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仲叔季】封建社會裡極為嚴格的長幼尊卑秩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歷史壹點通!


如果說世界發展史上除了人類文明與人類本身的進化外,尊卑之事的發展也是相當於一部教科書了。

中華文明五千年,漢字作為一個名族古老的符號,有些時候不單單隻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禮記·樂記》記載:

“所以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

古代官有大小之分,人有貴賤之別,兄弟姐妹之間也有長幼尊卑大小之分。

那麼說,在古代人們對於長幼尊卑是具體怎麼區分的呢?

【伯仲叔季】封建社會里極為嚴格的長幼尊卑秩序!


先秦時期的左丘明在《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記載:

“亦唯伯仲叔季圖之。”

那麼左丘明說的這些漢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們又是怎麼區分長幼尊卑的呢?

國學詞典解釋為:

此為兄弟長幼的次序。長兄稱為「伯」,次兄稱為「仲」,其次稱為「叔」,幼弟稱為「季」。

【伯仲叔季】封建社會里極為嚴格的長幼尊卑秩序!


這個字是第一個,按照這個意思可以理解為第一個,老大的意思。還有一點就是說這個長兄為伯,而伯這個字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說:沒有兄長的男子,也就是老大。

而古時候這個伯字還有一個就是說主持家族之事,操持家務!意思就是說可以繼承家主之位的人!

這樣的話就會很好理解這個字的意思了。

歷史上比如像蘇妲己害死的周文王姬昌的嫡長子伯邑考,就是姬昌的大兒子,他還有個弟弟就是周武王姬發!


【伯仲叔季】封建社會里極為嚴格的長幼尊卑秩序!


有人會覺得奇怪,怎麼又出來一個孟字!難道它也是屬於伯仲叔季裡的嗎?

你還真說對了,這個孟字跟伯字都是一個意思,都是為老大,長子,兄長的意思。

那麼它怎麼會不在伯仲叔季裡面,而是排在伯字後面呢?

孟:本義為:妾媵生的長子稱“孟”,正妻生的長子稱“伯”,後來統稱長子,孟,長也。

啥意思呢?就是說古時候男人原配的結髮妻子生的兒子叫做“伯”,而小妾生的就叫“孟”,雖然說最早時候有區分的,到了後來就基本上不怎麼區分了,都叫長子了!

還有一個人物大家都熟悉的孟姜女,那麼叫這個名字大家就要注意了,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孟姜女也就是說他是姜家大閨女!

歷史上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是小妾所生,為何?

因為曹操,字孟德!


【伯仲叔季】封建社會里極為嚴格的長幼尊卑秩序!


這個字,從字面意思看呢就是中間的意思了,兄弟之中呢就是說上面有個哥哥姐姐,下面有個弟弟妹妹!

孟:會意兼形聲。從人,從中。中亦聲。甲骨文、金文作“中”。

唐代的杜甫在《詠懷古蹟五首·其五》記載: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不是有個成語叫“難分伯仲

”嗎?

歷史上這個字裡面最厲害的就是我們的孔聖人了,他不是叫仲尼嗎?這樣一看是不是就知道了,我們孔聖人家裡是排行第二!

比較有名的人物也是三國時期的孫權了,為什麼這麼說,一起看看曹操對於孫權的評價就知道了!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伯仲叔季】封建社會里極為嚴格的長幼尊卑秩序!


這個字大家就跟清楚了,這個輩分現在大家都懂,叫的也是比較勤的!

而它的具體解釋是:

《爾雅》記載:

父之兄弟後生為叔父,父之弟妻為叔母。又夫之弟為叔。

《儀禮·士冠禮》記載:


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

伯仲叔季釋義:


古時兄弟長幼順序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叔表示排第三的

大家在現實生活中就很瞭解了!不說歷史人物了,不過具體歷史人物都有誰,我還真沒查出來!



【伯仲叔季】封建社會里極為嚴格的長幼尊卑秩序!


這個字從字面意思很難看出來它在輩分裡是最小的。

那麼它是這麼解釋的:

古時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作次序,季是最小的。


季者,幼也。——《白虎通》

所以說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會理解,季就是最小的孩子,古文有云:“季女,小女也”。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單單就從一個古代長幼尊卑的排列上就能看出古人的智慧,不是我們後人能夠觸碰的高度!

漢字的博大精深,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的去了解,去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