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导语:

《魂断蓝桥》是米高梅公司出品,有梅尔文.勒罗伊执导,是由当时被称为三大完人之一的罗伯特.泰勒和著名英国女星费雯丽共同主演,讲述了战争时期在伦敦滑铁卢桥上,陆军上尉罗伊和芭蕾舞演员玛拉邂逅、相爱,并互订终身,最终生离死别的故事。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二战为背景。罗伊手拿玛拉的幸运符在曾经和玛拉相遇的滑铁卢桥上,回忆起二十年前与玛拉相遇、相爱、最终失去玛拉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部经典的爱情悲剧,但其经典之处不仅仅来源于爱情悲剧和"演员的功劳",更来源于玛拉的自尊。若有爱,却没了自尊,那玛拉的爱也没有价值。

《魂断蓝桥》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在中国成功的典范,几十年过去了,历久不衰,只要听到《友谊天长地久》的主题曲,就会让人想起那段发生在几十年前的爱情故事。

下面我就从影片的叙事手法、角色魅力和主题升华三个部分,解析在那个年代的这段让人魂牵梦萦的爱情故事。既然深爱,并且已经和罗伊团聚时,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是自尊还是敏感?

一、本片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整个影片都是由男主角罗伊的回忆,他和女主相识相恋的经历,背景则烟雨蒙蒙,黑白的影像更让人随着电影主角的心情而波动着

影片一开始就是二战前夕,陆军上校罗伊.克劳宁,在滑铁卢桥上独自凭栏凝视,他从口袋里拿出象牙雕的吉祥符,二十年前的一段恋情如在眼前。

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爆发整个伦敦都陷入战争的阴影中,回英国度假的罗伊假期已满,即将奔赴法国前线。在伦敦的滑铁卢桥上与舞蹈演员玛拉相遇,他们一见钟情。玛拉临去演出前,把心爱的象牙雕成的吉祥符送给了罗伊,二人陷入了炙热的爱恋中,玛拉不顾舞蹈团经理玛洛维夫人的反对,偷偷同罗伊幽会,因为罗伊行期推迟,罗伊兴冲冲的找到玛拉要和她马上结婚。

由于他们错过了教堂规定的时间,他们相约在第二天上午11点去教堂办理结婚。

可是,当晚罗伊接到命令即将上前线,来不及告别就开拔。即将演出的玛拉接到罗伊即将开拔的电话不顾一切地赶到了滑铁卢车站,但是火车已经启动,他们只能挥手告别,连一句离别的话都没有来得及说。

因为没有请假就离开芭蕾舞团,错过了剧团的演出,玛拉被开除,和她一起离开的还有她的好友凯蒂。失去了生活来源,而为了办理和罗伊的婚礼她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钱,房租都交不起,凯蒂让她写信告诉罗伊。但是,她有自己的自尊,也不想给他增加麻烦。

正在这时罗伊写信告诉母亲,希望母亲去伦敦见见玛拉,并想法帮助她。

在等待罗伊母亲相约见面时,无意中看到报纸上登出的罗伊阵亡的消息,玛拉陷入极度的崩溃中,她眼神呆滞、语无伦次,最后和罗伊的母亲不欢而散,玛拉也因为巨大的悲痛昏倒在地。

罗伊的死对玛拉来讲是灾难性的打击,失去爱情的玛拉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因为失去工作,玛拉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并且病魔缠身。为了照顾玛拉,好友只有出卖肉体挣钱给玛拉养病。最后为了生存,玛拉也只能选择坠入风尘,堕落成妓女维持生计。每天浓妆艳抹,衣着暴露的在军营里,在滑铁卢桥上招揽生意。

一次在滑铁卢火车站招揽生意时,竟然在人群里意外的碰到了刚刚回来的罗伊。喜出望外的罗伊拥抱着百感交集的玛拉,激动万分。

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原来,报纸上登出的阵亡的人只是重名的,罗伊虽历经磨难,被俘虏,被没收证件,但是并没有死。罗伊询问玛拉离别后的生活,玛拉难以启齿。

玛拉深爱着罗伊,因为自己的不洁净而痛苦万分,又不能对罗伊说出自己的过往。

她怀着忐忑的心情,跟随着罗伊来到了罗伊的家乡苏格兰。家乡的邻居不太喜欢玛拉的舞蹈演员的身份,认为她配不上罗伊家族的地位。罗伊的母亲则高兴的接纳了她,越是这样她的内心里越是恐惧,罗伊不断的问她"亲爱的你的眼睛里为什么充满恐惧?"

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最后她实在是无法忍受这种折磨,她决定离开这里,离开罗伊,她把自己的过往实情哭着告诉了罗伊的母亲,并求她不要告诉罗伊。当晚她给罗伊留下了一封信说不能嫁给他,就离开了罗伊的家,消失在茫茫黑夜里。

她是爱罗伊的,她自己也说这辈子不可能再爱上别人,可是她无法原谅自己的过去,她感觉到自己肉体的肮脏,配不上罗伊,也怕辱没了罗伊家族的清白。

她最后一次来到了他们第一次相遇的滑铁卢桥上,独自倚着冰凉的栏杆,眼神呆滞,迎面撞上了隆隆而过的汽车,画面就此静止在她的幸运符滚落的地上。

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二十年后,罗伊回到了他们当初相爱的地方,不断的回忆他们这一段爱情,泪水潸然而下。

该片1940年5月17日在美国上映,在中国,这部影片成为影迷心中至尊无上的爱情经典,久映不衰。而片中根据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改编的主题音乐也被堪称为典范,流传至今。

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每次看到都被虐的心疼。因为结局太过残酷,而让人痛彻心扉。

爱情的悲剧有许多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最终相爱的两个人大都是因为外力的因素,被强行分开,无不都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影片也反应了在当时的那个年代,罗伊家族比较清白,绝不允许有这样的人做家族的媳妇,你可以是贫穷的灰姑娘,但是却不能有污点。瞒过了一时,瞒不了永远。

而罗伊的母亲一直很喜欢玛拉,她对儿子的选择很满意,一再赞扬玛拉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玛拉夫人走后,玛拉意识到过去的经历是不会被上流社会的人们所谅解的,她不愿意再维持假象。她奔向夫人的卧室,声泪俱下地说明真相,夫人并没有挽留她。并答应不把真相告诉罗伊。

从夫人屋里出来,玛拉碰见了幸福的无法入睡的罗伊。罗伊没有注意到玛拉的反常,他充满爱意地将护身符交还给玛拉保管,玛拉凄婉的向罗伊道别。

二、角色魅力:玛拉这个角色,个性鲜明,就是为爱而生,但是内心敏感,对自己不够自信。

信奉的是如果不能清清白白的爱,那就以死来保存这段爱情的美好。所以玛拉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太爱罗伊了,内心里的自尊,不忍心因为自己的过去,玷污了罗伊的家族清白?

曾经看到一些人说"是战争和社会造成了玛拉和罗伊的悲剧。"

杀死玛拉的可能更多的是自尊和敏感,有些东西狭隘的说与社会无关,与性格有关,对待一件事情内心的想法不同,处理结果就不一样,正是因为玛拉性格中潜藏的倔强和自尊,可以让玛拉付出生命和爱情的代价。

这部影片是1940年上映,是黑白胶片的经典,当时在美国上映时,反响平平,只是到中国上映后可能影片中反映的悲情更能打动国人的心,至今经久不衰。

再看看他们的相遇相恋过程。

他们在滑铁卢桥相遇,因为一个幸运符而相爱结缘。滑铁卢桥熙攘吵闹的人群中,玛拉和一群舞蹈演员为了躲避空袭,慌乱中幸运符掉落,罗伊出于军人职责,弯下腰去帮玛拉。殊不知,这一弯腰,亦倾注了他毕生的情愫,正是一眼千年。萍水相逢,玛拉便将她多年的幸运符毫不犹豫地交给罗伊,也将她一生的幸运赠予他。"哦,这给你,吉祥符,也许它会给你带来运气。"


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说起战争,玛拉说它是可恶的,罗伊却说"战争也有他精彩之处,他能随时随地叫人感到意外,引人入胜。""你很现实是不是?"罗伊问玛拉。玛拉不得不现实,从小孤儿的她,在那个小小的国际芭蕾舞剧团中,仅仅是玛洛维夫人获取利益的工具而已,玛拉只想过安静平稳的生活。

第二次约会,罗伊说自己忘记了玛拉的样子,所以要特意看看。玛拉问"那现在不会忘记了吧?""我想不会,不会的,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分手时,罗伊问"我们还会再见吗?""我们不会再见了,想象的出。"一个浪漫一个现实,本是相辅相成。

罗伊出现在大雨中对玛拉说"我们结婚吧!"玛拉觉得这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罗伊那么坚决,他们要结婚了,罗伊却不知道玛拉的全名。

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太容易了,我有点害怕。"玛拉那么敏感,又那么现实。她说这话时,其实是对未来的恐惧。当她内心开始摇晃时,就已经为最后的结局染上了悲剧色彩。

玛拉欢喜等待着做新娘,凯蒂把她的幸福告诉了所有姐妹。可是他们终不能如愿。军令如山倒,他们无力反抗。

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拥挤的火车站上。彼此喊一声对方的名字,不愿当下的一个挥手,便是送别。如此之急,他们来不及诉说惜别之情。

罗伊走了,玛拉只能独自收拾残局。无情的玛洛维夫人却无安慰之言,反乘此侮辱,幸好她还有凯蒂。尊严,让她们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

现实并不善待这两个女孩子,贫穷紧追她们身后凯蒂觉得罗伊可以救她们于水火中。玛拉说"也许我太自私,不愿让罗伊知道,我有一种愚蠢的自尊心."爱越深,便越不肯在他面前当下自尊。

真正残忍的不是现实的逼迫,而是心灵的大厦猝然倾倒。

在报纸上看到罗伊的死讯,玛拉心如刀绞,悲痛让她在克劳宁夫人面前力不从心。却不忘将桌子上的报纸悄悄地丢在克劳宁夫人看不见的椅子下面,善良的她怎会忍心让这位老夫人看见儿子死去的消息?

三、玛拉的死是一种升华,感情的升华,

每个人一生中总有一种感情是生命里最重要、最值得守护的。玛拉不懂亲情为何物,亲情于她,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她有的只有友情凯蒂一人而已。

当遇见爱情时,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灵魂有了依赖,第一次会为了一个人茶饭不思,尽管现实如她,尽管知道一切也许会很短暂。但她还是不惜放弃钟爱的舞蹈,离开那个以玛洛维为集权中心的团体,只身投入爱河,那么不顾一切,因为爱过,所以义无反顾。她为了爱情而放弃了全世界。

知道罗伊阵亡的那一刻,她心中的大厦倒塌了,从此一蹶不振,病魔随之而来。幸而身边还有一个善良仗义的朋友凯蒂,在她危难时,出卖自己的肉体来养活她。那么自尊的她,怎肯让朋友为自己两肋插刀,而自己却只顾着独自伤悲呢?共患难如玛拉和凯蒂,她也随凯蒂一同坠入风尘。

现实总是喜欢和认真生活的人开玩笑。

车站,玛拉浓妆艳抹,抛着媚眼等待着她的顾客,却不曾想,罗伊奇迹般地出现在眼前,他的帅气与热情丝毫未减,在人群里是那么耀眼。玛拉却傻了,激动、无奈、兴奋、恐惧将她重重包围,她不知所措,只有一遍一遍的问"罗伊,你活着?"

豆瓣8.8再刷《魂断蓝桥》,仍然心情激荡


也许玛拉不该出现在车站,更或许,罗伊不该回来,若他不回来,他们便只是对方的唯一,他便也永远只在玛拉心中。偏偏罗伊出现了。玛拉爱着罗伊,她是用生命去爱的,但同时,她有着现实"愚蠢"的自尊心,她绝不允许自己的爱情里有污点。

玛拉因为爱而堕落,也因爱而自尊。洁净的躯体,于她而言,和美好的灵魂同样重要。那是她的尊严。

罗伊看着魂不守舍的玛拉说,"我找到了就永远不让你走。"霸道而强势,他说要给玛拉幸福,玛拉知道他给得起。有那么一刻,她觉得自己可以选择幸福的,她决定选择一次。

玛拉同罗伊乘马车回乡下。他们经过林间,路过羊群,一路畅谈,阳光似乎很好,完美无缺。这样的画面是很多含蓄的影片与电视剧里出现的,男女主角经历是非生死后重逢的美好结局,有那么一刻,我真的希望画面就此停住,让音乐《友谊天长地久》陪伴他们永远幸福。

可偏偏,越是完美的东西,越容易被毁。

注重门第的克劳宁家族依然喜欢玛拉这个灰姑娘,却使邻居家的女人们那么嫉妒她,说一个舞女不配罗伊。也正是此刻,她的自尊心再次被激发出来。

外人流言蜚语玛拉不怕,因为爱,可以打败一切,只是她放不下内心的自尊。她可以瞒得了一时,却瞒不过永远。欺骗,永远换不来尊严。为了自己的自尊,也为了克劳宁家族的尊严,她毅然决然选择以死来挽回这一切。

玛拉再次来到两人初识的滑铁卢大桥,倚着冰凉的栏杆,眼含泪水,却未流出来。她的背面,一辆接一辆的车轰隆隆驶过。转身,朝着车的方向走去,但每一步,都那么坚定。车灯一闪一闪地打过来,她满含惆怅与不舍的眼忽而变得决绝,加快了步伐,毫不犹豫地走向大卡车,好像要完成一次心的救赎。

留给罗伊的,只有象牙雕幸运符和无尽的痛。

结语:

《魂断蓝桥》,是一部经典的爱情悲剧,但其经典之处,不仅仅来源于爱情悲剧和评论者说"演员的功劳",更来源于玛拉的自尊。所有爱,却没了自尊,那玛拉的爱也没了价值。

《简爱》里评说,人生的价值=爱+自尊。简爱与玛拉,都有着很敏感的自尊心,但他们维护自尊的方式却不同。简爱的自尊强烈却留有余地;玛拉的自尊看似柔弱,却有着不顾一切的决绝。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也包含着尊严,我觉得这首诗正是玛拉的写照。

玛拉最终选择的是自我毁灭,却也是自我升华,这样的升华,使她的灵魂更完美的永远活在了罗伊心中,也活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