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腦梗當“春困”!

春季,很多人會出現疲乏、嗜睡、頻繁打哈欠等現象,人們通常稱之為“春困”。殊不知這可能是腦梗的先兆。

春季早晚溫差大,刺激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毛細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氣候乾燥,人體消耗水分多,導致血液黏稠、血流減慢;春天春暖花開,人們戶外活動增多,有的人腦血管對由靜到動的負荷量耐受性一時不適應,易引發腦梗。

中老年人是腦梗疾病的主要發病群體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而發生的軟化壞死。

腦梗的發病人群主要集中於年齡在45歲至70歲之間的中老年群體。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身體內的新陳代謝逐漸變慢,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缺乏運動、身體兼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群,都是該疾病的主要高發人群。

別把腦梗當“春困”!

糖代謝、脂肪代謝、蛋白質代謝俗稱人體三大代謝,糖代謝變慢易造成血糖升高;脂肪代謝變慢易造成脂肪堆積、肥胖,從而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而這些慢性疾病又易引發腦部血液循環障礙,造成血管局部堵塞,日積月累,隨著血管堵塞程度的加劇,最終引發腦梗。

很多疾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人體內一點一點變化衍生出來的,腦梗亦是如此。但是由於每個人體質的不同,有的人血管已經堵塞了60%、甚至70%,身體可能仍舊沒有任何明顯徵兆,但是有些人在血管堵塞初期,就已經開始有了明顯的表現特徵

據瞭解,腦部發沉、頭暈、眩暈、說話不利落、吐字不清晰、視物不清楚,都可能是局部腦組織血液循環障礙的初期徵兆。

別把腦梗當“春困”!

如果以上症狀出現時間較短、反應較輕,且通過良好的休息和調整症狀可自行消失,那麼問題尚且樂觀。如果以上症狀頻繁出現,就需引起重視。人們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CT、核磁等相關檢查,查看血管是否已經出現堵塞狀況。

如果腦梗發生了必須儘早治療,避免延誤病情。但是由於有些患者在發病初期可能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臨床症狀,所以定期體檢很重要。

與西醫治療不同,中醫治療腦梗的主要原則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縮小腦梗塞面積。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如今溫吉煥醫生針對腦梗塞的中醫治療原則是標本兼治,從血管、經絡、腦竅、脾、腎、氣血同調,以益氣活血通脈法,實施通血管、通經絡、通腦竅、補脾、補腎、補腦的三通、三補相結合原則。

別把腦梗當“春困”!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兼顧補、通、治、防,並選用益氣、養血、活血、通絡的中草藥經驗配方,可以幫助人體脈絡通暢。

該療法還具有通調氣血、保證氣血平衡、使氣血旺盛、使閉塞的血管得到疏通的益處。

由於每個人的發病原因、身體體質等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氣血不足的症狀表現的更為明顯,有的人可能腎虛症狀表現的更明顯些,所以醫生需對不同的患者對症下藥,患者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藥。

腦梗疾並非中老年人“專利”

據瞭解,如今在所有的腦部疾病當中,腦梗疾病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儘管中老年群體是該疾病的主要高發人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就沒有罹患腦梗的可能。

近年來,有約10%的患者是年齡在25歲至35歲之間的年輕群體,而這一群體具有的最主要的共性就是生活壓力較大、作息時間不規律、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本身缺乏運動,再加上家族裡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遺傳基因。以上因素,都可能是造成他們腦梗提前發病的原因。

別把腦梗當“春困”!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重視體內血管彈性的變化,預防血管斑塊變大。

人體內的血管就像家中的自來水管一樣,使用多年以後,管道內壁就易結垢、生鏽,這時管道內的水流受阻而無法通暢運行,而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就像是人們血液中的“水垢”,當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斑塊,血管壁的彈力就會降低,最終人們就會因缺血而誘發腦梗塞。由此可以看出,保持血管通暢至關重要。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應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如西紅柿、山楂,飲食以清淡為主,應把食用鹽控制在6克左右,增加鉀的攝入可降低血壓,預防中風。

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等富含鉀的食物,少吃動物內臟,保證日常飲水量,每天應保證5至8杯水(約1000毫升至2000毫升)的飲水量,這樣有助於稀釋血液,預防血栓形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腦梗塞。

別把腦梗當“春困”!

如何預防腦梗塞

1.膳食均衡,進補適宜

膳食不均衡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飲食一定營養搭配合理,吃飯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另外,運動少,補充熱性食物和滋補過盛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春季進補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

別把腦梗當“春困”!


2.心理平衡

憂鬱、焦慮、悲觀的情緒,精神壓力,以及大笑等都會引起血管內膜收縮,加速血管老化,情緒激動更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因此應心平氣和,保持良好的情緒和愉快的心情,讓身體的免疫機能處在最佳狀態。

3.勞逸結合

作息時間規律,疲勞和晚睡熬夜會打亂心腦血管生物鐘,造成身體的組織器官功能失調,導致血管收縮,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時間長了還會影響血脂的新陳代謝。

別把腦梗當“春困”!


4.適當運動

運動量少可造成血流緩慢,血脂升高,心腦血管患者要適當運動,但要注意合理安排運動時間並控制好運動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