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中的富爸爸破产?富人理论到底靠不靠谱

跌倒不叫失败,跌倒了爬不起来才叫失败。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01富爸爸破产了?

早在2012年,就有一条新闻称《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旗下公司富裕全球申请破产保护。这一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很多反响,有些人对此感到震惊。中国甚至怀疑富爸爸的理论是骗人的。

《富爸爸穷爸爸》中的富爸爸破产?富人理论到底靠不靠谱

作者罗伯特·清崎

但实际上,作者在通过实际行动在告诉所有人,富人是如何利用破产来避免债务的。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个消息就会发现,这家破产公司的实际价值仅为400万美元,但其债务却高达2300万美元,是明显的资不抵债。这是富人常用的资本策略,如果某一家公司不行了,就把核心资产抽离出来,然后破产,这样,公司欠的钱就不用还了。

换句话说,只是罗伯特·清崎拥有的八家公司的其中一家公司破产,而不是他的个人财富,所以公司破产对于作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实际上,在《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中,也特别提到了破产。 原文说:

富爸爸甚至当一次严重的经济挫折使他一文不名后,他仍然把自己当做富人。他会这样安慰自己,贫穷和破产的区别是: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即使一个人仅拥有一家公司,破产也只是暂时的,他仍然可以卷土重来。就好像褚时健坐了十几年的牢,他还可以在75岁种褚橙,然后在84岁再次成为亿万富翁。但是,很多人却因为害怕破产,所以选择贫穷,因为贫穷是无风险且绝对安全的,但也是永久的。

《富爸爸穷爸爸》中的富爸爸破产?富人理论到底靠不靠谱


02思维穷与富

先来看看书中主人公罗伯特的两个父亲之间的说话差异。 实际上,这两个父亲都非常聪明,工作非常努力,但是他们的金钱观完全相反。

穷爸爸:贪婪是万恶之源,人就应该懂得节制,不要浑身都是铜臭味。

富爸爸:贫穷才是万恶之源,贫穷会放大人向恶的一面,会把人们向善的一面磨灭掉,与此相反,有钱才会帮助到更多的人,才会消灭掉世界更多的恶。

最后,两个父亲都去世了。穷爸爸留了很多账单,而富爸爸留下了数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慈善事业,还允许他的好朋友继承自己的职业并创造更多的钱。

如果遇到一个特别贵的东西时,两个爸爸说的话也不一样。

穷爸爸:这个我可付不起,就不再去想这个问题了。

富爸爸:如果我要买这个东西,我要怎么去赚钱才能买得起。

你看,穷爸爸一句买不起,就跳过所有的思考,躲过了挫败感, 而富爸爸习惯性地使用疑问句,总是在寻找解决方法,不允许自己逃避问题。

这两种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穷爸爸总是不动脑子,财商越来越低,而富爸爸总是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财商越来越高。如同两个人,一个总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另一个一有机会就锻炼,体质肯定天壤之别。

《富爸爸穷爸爸》中的富爸爸破产?富人理论到底靠不靠谱

穷爸爸:你要好好学习,以后就能找一份好工作,就能养活自己了。

富爸爸:你要好好学习,这样以后你就能开自己的公司,创造很多就业机会给别人。你看见好的企业还能收购他们,给更多的人工作机会。

两位爸爸设定的目标完全不同驱动学习的力量,一个是恐惧,如果学习不好,会发生什么;另一个是爱,如果努力学习,将会帮助更多的人。

穷爸爸:相信政府会满足人民的需求。他把自己的老年退休计划全部押注在政府身上,所以他平时最关心加薪、退休政策、医疗补贴、病假、津贴这些琐事,他最希望的生活就是晚年的时候政府能定期给他发钱。

富爸爸:完全不相信这一套,一个人如果有了依靠,就会不知不觉中变得软弱,变的有依赖性,变得开始不思进取。而这些都是导致贫穷最重要的原因。一个人要始终对自己的财务状况负责,持续的学习才是最好的保障。

穷爸爸偶尔会谈论金钱,会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去说,每花一笔钱都会考虑很长时间,仿佛像割一块自己的肉一样痛苦,生怕花的钱永远也回不来了。而富爸爸不会那么犹豫,他告诉罗伯特学会控制风险的方法,只要在风险控制范围之内,就大胆投资

《富爸爸穷爸爸》中的富爸爸破产?富人理论到底靠不靠谱

两位爸爸都经历过破产。

穷爸爸:我永远也不会成为富人了。

富爸爸:破产嘛,就是暂时的,我虽然银行里没钱,但是我有脑子啊,我有丰富的理财知识,我依然是个富人。

结果最后可怜的穷爸爸在破产的漩涡里挣扎了许多年。而富爸爸一直按照富人的行为方式做事,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就重整旗鼓。

以上,两个父亲关于金钱的思想和价值观应该已经很清楚了,简单来说,一个遇到钱就逃避,看不起、看不上、不关心,最后当然就得不到,另一个对待钱始终关注,关心、想要,然后设立高目标,赤裸裸地去追求,最终金钱源源不断流向他

是不是有点鸡汤的味道?并不是,这种对金钱坦诚的态度非常重要。

《富爸爸穷爸爸》中的富爸爸破产?富人理论到底靠不靠谱


03 贫穷的思维根源:稀缺心态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跟心理学家沙菲尔发现:穷人变得更穷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够努力。

罪魁祸首是稀缺心态,因为缺钱,就越会盯着钱,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人们的视野会因稀缺心态变得狭窄。

金钱的稀缺俘获了穷人的大脑,而阻塞了穷人的认知能力。

穆来纳森说:“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

稀缺心态会导致非常严重的短视,让人只能看见眼前的利益,导致找了一份仅仅是“能赚钱”的工作,玩命加班,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和有效的自我提升,更不用说实现财富自由了。

想实现财富自由,就必须转变稀缺心态,跳出金钱本身来进行长远规划。只有心态转变,才能实现人生的转变。

END.

《富爸爸穷爸爸》中的富爸爸破产?富人理论到底靠不靠谱

我是甜甜圈,持续说说你我关心的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