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總是沒大沒小”

“你怎麼總是沒大沒小”

圖片|網絡

01

從我記事起,我就開始出現了一種“毛病”——特別喜歡把家裡所有人的慣有的稱呼叫得顛三倒四。可能是出於好玩,有時候越叫越沒“天理”。

每次弄亂了固有的稱呼,我都會特別興奮,手舞足蹈,似乎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種特別的刺激感。

但我的做法有時卻惹得家裡人特別不高興:

“你怎麼總是沒大沒小”

“你不會叫人了嗎”

“哪有這樣子叫別人的”。

每次家裡人對我說教時,都讓我感覺到似乎我觸犯了大忌,觸碰了一些不該觸碰的綱常禮教。

02

綱常禮教,三綱五常這些究竟是什麼意思?

後來我在百度上查找了一些相關的資料: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綱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而三綱成為封建統治者用於奴化人民的工具,則在宋明以後。以等級名分教化社會的觀點被稱作"天理",成為禁錮人們言行的桎梏。

如違犯封建倫理綱常,即被視為"罪人"。這種說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說。

其核心是從於正理或無條件服從於上下關係,三綱立足於關係下的服從,而孔子立足於正理,倡導無論地位都該依正理盡本分。

逐漸地,我慢慢學習到:

原來三綱五常禁錮人們的思維,約束人們的行為,規範人們的言行,按照一種早已設定好的倫理制度來對人們進行一種教化,把傳統的倫理道德輸入人們的頭腦中,讓人們按照這種固有的模式進行生活。

不可置否的是,三綱五常的確對當時的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這種模式也一直延伸到現代社會。

但我覺得它的那種“奴化”作用在當今看來似乎也一直存在,並沒有隨著封建社會的消亡而一併消失。

“你怎麼總是沒大沒小”

“你怎麼總是沒大沒小”

03

在我小時候,我常常喜歡和鄰居家大我一歲的姐姐一起玩耍。那時候我們天馬行空、天南地北地瞎聊,也常常互相弄亂稱呼,互相大呼對方全名與乳名。

我們之間沒有任何禁忌,傳統的綱常禮教在我們倆之間似乎起不了任何束縛的作用。

後來,因鄰居阿姨一家搬遷,大姐姐也因此離開了我們。我心裡有種空蕩蕩的感覺,想著以後都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還能再見到大姐姐一家了。

上了高中以後,我便選擇住校,一星期才回家一次。在我偶然的一次回家時,發現大姐姐她們一家來我家做客了!

我當時特別激動與興奮,一見到大姐姐就直衝她喊她的乳名。話音剛落,大姐姐面紅耳赤,臉上寫滿了尷尬,也並沒有像兒時般衝我笑與向我回應。

“這孩子這麼大了怎麼還那麼沒大沒小,應該叫姐姐才對啊。”

大姐姐的媽媽在旁埋怨我似的嘀咕了幾句,彷彿對我剛剛的表現十分不滿。

我扭頭看回坐在一旁的姐姐,她沒有在看著我,我感覺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以前那種天真浪漫的友誼似乎不復存在了。

我與大姐姐溝通心靈的大橋似乎早已被綱常倫理給砍斷了,再也修復不了了。

我以為我們能跨越綱常倫理這條橫溝,卻發現真的是我以為。我以為真的是我以為,它永遠不會變成我們都認為。

04

我知道,或許我在公眾場合叫大姐姐小名的確會讓她們產生較為尷尬,較為窘迫的感覺。

但站在我曾經和大姐姐關係較為熟悉與融洽的關係角度下,我覺得這不是尷尬,

而是證明我們相處得十分友好的表現,並且外人看來也會有格外羨慕的感覺與讚揚我們還能保持童年的那份純真與無暇。

但大姐姐媽媽的做法讓我感覺到:

再濃厚的朋友關係也抵不過綱常禮教對人影響深遠。無論再熟悉,關係再密切的人,也得遵循綱常禮教的規定準則來稱呼他人。

似乎只有把稱呼叫得規規矩矩,不把條條框框打破,這才叫做正確的稱呼方式。

“你怎麼總是沒大沒小”

05

在我家有個慣例,回到家必須得把每位長輩稱呼好才能進自己的房間。

在我的“老毛病”還沒犯病之前,我都會安守本分地和每位在家的長輩打招呼,把慣有的稱謂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時間一長,我的“老毛病”就犯了,之後就被父母輩們進行輪番的教育,硬是到最後把我的“老毛病”給“糾正”了過來。

我一直以為,在熟悉的朋友,親人,老師面前可以不用慣有的稱呼。

我可以隨自己性子,在不傷害別人且別人都喜歡的狀況下去改稱呼,不用稱呼得那麼敬畏與拘謹。

同時,在稱呼上也可以帶有歡樂,趣味與人情味,我們不用時時刻刻保持一種緊張的狀態,而是可以較為鬆弛與享受。

06

汪曾祺在《生活,是很好玩的》講過這麼一句話:

我覺得一個現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

“沒大沒小”不是沒有禮貌,而是我們更想通過某種方式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讓我們的關係更為密切與和洽。

父子成兄弟,母女成姐妹,師生成朋友,這些關係沒有筆管條直,沒有畢恭畢敬,這,不就很美好嗎,很有意思嗎?

“你怎麼總是沒大沒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