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今人提到唐朝詩人的雅號,大多以李太白“詩仙”出塵,杜子美“詩聖”沉鬱,王摩詰“詩佛”禪靜為先,此三人為盛唐一流詩人之翹楚,因此也廣為大眾熟知。至於“詩骨”、“詩傑”、“詩狂”、“詩星”、“詩魔”、“詩鬼”、“詩囚”、“詩瓢”這些雅號,雖然同為後人所贈,畢竟因為詩人本身名氣的緣故,用來指代不為人共知,所以也不常使用。

但是能夠在詩史得到類似於“私諡”(非官方認定)的雅號,證明這個詩人的成就已經非常高,只不過這種稱號都是從文人或者民間看法而來,帶有一定的侷限性。比如王維的“詩佛”就只代表了他晚年時期部分作品的特徵,完全無法反映他在盛唐詩壇蔚為大觀,在很多方面都光照後來者的成就。

所以,為什麼稱陳子昂為“詩骨”,歷來就有很多說法。但是一經提出,就變成了“六經注我”,大多是為了證明他適合這個稱呼去他的性格、成就中尋找證據。

說得最多的就是陳子昂的個人性格。畢竟作為武則天的諫官,挑毛病是他的職責。而初唐魏徵、虞世南留下來的直諫遺風很顯然還起著很大的作用,這個時代的大臣們還不都是阿諛奉承之輩,敢於說話、寧願被處罰也要直言仍然是被文人世子所敬重的處世原則。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陳子昂就是這麼一個文人,以至於遭到武則天的嫌棄,兩次發配從軍,最後在丁憂期間被權臣武三思指使下獄殺害,年僅四十二歲。其實他的前輩們直言敢諫,都是安然榮華,為什麼到了陳子昂這裡就橫死了呢?這是時代大勢的變化。武則天為天下之先,要以女性地位稱帝,在輿論、人心各方面都要加強管控,當然這也是太宗遺風。

諫官不再直言,史官不再直寫,就是從初唐始,雖然唐太宗能容得下魏徵、虞世南之流,但那也是他個人風度。集權、獨裁的制度逐漸完善、門閥政治的逐漸消亡,讓身為最高領導者的人逐漸不再接受諫言——至少從心理上已經開始拒絕。

而陳子昂依然恪守著敢言天下事,敢論天子非的“文人死諫”原則,最終也算是“死得其所”,就這一點來看,著實是骨氣錚錚。

但以詩論雅號,雖然於個人品性有關(宋之問之流詩才極高,但人品太差),但畢竟還是要以作品說話。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提到陳子昂的作品,自然是《登幽州臺歌》和他的《感遇三十八首》,因為當時格律體仍未形成,所有他的作品都是古風。特別是《登幽州臺歌》,屬於典型的擬古,雖然因為句子少為今人熟悉並喜愛,實際上在當時詩歌走向格律化的大潮之中,陳子昂的這種復古在內容上是雅正的,但是在形式上是有些過於復古,缺乏新時代的氣息。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是不是讀起來類似於《楚辭》、《垓下歌》、《大風歌》這些作品呢?順便說一下,這首詩實際上也是押韻的,者發“zhǎ”音。

那麼陳子昂被稱為“詩骨”是不是因為他的作品呢?有關係,但更重要的原因卻並非如此。確立陳子昂在初唐詩人群中超然卓立地位的,是他的一篇小文章。我們稱他為初唐詩文改革運動的“旗手”,也是因為這篇小序《修竹篇序》。他在這篇文章中總結了齊梁體的問題,併為盛唐詩人指明瞭詩歌在內容方面的未來方向。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我們今天提到初唐詩風歸正,離不開初唐四傑“王楊盧駱”和陳子昂,是因為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對初唐四傑的詩風路線正確一錘定音。但是實際上我們仔細通讀這些詩人們的作品,並結合初唐文史的發展,就會發現,初唐四傑在文風上對齊梁體猛烈批判,但是作品卻齊梁之風甚濃。這就有點說一套、做一套的味道,其原因有可能是變化伊始,這些詩人意識到了問題,但是一下子改不過來。

也可能是因為當時的高官大儒,基本上是隋朝大儒王通的學生,本來就對這種華麗文風深惡痛絕,如禮部侍郎裴行儉,相當如組織部長。而王勃的《上裴侍郎書》,裡面不僅把南朝齊梁體說得一成不是,還波及到曹植,甚至漢魏的詩,以此顯示自己對齊梁體的深惡痛絕,這當然是討好高官的上進表現。而王勃的詩,實際上大都是南朝風範,當然有進步,也不過就隋詩的套路。

所以,方向雖然是正確的,但他們並沒有去認真思考詩歌文學的發展問題。僅僅是因為仕途上的出路,不管心中怎麼想,在自薦的時候,都是要把齊梁體作猛烈批判的。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而稍晚一點的陳子昂,才是真正做出思考和得出論點的詩人,也正因為如此,陳子昂的詩可能沒有四傑華麗、出眾,但是他在詩歌史、詩文革新上的地位是更高的,稱之為“旗手”是名副其實。

​《新唐書·陳子昂傳》:“唐興,文章承徐庾之風,天下尚祖,子昂始變雅正。 ”

韓愈詩云:“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為什麼初唐四傑對齊梁體的批判更猛烈,卻沒有被評為“詩骨”,而扭轉了他們這種矯枉過正批判之風的陳子昂,卻有幸獲得這個稱號呢?因為陳子昂並沒有盲目批判齊梁體對詩體形式的進步作用,而是在內容上提出了“漢魏風骨”這一理論——注意,這個詞是陳子昂提出來的——並且指出了只有內容和形式相結合才是唐詩未來的出路。

而“漢魏風骨”這個詞成為後世千年文風、詩風歸正的代表詞彙,用“詩骨”來稱呼提出這個定義的陳子昂,再合適不過了。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這篇《修竹篇序》並不長,我們可以具體學習下,瞭解一下陳子昂的思路:

《與東方左史虯修竹篇》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徵者。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於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鬱。不圖正始之音復睹於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雲:“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僕亦以為知言也。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陳子昂見了東方虯的《詠孤桐篇》,心中激動不已,寫了一篇《修竹詩》相和,並附帶了這篇小文章。

開篇明義:“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徵者。”寫詩之道敗壞了五百年了。寫詩走上歧途了,不是正道。從初唐往前面數到西晉,基本上就是五百年了。意思就是說從兩晉開始經歷南北朝,一直到現在,人們寫詩走的都不是正路。漢,西漢東漢,魏,曹操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三曹七子,這些人的詩文有風骨,有力量,有內容,不僅言之有物,而且鏗鏘有力,慷慨悲涼,語言質樸剛健。漢魏風骨又被稱作“建安風骨”。陳子昂認為這是詩歌的的正道。三國結束,兩晉和劉宋時期,建安風骨沒有傳承下來。好的風格沒有了,不過建安時期的作品還是流傳下來了,我們可以看到當年的正“道”。

陳子昂提出了“漢魏風骨”才是詩文正道,這和初唐四傑一路往上罵是不同的。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總結“齊梁體”:“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這裡指出“齊梁體”的問題:彩麗競繁、興寄都絕,這兩個詞,我們今天還在不斷引用。詩文寫得繁複無比,特別漂亮,可就是不說正事,內容空洞。即“逶迤頹靡,風雅不作”,實際上是說文學作品沒有思想性,到底想表達什麼樣的思想和情感,根本就找不到。齊梁之間的詩歌都是這樣一種形式主義的東西。每次我想到這個,我都開始詠歎。

陳子昂找出了齊梁體的根本問題:“興寄都絕”,你寫得漂亮可以,但是還得有內容。

那麼什麼是好詩呢?針對讀到的東方虯作品,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在陳子昂心中,這樣的詩就是好詩,是遵守文章正道的作品。不僅有漢魏風骨,還音律完美,不僅從內容上要復古,在形式上也承認了六朝詩歌的巨大貢獻。

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才是陳子昂心中的好詩。

這就基本上和現代人對古詩詞的認識是一致的,所以說:“天下尚祖,子昂始變雅正。”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所以從文學批評上來看,陳子昂要比初唐四傑更客觀、有著更加成熟的文學主張。這得益於他的文采和洞察力,但是更重要的是早年仕途比較順暢,有足夠的時間和關注放在文學上。和他比起來,初唐四傑是一個比一個慘,命運多舛,自然不能更深入研究、文字態度也會更加激烈。

事實上當陳子昂失勢之後,他的詩文理論並沒有多大影響,真正的唐詩風尚形成,還是因為武則天退位後,宮廷詩人攜帶著格律詩規則被流貶,隨著生活艱難困頓起來,精神受到打擊,詩歌的社會性、現實性自然就上來了,加上原來養成的形式美,這一時期就出現了大量的形式、內容俱佳的詩歌作品,並正式成為盛唐飛歌的主要方向。

這和陳子昂有沒有關係呢?畢竟這時他已經去世十幾年了。當然還是有的,特別是後人在對詩歌史進行研究的時候,提出“漢魏風骨”的他自然是詩文內容革新的先驅。

他的《修竹篇序》是整個盛唐詩歌的理論基礎,也是整個詩歌史的主心骨。

陳子昂也因此被譽為“詩骨”。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陳子昂,為何被稱為“詩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