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三觀賣血記


許三觀賣血記


最後,許三觀給自己做一道菜、他做的是爆炒豬肝,他說:

“豬肝先是切成片,很小的片,然後放到一隻碗裡,放上一些鹽,放上生粉,生粉讓豬肝鮮嫩,再放上半盅黃酒,黃酒讓豬肝有酒香,再放上切好的蔥絲,等鍋裡的油一冒煙,把豬肝倒進油鍋,炒一下,炒兩下,炒三下……”

“炒四下……炒五下……炒六下。”

一樂,二樂,三樂接著許三觀的話,一人跟著炒了一下,許三觀立刻制止他們:

“不,只能炒三下,炒到第四下就老了,第五下就硬了,第六下那就咬不動了,三下以後趕緊把豬肝倒出來。這時候不忙吃,先給自己斟上二兩黃酒,先喝一口黃酒,黃酒從喉嚨裡下去時熱乎乎的,就像是用熱毛巾洗臉一樣,黃酒先把腸子洗乾淨了,然後再拿起一雙筷子,夾一片豬肝放進嘴裡……這可是神仙過的日子……”

許三觀賣血記


以上內容出自餘華老師的《許三觀賣血記》,故事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那個最辛酸的時代,這一段就是一家人捱餓躺在床上想吃肉的事情,用嘴描述做炒豬肝。

許三觀是很普通的一個送繭工,靠著賣血一次次度過了人生中的難關。

許三觀發現自己最喜歡的孩子一樂,不是他親生的。許三觀是個好人,可他還是個普通人,面對這種有違綱常倫理的問題時,他咽不這口氣。三年自然災害裡,他賣血後全家一起去吃麵條,卻讓一樂去吃紅薯。

許三觀賣血記


後來一樂難過的離家出走,他又把一樂找回來,一路上罵罵咧咧,卻還是揹著一樂,給他補上了麵條。

“一樂看到了勝利飯店明亮的燈光,他小心翼翼地問許三觀:“爹,你是不是要帶我去吃麵條?”許三觀不再罵一樂了,他突然溫和地說道:“是的。”

許三觀賣血記


這時候的他放下一個男人的尊嚴,他把親情擺在了更高的位置,那是父親對孩子溫情,更是一種強大的責任心。

許三觀賣血記


許三觀太過普通,他所有的行為都發自內心。許玉蘭給了他戴綠帽子,他就躺在藤塌裡腳架在凳子上啥也不幹,把許玉蘭使喚得夠嗆;一樂打架被人家上門要醫藥費,許三觀認為一樂是何小勇下的種錢就該由何小勇出;一樂生病了,他一路賣血去上海只為救活孩子。

最喜歡許三觀為了救一樂,一路賣血到上海時途中的這段故事。不管是給他幾壺茶水和一包鹽的村民,或是在旅館讓小豬幫他暖被窩的陌生人,又或是被忽悠同船後對他真心相待的倆兄弟,處處是守望相助的溫暖。

這種來自素未謀面的善良,會讓人覺得生活再苦還是有溫暖和希望的。

許三觀賣血記


在這本書中,多是各色的小人物,他們或者市儈、或者雞賊,又或是如許三觀一樣軟弱卻又寬容,但你仍會不由得感嘆,這裡處處都有人味兒。

起初讀這本書的時候有點戰戰兢兢的感覺,因為生怕書中的人物會死去,要知道看餘華的書是會有這種害怕的。

因為之前讀餘華的另一部作品《活著》,平淡如水的文字和作者不起一絲波瀾的態度,一個人平靜地說出絕對悲劇的那種震撼力讓人心有餘悸。

相比餘華老師的其他著作這是一部充滿溫情的作品。許三觀勞碌一生,三個兒子都長大成人,成家立室,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許三觀賣血記


有網友曾說“如果你還年輕或你還活的快樂,儘量少看餘華,否則今後會突然意識到生活處處都叫人難堪,細細琢磨全是委屈。”

或許我們怕的不是餘華,而是怕那些生活裡我們無法抵禦的現實吧。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苦難,而那盤炒豬肝、二兩溫黃酒就是苦難中的慰藉。

小說的篇幅不長,閱讀速度快的小夥伴花幾個小時就可以讀完,你一定不會失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