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71歲了,還能硬氣一把,狀元傳奇(八)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1300年的中國科舉,把文武狀元都算上,有名可查的777位。

年齡最大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71歲中狀元!

為什麼他71歲了,還能硬氣一把,狀元傳奇(八)

尹樞生於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考試中狀元時年已71歲,尹樞也被稱為“古稀狀元”。

更為傳奇的是,這個狀元是他自己硬氣地“要”來的,或者說,“毛遂自薦”來的!

《唐摭言》是古代文言軼事小說集,出版時間不詳。撰者為唐末五代王定保(870~940)。全書共15卷,分一百零三門。尹樞“狀元及第”之事,首先就在《唐摭言》裡濃墨重彩了一筆:

杜黃門第一榜,尹樞為狀頭。先是杜公主文,志在公選,知與無預評品者。第三場庭參之際,公謂諸生曰:“主上誤聽薄劣,俾為社稷求棟樑,諸學士皆一時英俊,奈無人相救。”時人策五百餘人,相顧而已。樞年七十餘,獨趨進曰:“未諭侍郎尊旨。”公曰:“未有榜貼。”對曰:“樞不才”。公欣然延之。從容,因命捲簾,授以紙筆,樞援豪斯須而就。每扎一人,則抗聲斥其姓名,自始至末,列庭聞之,諮嗟嘆其公道者一口,然後長跪授之,唯空其元而已。公覽讀致謝訖,乃以狀元為請。樞曰:“狀元非老夫不可。”公大奇之,因命親筆自扎之。

為什麼他71歲了,還能硬氣一把,狀元傳奇(八)

70多歲的白髮老翁還能這麼硬氣和牛氣。難怪同時代的詩人盧綸都極為欽慕,他在《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後歸覲》寫到:"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蘭。寶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貢文齊受寵,獻禮兩承歡。鞍馬並汾地,爭迎陸與潘。"

尹樞中狀元后,因年紀太大,並沒有做官,而是回到老家,安享晚年。

對了,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他弟尹極再中狀元,兄弟二人被稱為為“梧桐雙鳳”。

《全唐文》保存了尹樞的《珠還合浦賦》、《華山仙掌賦》兩文。我們可以觀摩觀摩,可以看看這個硬氣的老人,筆下的功夫:

為什麼他71歲了,還能硬氣一把,狀元傳奇(八)

◇ 珠還合浦賦(以「不貪為寶,神物自還」為韻)

驪龍之珠,無脛而至。駭浪浮彩,長川再媚。回夜光之錯落,反明月之瑰異。非經漢女之懷,寧泣鮫人之淚。狀徵既往,莫究奚自。偶良吏兮斯來,遇貪夫兮則?。想夫旋返之儀,圓明可期。輝如電轉,粲若星馳。光浦漵,竄蛟螭。映沙礫,晃漣漪。在暗而投,誠則悲路人未鑑;沈泉而隱,亦常表帝者無為。欣出處兮據德,幸浮沈兮中規。是以特表殊姿,潛懷有道。中含逸彩,上系元造。醜當時之饕餮,應為政之美好。真列郡之尤祥,實重泉之至寶。於是煥清瀨,輝淺灣。奔璀璨,走斕斑。豈能與石前卻,隨流往還。泛連波之下,盈一水之間而已哉。茲川兮始明,老蚌兮勿剖。瓴兮罷笑,瓊瑰兮莫偶。抱圓質而胥既,揚眾彩而未久。方載沈而載浮,且曷浣而曷不。玉非寶,泉戒貪。實為國之司南。誠感神,德ム物。在為政之不?弗。愚是以頌其寶而悅其人,美斯政而感斯珍。想沿洄於舊渚,念涵泳於通津。則知美政不遠,嘉猷入神。故中潛皎?,下沈ち淪。轉則無?,磨而不磷。誠丹泉之莫擬,諒赤水之非珍。苟或疑此為虛誕,願徵之於水濱。  

◇ 華山仙掌賦(以「化作有端,遙存麗壯」為韻)

覽削成之峰,見靈掌之狀。拓跡崇岫,據奇疊嶂。迢亭上竦,赫奕東向。高蹤可覿,猶存二華之間;纖指遙臨,遠?重霄之上。爾其依峭壁,據崇巒。排物外,撫?端。羽客遐指,都人竦觀。據開闢之殊致,若騰陵而上幹。惟昔巨靈,啟斯太華。拓崇崇而喬嶽西靡,決浩浩而洪流東下。故能遵八川,安萬化。幹厚土,存中夏。姜?原歆於帝武,跡可相倫;伯禹導於龍門,功亦齊霸。厥道可遵,厥狀斯存。仰摧天漢,遙臨國門。蓮萼高生,如將搴擷;桂枝傍倚,狀欲攀援。試冥搜於元造,諒遺蹟於坤元。若乃傍攀冥濛,上指寥落。右倚岑嶺,左臨絕壑。紛詭狀之無?關,諒神功之有作。星壇未沒,必俟於捧持。石鼓常鳴,庸非其拊搏。揖之永久,斯為不朽。嗟列嶽之所無,小終南之何有。喻天地惟資於一物,拯沈溺豈藉於煩手。常抗跡於介石,乃遺芳於崇阜。依乎?寥,揭彼?焦?。聳?戶々於千仞,擢纖纖於九霄。折若華於暮景,捧麗日於晴朝。既瞻眺之無ル,望提攜之匪遙。共仰瑰姿,徒懷壯麗。如排霧?,似拂昏а。遐窺巨跡,猶存體物之辭。回瞰崇朝,暫寫凌雲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