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項措施,控制物流運輸成本

導讀

加強物流運輸服務質量管理,是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的有效途徑。不斷提高物流質量,可以減少和消滅各種差錯事故,降低各種不必要的費用支出,降低物流運輸過程的消耗;可以保持良好的信譽,吸引更多的客戶,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效率,從根本上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10項措施,控制物流運輸成本


運輸功能是整個現代物流七大基本功能之一,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運輸成本在整個物流系統中所佔的比重也很大,運輸成本的有效控制對物流總成本的節約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影響運輸成本的因素


影響物流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人的因素,如專業人員缺乏,戰略成本意識和全員成本意識的不足等;有技術層面的因素,如運輸技術裝備的落後、先進的管理技術手段和管理信息系統不夠普及、運輸規劃不科學等;有制度方面的原因,成本的核算、考核制度的不健全等;也有政策層面的原因,如運輸資源的重複投資、重複建設,造成資源的無謂浪費,綜合運輸規劃不合理等。

由於物流功能要素之間存在效益悖反,物流其他功能要素對運輸成本的降低也起到重要的影響。如為了降低運輸成本,組織大規模運輸、成組運輸、大批量、少批次運輸有利於節約運輸成本,但這無疑會增加物流的倉儲成本,造成企業資金積壓,不利於資金的快速循環和週轉,增加財務成本。反之,為降低倉儲成本,企業可以採用“零庫存”等先進的生產和管理理念,把庫存的壓力轉嫁給運輸、配送、生產環節,採用多批次、小批量的採購模式,在降低庫存成本的同時,必然會增加運輸成本。

影響運輸成本的因素是多樣化、綜合性的,這就要求對運輸成本的分析要採用系統的觀點,進行綜合分析。在控制物流運輸成本的過程中,也要進行綜合治理,多管齊下。

控制運輸成本的措施


1. 強化運輸成本的核算和考核

要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引進先進的物流運輸管理和優化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運輸管理,降低運輸成本的最佳途徑。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建立物流運輸管理專職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應用物流作業成本法(物流ABC),把反映物流運輸成本的數據從財務會計的數據中準確剝離出來,統一企業成本計算的口徑。在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的同時,加強預算管理,強化成本管理意識,實行定額管理和目標成本管理,進行成本控制目標分解,明確責任,實現責、權、利結合,加強成本核算和考核。

2. 增強全員的物流成本意識

運輸成本佔物流總成本和銷售額比例較大,凸顯了運輸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對運輸成本的控制並不是哪一個或幾個部門、哪幾個工作人員或哪幾個工作崗位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以物流管理部門為主導,物流運輸乃至於整個物流功能環節及所涉及到的各個部門、所有人員的共同配合,科學規劃和協調,做到人人關心成本管理,全員參與成本控制,共同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和物流總成本。

3. 提高企業物流運輸管理水平

運用系統觀點不斷優化運輸資源配置,提高管理技術和手段的運用,提高企業運輸管理水平,樹立物流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追求整個供應鏈、整個流通過程的物流運輸成本最小化,不斷髮掘運輸成本降低潛力,持續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水平。

4. 消除運輸中不合理現象

物流運輸不是一個孤立的環節,在組織運輸時,要對運輸活動及涉及到的其他環節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儘量壓縮不必要的環節,減少個別環節所佔用成本。對有條件直運的,應儘可能採取直達運輸,減少二次運輸。同時,更要消除對流及隱含運輸、迂迴運輸、重複運輸、過遠運輸等不合理現象。

5. 合理選擇運輸方式,提高運輸效率

合理選擇運輸工具。在目前多種運輸工具並存的情況下,必須注意根據不同貨物的特點及對物流時效的要求,對運輸工具所具有的特徵進行綜合評價,以便作出合理選擇運輸工具的策略,並儘可能選擇廉價運輸工具。

合理選擇運輸方式。要合理組織多式聯運。採用零擔湊整、集裝箱、捎腳回空運輸等方法,擴大每次運輸批量,減少運輸次數。採用合裝整車運輸、分區產銷平衡合理運輸、直達運輸、“四就”直撥運輸等合理運輸形式,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提高運輸工具技術裝載量。改進商品包裝,改善車輛的裝載技術和裝載方法,對不同貨物進行搭配運輸或組裝運輸,可以使同一運輸工具裝載儘可能多的貨物,最大限度利用運輸工具的裝載噸位,充分使用裝載容積,提高運輸工具的使用效率。對有條件的貨物,開展托盤運輸。

6. 科學設計運輸網絡,實現優化運輸

在運費、運距及生產能力和消費量都已確定的情況下,可充分運用運籌學、管理數學中的線性和非線性規劃技術、網絡技術等解決運輸的組織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運輸計劃和方案;運用“送奶線路”、定製化運輸等方法和手段,合理設計運輸網絡;運用GPS、GIS等先進技術,對運輸活動及過程進行跟蹤、監控和調度,實現對車輛和線路的最優化、節點配送的優化等功能,也可進一步提高運輸效率,提高安全性,減少損失,降低成本。

配送是運輸在功能上的延伸,主要服務於支線運輸。通過效率化的配送,提高物流規模效益,實現共同配送也可以降低物流運輸成本。選擇最佳配送手段,實現車輛運行的效率化,從而降低配送成本。同時也提高了供應保證程度,降低了庫存成本,進而降低物流總成本。

7. 運用現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統控制和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現代物流的開展離不開現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統。信息技術的關鍵在於提高信息的收集、處理、傳播的速度以及信息的準確性,實現信息的共享,有效減少冗餘信息傳遞。通過運輸管理系統(TMS)和其他管理信息系實現有效對接,可使運輸環節作業或業務處理準確、迅速;也有利於建立起物流經營統一戰略系統,通過信息系統的數據彙總,進行預測分析,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可以做到與用戶需求信息資源的共享,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需求,及時調整運輸計劃,避免無效作業,減少作業環節,消除操作延遲,從而在整體上控制物流運輸無效成本發生的可能性。

8. 通過整合運力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降低運輸成本

消除由於企業內部各部門間壁壘、企業之間壁壘、區域壁壘造成的物流運輸資源浪費現象和對效率的影響。企業內部實現信息化管理,企業間嘗試通過綜合信息平臺的建立,加強橫向溝通和信息共享,改變以往的相對封閉狀態和“各自為政”、“小而全”的運作方式,共享資源,實行物流外包。這樣可以減少企業間的重複建設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現象,優化社會和企業資源配置,減少企業投資,降低運輸成本。

9. 通過提高物流運輸服務質量降低運輸成本

加強物流運輸服務質量管理,是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的有效途徑。不斷提高物流質量,可以減少和消滅各種差錯事故,降低各種不必要的費用支出,降低物流運輸過程的消耗;可以保持良好的信譽,吸引更多的客戶,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效率,從根本上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10. 加強物流運輸管理和操作人才的培養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最有活力、最寶貴、最能給組織帶來效益的資源,他將決定其他資源功能的發揮,是一種潛在效益。物流企業要發展,實現現代化物流,就必須重視物流人才隊伍的建立。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的方式,培養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通過他們所掌握的先進知識、理念和技術以及努力工作,實現物流運輸活動的優化、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影響物流運輸成本的因素很多,控制措施既涉及運輸環節本身,也涉及供應鏈的整個物流流程。要想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就必須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物流運輸活動更加優化、物流運輸成本更加合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