年國際記者生涯留下的“職業病”。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為了給自己的困惑一個交代,周軼君走訪了五個國家:芬蘭、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國。

在出發之前,她腦海裡同樣懸著幾個問號——

芬蘭學校不考試,孩子在國際測試中成績怎麼會那麼好?一個小國家,全球知名創意設計師還那麼多,對他們來講,競爭意味著什麼,成功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日本人做事完美到變態,小時候也這樣嗎?日本人的‘集體主義教育’,究竟和我們理解的是一個概念嗎?”

印度人口多,大環境裡的公共教育也算不上好,為什麼世界500強裡印度籍的高管那麼多?”

以色列是個四面樹敵的國家,怎麼還成了‘創業治國’每年那麼多中國企業去考察猶太神話,有沒有看過那裡的孩子是在怎麼樣的觀念里長成的?”

“現在這麼多中國家庭選擇英國留學或遊學,當我們談論‘英式貴族教育’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摘自《一部“致童年”的紀錄片:周軼君跨六國的解惑之旅》自述

正如這位行走中的母親自己所講的,她追求的並不是育兒經,而是從“社會”這個更大的層面,尋找到一點啟迪。

讓跟她一樣身處高牆之內的父母,看看教育還可能有哪些形式。

01 日本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國家,有各種美麗的地方,但是相對來說,日本通常會被稱讚為做事嚴謹且漂亮的國家。”

《他鄉的童年》第一集鏡頭對準了日本。

集體主義盛行的日本,國家不算大,但凝聚力超強,做事嚴謹,講究秩序和紀律,追求完美,這些讓整個日本社會能以一種有序的狀態運轉下去,而這些都可以追溯到對小孩的教育上。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圖片源自周軼君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日本的小孩大多很乖巧,就像清晨被媽媽叫醒的小花,她揉了揉眼睛,自己踩著小板凳洗漱,穿衣服,疊衣服,(日本朋友說2歲的小朋友需要自己換尿不溼)跟家人說早上好,吃飯禮儀也很到位。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圖片源自周軼君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這都跟家庭的“訓練”有關,小花媽媽說,“她不高興的時候就不會太聽話,也不樂意做這些事,她拒絕時不逼迫她,陪她一起做或跟她比賽,這樣一天下來她也會努力爭取做到最好。”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圖片源自周軼君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不過,18年拿18個諾貝爾獎,日本的教育體系裡究竟藏著什麼秘密呢,關鍵還是得去學校看一看。 在日本有很多網紅幼兒園,東京的藤幼兒園就是其中之一,在這間幼兒園裡,設計和教育的考慮是合二為一的。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圖片源自周軼君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以下皆同

小孩到了幼兒園,第一件事就是

不用在教室晨讀,不用早自習,動起來就對了,“發散燃燒自己的能量,感受身體中生命的甦醒。”

學校是圓形的,透著禪意,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孩子們放開手腳玩耍,除此之外,孩子們可以自主選擇與他人的距離,而不是被安排。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在藤幼兒園,信奉自然是孩子的老師 這裡的大蒜是那種從土裡拔出來的,上面還有泥土,還可以看到小蟲子在爬;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這裡除了有菜園可以種菜吃,還養著小馬駒,如果孩子生日,可以坐在馬駒的身上繞著操場跑一圈。因為,

讓他們看到真實的東西,他們會學到更多。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如果你有留心會發現草坪不平整,裡面還會冒出小花,故意造不平整的草坪,是因為設置“不方便”能促使孩子思考。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日本幼兒園的集體主義體現在這些“設置小障礙”細節裡——

在進教室的門口,會有拖鞋的地面標誌,提示孩子們把鞋放好。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教室的門故意設計成壞的,是為了提醒後進來的孩子,隨手把門關緊,以免風吹進來冷,讓他們學會多考慮坐在門旁邊的同學的感受。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而練習劍道時,聲音必須洪亮、有力,體態也要保持端正。當孩子們在教室學習時,老師們的教學更是講究節奏感。快速地翻動單詞,是一種“令人舒服的速度”。從小孩子的生理、心理情況出發,講究律動、節奏和反覆。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即便有些單詞內涵寬泛又富有深意,也絲毫不影響孩子們學習、唱誦。在園長先生看來,孩子們並非一定要掌握、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但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在充滿節奏感的學習中,抓住“感覺”。

戶外的水龍頭特意拿掉了水槽,這樣水很容易濺到身上,孩子們就會關緊水龍頭,從而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吃飯的時候,除了感恩食物之外,自帶便當和吃學校配餐的孩子,可以共享一桌子所有的飯菜。

但是校長會時不時來桌子這裡“搗亂”:“今天有魚啊,我能不能稍微嘗一嘗味道?”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每一回都會被小朋友拒絕、阻止,每天安排這樣的訓練,是為了讓孩子們明白:“懂得與其他人分享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食物(和東西)。”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除了孩子被“折騰”,老師也是被“折騰”的對象,教室與教室只用木板和書櫃相隔,這樣一來,老師得使出渾身解數,設計課程來吸引孩子,不然孩子們的注意力就全被隔壁吸引過去了。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大阪蓮花幼兒園的園長告訴周軼君:這所幼兒園不僅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同時也在教育家長。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校長在接受周軼君採訪的時候,表達出這樣的觀點: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幼兒教育不單單是針對兒童的教育,必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個包含父母、監護人、地區等元素組成的大型社會構造中來思考。】

(自行腦補中國很多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興趣輔導班在帶的)

【我們感覺小孩子畢竟是比較弱小的,比較需要照顧,也需要成長,而在這個照顧的過程中,我們也希望大人能夠得到成長。】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旅途中,常常讓中國父母感到崩潰焦慮,有位網友的留言讓人印象深刻:

“我常常問自己,我能否做好母親,似乎沒有做好準備就已經開始了這趟旅程,有時甚至覺得孩子似乎比自己更像一個大人”。

成長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不斷地拓寬認知的疆界。好的教育,在於大人也變成學習者,不停成長:“當你眼界寬闊,看待問題時或許會有不同的答案。”


02 芬蘭

在看之前,我已經聽好幾個在芬蘭生活了10年左右的同事講過芬蘭教育的牛氣,因為芬蘭最優秀的人從事了教育工作,芬蘭的師資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師工資待遇優厚,成為社會上最搶手的職業。師範教育也是學生入大學時申請最多的專業,為1∶10的競爭率。而且沒有考試,沒有排名,小學包班教學;

老師自主決定教學進程,不用寫教案,不用坐班,沒有評優。也有朋友為了孩子教育,舉家去芬蘭。所以對芬蘭我還是很期待的。再補充些芬蘭教育的基礎信息:

芬蘭學前教育是0-6歲;基礎教育是7-16歲,九年;高中教育是16-19歲,一般三年,實行2-4年彈性學制;大學教育3.5-4年,碩士研究生1-1.5年,博士時間不確定。

芬蘭學生每週用於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1-6年級相當於其他國家的60%,7-9年級相當於其他國家的70%,但是產出成果則很高。

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從一年級每週19節課(每節課45分鐘)到九年級每週30節課。

在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 芬蘭投入到每個學生的費用處於中等水平,而PISA測試結果卻名列前茅 。

芬蘭1-6年級小學老師沒有學科區別,老師教全科,會一直跟上2-3年,甚至一直教到6年級。

作者 | 宋世雲(海淀教科院)

片中到訪的第一站,是日本,實際到訪的第一站是芬蘭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芬蘭是一個只有500多萬人口(只有杭州市一半人口)的小國家,卻有著全球最頂尖的人才儲備,在國際學生評量計劃對於15歲學生能力的評估測驗中,芬蘭一直名列靠前。芬蘭是一個高度發達、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芬蘭是歐盟成員國之一,但人均產出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芬蘭政府公務員清廉高效,並且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監督世界各國腐敗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佈2012年全球清廉指數報告,在176個國家和地區中,芬蘭名列第一,為最清廉國家。 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出爐,芬蘭排名第一。

家庭教育這塊,在芬蘭非常看重孩子的人權,家長打罵小孩被嚴厲禁止,一旦發現,兒童保護部門走一遭吧。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學會尊重孩子在看到真實的芬蘭課堂時,我不斷感嘆,原來課堂是可以如此自由歡樂。

早晨8點鐘,沒有響徹整個教學樓的上課鈴聲。孩子們有的在跳舞,有的翻著跟頭,有的跟夥伴熱情地擁抱。看起來,好像在上演一場音樂劇。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芬蘭的學校裡,則是

避免一切形式的競爭

從小學到初中都沒有考試不說;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他們還沒有規定的校服,上課你想怎麼穿都行,人手一個IPAD當課堂工具,課上肚子餓了還可以隨時吃零食,簡直是小孩的夢想課堂了。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課間休息的時候你可以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勢躺著,沒人會呵斥你“沒家教”。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這裡的課程形式也是打破了我們的認知。什麼是成功?在被譽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芬蘭,一個9歲的孩子說,有工作、有家庭、有點錢,那就是成功了。元芳,你怎麼看?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芬蘭現在教育體系裡主要是“現象學”的課程,外加保留了幾種常規的課程,在現象學這門課裡,會出現老師結合數學、藝術、生物、芬蘭語言文學等方面的學科,對同一個主題進行講解,也就是說,一個課程裡,學生會同時學到幾種學科的知識。影片中芬蘭教育工作者說“中國學生不擅長如何將學到的東西用於實踐”。他認為芬蘭的教育理念跟中國(曾經)很相似,他用孔子“不知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格言來說明。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除了在校內上課外,學生還會到戶外上課,比如去森林裡上課,找一找森林中不同顏色的元素,去聞一聞苔蘚和泥土的味道,觀察一下森林裡的樹,作業嘛,為你見到的植物想一個名字吧,隨便什麼都可以。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不用背書,做題目,交作業,“我們教的東西是三年級學會了,五年級還讓孩子們記在腦海裡。”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但是如果學生在一方面就是比較弱呢?“那我們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會覺得是孩子的問題,因為我們相信,他們本來就很擅長。

比方一個孩子數學不好,他如果喜歡樂高就用樂高積木去教......能做到針對每個學生的特性去教學不容易,正因如此,芬蘭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在芬蘭,好教師是芬蘭教育的基石。從幼兒園到大學,所有教師都必須碩士以上學位,師範學院入學比例控制在1:10,專業知識過硬還不夠,還會有心理專家評估你是否有愛心。 一旦走上教師崗位之後,學校內部老師間卻完全不存在競爭,5年、10年、15年、20年自動獲得加薪,芬蘭老師教育程度較高,極受信任,所以不需要督查,不用寫報告,也沒有考核壓力,這樣,老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專注學習他們的教學項目,去實施符合孩子興趣的教學計劃。

老師不標籤人、不貶低人,不會說你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提倡“不競爭”的教育,是跟芬蘭的福利體系配套的。 比如,政府會給每個新生兒家庭提供一個免費育兒箱,裡面裝著寶寶衣服、嬰兒用品,可以說是很貼心了。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孩子出生後前3個月拿全額工作,在這之後到3歲拿80%。學校的午餐是免費的,學生和老師都不用付飯錢。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這裡的孩子即便高中畢業考不上大學,還有其他出路,從小受教育的氛圍,讓這樣的觀念植入了他們腦海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任何工作都是好工作。”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不管學生父母是否富裕、是做什麼的,收的是孩子,不是家長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是最好的。

畫畫:可以在紙上自由地表達自己

老師為了讓學生理解時間、年齡、自己,一起去拜訪當地康復中心的老人時,有個畫畫環節,有個老太太很認真地在畫畫,於是周問她學過畫畫嗎?她說沒有,只是自己從小就喜歡畫畫,現在每週都會畫一次。而這個畫畫環節她很不安,“我不會畫畫,被人笑話怎麼辦?

儘管已經成了老母親,這個念頭還是立馬閃現出來,老師的一句“畫畫的目的不是比賽看誰有天賦、看誰畫得好,而是讓每個人用畫筆表達自我”戳中了她,瞬間淚崩了。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因為她想起兒時喜歡唱歌的自己經常被人說“你唱歌像唸經,別唱了”,比起習慣性被否定,芬蘭課堂的這種“去競爭化”,讓她感覺很不一樣。

老師會幫助學生找到閃光點,也許你數學不好,但可能你的語文不錯,也許你讀書不行,卻很擅長畫畫。

日本教育完美到“變態”,芬蘭學校不用考試!打臉中國教育?

所有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愛好和追求,甚至有天等你老了,還能在人前展示自己不專業的畫作,依然可以贏得一片掌聲,那句“我喜歡畫畫”才最珍貴

跟老師的一番交流也讓周軼君真正理解了“為了你的生活而學習”。

毫不誇張的說,看完之後,直接讓我成了芬蘭的教育理念忠粉了,沒有比較,每個人都是最好的,不斷被肯定,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作為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看完之後還是很受啟發的。我們總是看到很多家長在焦慮著、焦慮著報班、選學校。學習知識、學校等硬實力的確很重要,但我覺得軟實力更為重要,溝通、勇氣、團隊合作、身體素質等等,所以對Ivan,能運動就不用學習,至少在現階段,希望能夠有一個身體好底子——在我看來這比什麼都重要。同時對日本、芬蘭教育的很多優秀理念,我不奢求中國教育很快能夠取其精華只應用到實踐中,儘可能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於Ivan的家庭教育中。

下篇繼續分享英國、印度、以色列、中國篇。

關於作者

Celia,阿里巴巴10年商業產品經理&5歲孩子媽媽,親子身心遊歷 自然教育、森林教育踐行者,分享親歷、親思、他見等真實有愛的親子游歷經驗

,讓更多父母及寶寶跟我們一起做自己,進入可樂有愛有思考的全球最前衛的生活方式。

更多精彩請關注【遊而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