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

疫情防控衝前線 復工復產做後援

——記金寨縣青山鎮姜河村黨總支書記王瑞


王瑞是安徽省金寨青山鎮姜河村黨總支書記、縣十七屆人大代表。當疫情發生時,他作為縣人大代表和村黨組織的帶頭人,沒有絲毫的猶豫、退宿和懈怠,全力以赴、頑強戰鬥、苦戰到底,不獲全勝不收兵。

王瑞:

疫情剛剛漏出苗頭時,為了摸清、摸透、摸實流動人員底數,他帶領村"兩委"班子逐戶逐人進行登記摸底。姜河村地處偏遠山區,又逢下雪,不能行車,道路難走,他們從正月初二下午到初三早上連續奮戰了18小時,沒有一個同志閤眼。能上門的就逐戶登門,不能入戶的,硬是把電話和手機都打得發燙!第一輪就總共摸排武漢等返村人員849人,排查不漏一人、信息準確無誤,為後期的有效防控贏得了寶貴時間。

王瑞:

為了讓廣大群眾及時瞭解疫情知識及防控措施,他們每人都帶上小喇叭、宣傳單、明白紙等,一遍又一遍反覆宣傳,嚴禁串門、走親訪友,嚴防聚會聚餐。截至目前,村裡禁辦紅事39場、白事5場,由於溝通及時、宣傳到位、措施得力,沒有一戶群眾心生怨氣。

作為人大代表和一名黨員,在全縣口罩緊缺、青山鎮口罩尤為緊缺的情況下,他徹夜難眠、寢食難安,動用了幾乎所有的人脈資源積極聯繫和尋求貨源。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月初四,在苦等苦盼了72個小時之後,終於為該鎮疫情防控指揮部採購到了全鎮第一批口罩——1.8萬隻,解決了全鎮的燃眉之急。


王瑞:

全縣疫情防控形勢一度嚴峻時期,他發動在家的黨員在17處路口設立"勸返點",在5個主要路口設立24小時值班值守的"服務驛站"。王瑞堅決執行指揮部命令、堅決頂真碰硬,要求所有值守人員做到"不該進的堅決不讓進、不該出的堅決不讓出",並當場做好思想工作、詳細登記在冊。他在全鎮率先組織成立了以黨員為主體的志願者服務隊伍,為全村群眾運送急需的生活物資;率先成立了以村民小組長為隊長的宣傳隊伍,加大宣傳頻次和覆蓋面,並鼓勵群眾相互監督,構築起群防群控的"銅牆鐵壁"。此外,他還積極動員村裡的愛心人士為疫情防控捐款8.04萬元,他本人帶頭並發動黨總支全體黨員為黨組織捐款0.9萬元,黨員捐款覆蓋率100%。


王瑞:

有三句話經常掛在王瑞的嘴邊:"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面對疫情帶來的有可能失去生命健康的威脅,他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共產主義崇高信仰作為最堅強有力的精神支撐,他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作為行動指南,他用一名人大代表的高尚情懷作為動力源泉。哪裡危險最大他就去哪裡,哪裡風險最高他就去哪裡,哪裡工作最難他就去哪裡。整個疫情防控期間,對武漢返鄉戶、湖北返鄉戶、重點信息推送戶以及他們的周邊群眾他幾乎每天都全部入戶走訪一遍!對全村所有的發熱人員,他總是第一個先到戶、第一個直接面對面。

王瑞:


當前,疫情防控總體戰戰雖然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完全勝利,但形勢漸趨平穩後,最大的重點和難點工作就是一手抓疫情持續防控、一手抓儘快復工復產。為了讓能外出務工的儘早外出復工,他組織村"兩委"同志及村醫全力搞好全方位"一站式"對接服務;為了儘快投入春耕備耕,他對創業大戶和普通群眾實行"保姆式"服務,需幫即幫、一幫到底,成為復工復產的最佳"後援"和最強"後盾"。


王瑞:


疫落春暖花開,奮進永不停歇。當前恰值春耕生產的大好時光,王瑞正帶領全村幹部和廣大黨員群眾熱情豪邁地奮戰在田間地頭,不斷掀起採茶製茶、中藥材種植加工、鄉村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新高潮,全方位圍繞脫貧攻堅、全身心推進復工復產。"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啃下最堅硬的骨頭"、"攻下最頑固的堡壘",他那股"不達目標不罷休、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倔勁兒越來越深受村裡群眾的喜歡。

王瑞:


(供稿:金寨縣青山鎮黨委委員 鄭儒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