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文|茶沫

清朝诗人袁枚曾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这再简单的事情,马虎大意了也可能会办砸。

刚上一年级的侄女,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风风火火的总是丢三落四。

这不,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在1-10后面分别画上对应的不同图案,侄女自豪地说上课就把作业写完了,还自夸不用检查。

我说想看她画的都是什么图案,才把要去疯玩的她给拉回来,结果一检查从5开始就错了,估计她以5为参照物,所以之后的每个数字后面都少了一个图案。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给她指出来,小妮子吐吐舌头说看错了,我也相信她会做,可不认真的毛病一天不改,以后错的只会越来越离谱,严重的还会形成性格,影响生活。

1967年8月23日,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在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从太空返航时,飞船坠毁,身亡。

原因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导致降落伞打不开,飞船速度降不下来,一切的补救措施均无用,只能眼睁睁看着飞船两个小时后坠毁。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

科马洛夫死前流着泪对12岁的女儿说:我要告诉你,也要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

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导致了一场悲剧,可见粗心酿大祸。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里有这么一句: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再愚笨的人,细心思虑了,也会有长进。那么成不了事儿的“拦路虎”粗心都源于什么呢?

01 粗心源于得意

许多时候,孩子粗心是因为觉得题简单,觉得自己胜券在握,然后就沾沾自喜飘飘然了。

《三国志》里的典故关羽大意失荆州,可以说是对大意的最恰当解释了。

关羽在镇守荆州时,对盟军孙权的联姻——娶他女儿做儿媳妇不屑一顾,骂完使者,又说:吾虎女岂配犬子,使得孙权大怒。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关羽

在下属面前,也自有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骄傲气,使得下属心生不服,内部不和谐,这些都成了失荆州的诱因。

在关羽攻打曹操时,孙权跟曹操联手,使出让大将吕蒙假意撤退的计谋,引诱关羽撤掉荆州主力。

“刚而自矜”是关羽性格的重大缺陷,失了荆州,也失了性命。

知乎上有位网友分享了她女儿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导致小升初时,因5分之差跟市内最好的初中失之交臂。

她女儿从一年级语文成绩就好,可数学成绩忽上忽下不稳定。

原因就是做题时,总觉得题都会,一得意不是把加号看成减号,就是把3看成5,还经常把草稿纸上的计算结果誊写错误。

楼主觉得女儿小,加上女儿也不是每次都考不了高分,就没多在意,总想着大点就好了。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这一拖就拖到了小升初,她在考试之前,跟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女儿还嫌她啰嗦。

古语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得意如果表现在出结果以后无可厚非,可如果放在了过程里,一不小心就翻了船。

02 粗心源于不熟练

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凭着自己扎实的文学基础,27岁就一举高中进士,比平均高中进士的年龄37岁足足提前了10年。

此后更是十年七迁,从七品芝麻官连跃十级,成为二品大员。

这些都源于父亲要求他一本本的“啃”书,一篇篇的“吃”文章的缘故,这方法虽然效率低,却是打基础的最牢靠方法。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曾国藩

也正是因为知识掌握的熟练,才会在越来越难的会试中,面对更大的信息量时,心有成竹,不至于漏掉某些信息而名落孙山。

在写文章时以极高的专注力心无旁骛,从而文思泉涌,才会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因为严格遵照学习的程序,不投机取巧走捷径,逻辑梳理的比较清晰,逻辑清晰的人,理解能力都不差,理解能力好的人,学习能力都不差。

朋友家儿子小云上初一,这孩子嘴甜反应快,每次考试没考好,都嘴里抹蜜般的哄着他妈说是粗心马虎,下次一定注意。

直到有次家长会,老师明确指出小云就是玩性大,上课不好好听课底子差,她才上了心。

朋友虽然很着急恼火,可又怕批评把握不好度伤了孩子自尊心,于是想出了故意做错事情,然后把它归为粗心的办法。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不是把糖当盐,就是把醋当酱油,还理直气壮的说是粗心,连着几天都不改。

吃不到可口饭菜的小云,质疑妈妈是不是得病了?看着时机成熟,朋友对儿子坦白了。

这方法还真管用,小云的学习态度确实端正了不少。

衡水中学一名数学老师曾说:一切粗心的本质,都源于对问题解决的不熟练,源于知识上的漏洞。

的确,1+1=2的题,没有一个学生会做错。

03 粗心源于心理素质差

每年一到高考,网上就有各种学生因为粗心而丢三落四的例子。

有人因为没带准考证、身份证而求助交警的;

有人因为看错时间,忘进考场的;

有人忘记涂答题卡,到铃声响起才发现,痛心疾首的给监考老师下跪求补填的。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知乎上有条因为心理素质差,都做过哪些离谱的事情的问答。

有个回答是这样说的:一次学校的摸底考试,因为牵扯到是否会分到尖子班,班里的每个学生都铆足了劲的学习。

在考试当天,他因为焦虑过度,心理素质差到连同学翻试卷的声音都害怕。

害怕同学比他做得快,由此联想到同学都会做,这次考试一准会垫底儿。

本来会做的题,死活理不清思路,解答不出来。

等他终于克服自己不再去胡思乱想时,考试已经快接近尾声了,只能着急忙慌的匆匆看题,潦草的去写答案。

分数一出来,果然垫了底,那些做对的题,也因为字迹潦草,被老师判了个粗心,扣了卷面分。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他也因为没能进尖子班,被父母责骂,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及兴趣,得过且过的在学校混日子。

有人把孩子的粗心归为一种状态,认为状态好了,态度自然就端正了。

如拿破仑所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因为心乱的人,把心都用到了旁的事情上,做事没有凝聚力,自然出错率就高。

04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郭沫若曾说:天才这个字本来含义极其暧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

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那么,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向细心靠拢呢?这三个方法,父母们可以试试。

1、引导孩子耐心观察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里说: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当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事情才能智慧的完成。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有位爱钓鱼的网友,他说钓鱼是个很磨性子的事情,还很考验专注力及观察力,他没事就带上三年级的儿子去钓鱼。

通过让儿子耐心细致的观察鱼上钩时鱼漂的动态,来引导孩子细心的去对待任何事情,慢慢的成功帮儿子改掉了粗心的毛病。

2、激法孩子责任心

上文提到的朋友的儿子小云,虽然认识到了粗心的危害,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却发现因为粗心这个坏毛病养成了习惯,时不时的还是会“旧病复发”。

朋友就想出让儿子教她知识,来弥补因小时候家里穷没上多少学的缺憾,让儿子从基础教起,侧面的给儿子巩固基础。

让小云在课堂上的专注力跟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

经过半年的努力,小云不但没再让妈妈为他的学习成绩担心,也滋长了小云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妈妈在家长会无限风光。

3、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摒弃焦虑及得意的心态,回归平和,平和的心态,做事更稳妥。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95%的孩子都粗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

这种暗示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进行自助的方法。这可以从根本上让孩子“断奶”,主动断开对父母及老师督促的依赖。

关于心理暗示,可以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书本、草稿纸上写上“我是细心,我是你的好朋友”之类的提示语言。

直至这种行为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

与其等孩子垂头顿足的去为过失而追悔,不如教导孩子细心的为每个环节打好草稿,厚积薄发。

—————————————END——————————

作者简介:茶沫,写自己的字,暖自己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