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中冷暴力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親密關係中冷暴力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近段時間,一檔綜藝節目《女兒們的戀愛》熱播。

在節目中,鄭爽與男友張恆合夥開了服裝公司。就在最新一期節目裡,張恆將公司設計並製作好的服裝拿來給鄭爽看,鄭爽試過後覺得都不滿意。於是她提出把服裝退了,同時停止生產、重新設計。

然而張恆聽完鄭爽的想法後,就開始板著臉,兩人之間的氣氛逐漸變得壓抑。後來在退衣服的路上,張恆全程甩臉色,無論鄭爽怎麼哄他、緩解氣氛、求和好,他都悶聲不出氣。

最後,鄭爽委屈的哭了,張恆依舊不理她,甚至連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

親密關係中冷暴力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觀眾看了後,紛紛指責張恆使用“冷暴力”,大家一邊倒的支持鄭爽、批判張恆。勸分手的言論滿天飛,僅僅鄭爽爸爸的微博裡就有將近2萬條。

而且,在後來的採訪中,張恆解釋了這些服裝是整個公司的心血、是整個團隊的付出,被一票否決他是替所有員工難過。可是觀眾依然不買單,對他的指責有增無減。甚至很多作者也發文呼籲大家抵制“冷暴力”。

親密關係中冷暴力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1.“冷暴力”的概念

一時間,“冷暴力”這個話題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那麼,到底什麼是“冷暴力”呢?

“冷暴力”這一概念來源於家庭暴力,最初研究者對於家庭暴力的研究僅僅侷限於肢體暴力,即熱暴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者們發現有一種暴力形式,雖然沒有發生肢體間的衝突,但是仍然對他人的精神或心理造成傷害,甚至還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這就是“冷暴力”。

就像節目中的鄭爽,面對男友的沉默,最初她變得焦慮,各種討好男友;慢慢產生愧疚感,主動向男友道歉,直到最後承受不了委屈哭了。這一過程很清晰的呈現了鄭爽的心理變化,也展示了逐漸加深的傷害程度。

之所以用“冷”、“熱”來形容,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劉丹是這樣解釋的:

因為“熱”多與太陽、火熱、光明、積極、力量、強勢等詞語相關;而“冷”多與月亮、水、黑暗、消極、冷漠、自卑等詞語相關;這個兩個字高度概括、精準表達了兩種暴力方式的的特徵。

確實是,因為當我們提到肢體暴力,即“熱暴力”時所想到都是打架、爭吵、怒吼等很激烈的方式;而提到“冷暴力”時,我們聯想到的都是漠不關心、拒絕溝通、或者對來求和的人置之不理等消極壓抑的方式,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就像鄭爽的男友那樣,無論鄭爽說什麼,他都不理不睬。

親密關係中冷暴力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2. “冷暴力”的形態

而且劉丹在對“冷暴力”的研究中提出:

基於受訪者的體驗,“冷暴力”的基本形態有兩種:一種是有意識的,另一種是無意識的。

有意識的“冷暴力”形態

這種“冷暴力”的形態是有意為之,他們明確的知道“冷暴力”可能引發的後果以及使對方產生的負面情緒,但是依然使用“冷暴力”來懲罰對方

這就像鄭爽男友,他採取的“冷暴力”方式就是故意的。因為他看到鄭爽哭了,他依然繼續他的行為。

無意識的“冷暴力”形態

這種形態的“冷暴力”本身以解決衝突或者暫緩衝突為目的,卻使親密伴侶感受到了傷害。

最直觀的理解就是,比如情侶或者夫妻間發生爭執,有一方提出來:“我需要靜靜”,這時一方會拒絕溝通,進入到一個自我調整的過程中,可是另一方卻覺得對方不理自己,讓自己一個人煎熬,其實對方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造成了傷害。

親密關係中冷暴力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從這我們就會發現,大家之所以一直抓著鄭爽男友使用“冷暴力”事件不放,一方面是因為她男友採取的方式是故意,這讓大家無法原諒;另一方面是,採用這種方式所造成的危害很嚴重,短短几分鐘就讓鄭爽情緒崩潰而哭。若讓人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那傷害真是不言而喻。

那我們來看一下“冷暴力”的危害有哪些:

1. “冷暴力”是對人們身心的極度摧殘。

發生“冷暴力”時,我們會產生許多的負面情緒,比如焦慮感、自卑感、挫敗感、內疚感等,而這些負面情緒集聚就會對我們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創傷。讓人感到無助,產生莫名的痛苦,甚至引發抑鬱症、精神分裂等嚴重的心理疾病。

而且長期處於不良情緒中,也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況,比如頭暈,內分泌失調等。對於女性來說容易患上乳腺癌。

西安市雁塔區腫瘤醫院的李明瑞,曾在一本期刊中說:“情緒能致癌,情緒也能治癌。調節消極情緒,使之向積極情緒轉化,就成為預防乳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冷暴力”破壞了家庭幸福

家庭中存在“冷暴力”,會破壞彼此的親情聯繫,容易讓夫妻間疏離和怨恨,使家庭關係變得扭曲,從而走向破裂。即使沒有破裂,也過得不幸福,讓人感到煎熬。

電影《無問東西》裡,許伯常對妻子劉淑芬就是典型的“冷暴力”。雖然他們有一個家,可是家人比陌生人還生分,家裡沒有一絲溫暖的感覺。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劉淑芳與許伯常的一段對話,聽著讓人心疼。最終,萬念俱灰的劉淑芬也跳井自殺了。

那段對話是這樣的:

劉淑芳:“外人只看到了我打你、罵你,可他們不知道你是怎麼打我的。”

許伯常:“胡說,我從來沒有動過你。”

劉淑芬:“你沒有用手打過我,是用你的態度。結婚後,我們所有的東西都分得清清楚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你對學生、鄰居、售票員等所有人都和藹可親,只要這屋只有你和我,你就冷著臉。”

3. “冷暴力”對下一代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很多言行舉止、為人處事都是跟隨父母學來的。若父母間存在“冷暴力”,孩子在這種環境下耳濡目染,會不自覺的模仿父母,將來會帶入自己的家庭。而且冷漠的家庭氛圍容易導致孩子性格孤僻、性情憂鬱、懦弱,且這些負面影響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之前有句話很火:在感情裡,他以後會怎麼對你,看看他的父母就知道了。這就是出於該方面因素考慮而說出的。

4. “冷暴力”會危害社會安定

由於“冷暴力”所造成的傷害是一種感受,道德約束多於法律約束。所以一些長期遭受“冷暴力”的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有的人就從一些違法途徑來發洩情緒,甚至用殘忍手段報復對方。

除此外,有的人會把不滿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而間接導致孩子離家出走,增加犯罪概率。從而危害社會安定。

親密關係中冷暴力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既然“冷暴力”的危害如此可怕,那麼我們就要懂得預防和制止“冷暴力”的策略。

1. 提高對“冷暴力”概念及危害的認識

一直以來我們關注最多的都是“熱暴力”,而忽略了“冷暴力”。導致很多伴侶間一方遭受了“冷暴力”也不自知,默默承受煎熬,無處訴說。

若是瞭解了“冷暴力”,我們在遭受的時候,可以明確指出問題。若兩人解決不了還可以尋求外部幫助。比如找父母、居委會等調節,不至於長期遭受迫害。而且因為懂得其概念及危害,我們也可以從自身杜絕這種行為發生。

2. 在親密關係中,加強自我獨立意識

有些人進入親密關係後,會愛得沒有自我,一切想法、行為都圍著對方打轉。這樣就會造成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強勢的一方很容易掌控全局,對弱勢的一方呼來喝去,甚至強勢那方會採用有意識的“冷暴力”來控制弱勢一方。

所以,在親密關係裡我們也要保持自我獨立,維護好自己的權利,把“冷暴力”消滅在萌芽狀態。

3. 在親密關係中,提高心理健康認知

我們從小就知道身體不舒服了要去看醫生,可以通過吃藥、輸液等途徑來治療。卻不知道心理不舒服了該怎麼辦,而且我們大部分人對心理治療、以及一些心理疾病的預防知識是缺乏的。因此,在日常中就很難判斷自己是否遭遇心理方面的問題,而“冷暴力”又屬於心理範疇。

所以,我們要提高心理健康認知,這可以通過訂購心理類的期刊來學習,或者找專業人士進行諮詢。

記住,諮詢一定要找專業人士,因為他們能更加準確的找出問題所在,還能給出切實有用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親密關係中冷暴力有多可怕,我們該如何預防

結束語

我們常說要注重身心健康,可是我們往往更注重“身”的健康,容易忽略了“心”的健康。一方面是教育的缺失,另一方方面“心”傳達的是一種感受,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道不明,就像“冷暴力”傷人於無形,從而也就不知該如何應對。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懂得“心”的健康與“身”的健康同樣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