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90后!无惧危机,奋力前行

加油,90后!无惧危机,奋力前行

加油,90后!

梁文道曾说:“年轻人的好处就是每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能飞,即便到了最后还留在地上爬。”而现实则是年轻人逐渐认识到自己不可能飞,认为自己无能力享受当下,更没心情期待未来。

闲暇时光看到一个帖子:网友称自己马上30岁,但一无所有,以前以为30岁时会前途无量,但是等到30岁时,才发现明明是前途无亮

2019年下半年已经过半,第一批90后即将迈入30大关,但是对于大部分职场人士来说前途无量变成前途无亮,更别提所谓的“三十而立”。

伴随着而立之年的忧虑,90后率先遇到“青年危机”(四分之一人生危机,指二十几岁的青年人,经受的焦虑、迷茫、压抑和自我怀疑的情绪)。

在知乎上搜90后,最多的话题则是“无一技之长、如何转行、无存款、那些行业薪资高”等一系列焦虑问题。

曾经幻想的美好未来,如今却是满目疮痍,90后的“青年危机”到底来自哪里?

加油,90后!无惧危机,奋力前行

“心理危机”

01 心理危机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对于职场人士尤其初入职场大学生而言,最先面临的是“心理危机”。

对于未入职场的大学生,最不缺的就是自信,每个人都认定自己未来可期,什么房贷、车贷等都和自己毫无关系,自己将是电视剧中商界精英的现实版,自己将会凭借自身努力快速事业有成、飞黄腾达。

“年少轻狂、盲目自信与乐观预期”,形容当代大学生绝对不过分,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整个学生时代或者工作一年内,我一直认为自己独一无二、未来可期,机缘巧合我的名字和某位白手起家的80后商界精英重名,每当有人提起我的名字联想到他时,我都会满脸的不屑,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然后说:他有什么了不起,未来的我比他厉害不止一倍,就现状来看他的高度我永远无法企及。

对于大学生而言,第一次稍感压力或者无措应该是毕业求职季,眼看周边同学先于自己找到工作,自己却面试屡遭拒绝,但是这一次并不会特别强烈,毕竟对于大学生而言最终找不到工作的是少数,优秀的企业进不去就进中等的或者稍差一些,但是机会总会有,未来仍旧可期,毕竟英雄不论出处。

毕业一年内,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算是最后的挣扎,那时候我们仍旧坚持理想可以实现,认为自己未来仍旧可期,于是挣扎于是否离职,去追求自由。记得自己第一份工作工作了八个月,然后用了半年多时间找工作,但发现自己其实不知道干什么,也争取不到更好的平台和薪资,最终陷于职场焦虑。

网上很多言论关于90后,其中有一条自己比较赞同:70、80后比90后苦的多,他们是先苦后甜,而90后恰恰相反,是先甜后苦。

由苦到甜,能够使人看到希望;但由甜到苦,却容易使人绝望。自认为可以改变世界,却无奈人小力微,当理想遇到现实的冲击,从自认为的无所不能到无能为力,初入职场的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降低心理预期,认清并接受现状。

加油,90后!无惧危机,奋力前行

“职场危机”

02 职场危机

伴随“心理危机”而来的是“职场危机”,而“职场危机”的根结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由专业调查机构发布的《2016中国薪酬白皮书》的调研数据显示,作为职场新生代,90后员工离职率达30.6%,高出平均水平5%。

此份调研同时表示,90后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大多都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现在的工作”指的很可能是这种状态:

1、老板每天画大饼,愿景畅谈,薪资面谈;

2、工作看不到前景,工作如流水线一般千篇一律;

3、电话、微信24 小时待命,朋友圈必须转发公司相关的内容;

4、劳动和薪资不匹配,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5、紧急的工作压根不紧急,熬夜加班完成工作邮件给领导几天后才给回复;

……

每天最烦的就是早上,每周最烦的则是周天晚上,早上盼晚上,周一盼周五;上班如同上刑场,睡前道路千百条,早上醒来继续走老路,最终陷入无止境的迷茫。

我亲自经历或者周边朋友遇到最大的“职场危机”同样是迷茫,而这种迷茫期和时间无关,有的人两三年,有的人五六年,有的人甚至一辈子,最终无奈接受。我曾经在毕业前几年,跳槽改简历时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想干什么。

有位朋友小陆就面临这种问题,毕业五年,去过几个城市,换过几份工作,有跳槽也有转行,但一直没有固定。

小陆本科学历,专业为机械设计,由于自身大学成绩不错并担任班级和学生会要职,一到求职季就通过内推获得一份不错机会。

工作半年时间不到,还没通过实习期,认为机械行业发展前景不好,选择了离职;当时房地产行业薪资普遍高于机械行业,他一心扎根房地产,通过家庭关系进入本地一家房地产企业担任施工员作为前期的历练,结果在工地上工作了不到一年,因为每天都在郊外并且工作环境恶劣,后期听说销售人员薪资比较高且不用风餐露宿,最终通过调岗担任房地产销售工作,最后因为每天加班、周末无休最终选择了离职。

之后,他又进入了制造业,从民企进入国企,从事机械设计工作,而这阶段他也从北方到南方,最后又回到北方。

后来,由于机械行业薪资偏低情况,他又通过培训机构进入互联网行业,但他很快发现培训机构出身的IT人员薪资普遍不高,而且加班严重。

缺乏系统性认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诸多不满,好工作永远是他人的工作,但真正获得后才发现,还不如原先工作。

因此没过多久,他又开始抱怨,目前在迷茫转行中。

作为职场新人,我们永远期望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既发展前景好、薪资待遇好、工作氛围好而且工作轻松,归结起来就是公司好、工作好、领导同事好,而我们永远忽略掉一点就是务实,永远这山望那山,好工作永远是别人的工作。

加油,90后!无惧危机,奋力前行

“孤独危机”

03 孤独危机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可言之人无一二。

当我们年少时,可以尽情宣泄;可是成年人不行,跟父母说,怕他们担心;跟伴侣说,会使彼此更加焦虑;跟朋友说,却发现大多数相隔两地,能够说话相聚的寥寥无几;跟同事说,又感觉贩卖焦虑。

正如那句话所说:世界上之所以有夜晚,就是留给那些有伤口的成年人,给他们一片可以独自舔舐伤口的黑,而且不易被发现。

正如前段时间的一个报道:一位95年喝醉酒的年轻人蹲在南京地铁里,痛哭流涕,原因是做销售的他,酒局过后最终没有完成签约,最后在回家的地铁站里终于崩溃了,放声大哭!

加油,90后!无惧危机,奋力前行

“抱头大哭”

经工作人员联系,他的女友随后赶到,小伙子像个孩子一样抱住她,一边哭一边说:“宝宝,对不起,我真没用,我对不起你!”。女生不顾他身上的呕吐物,一把抱着他,不停地说没事没事。

加油,90后!无惧危机,奋力前行

记得之前的一位90后女同事,公司搞团建彼此都喝了不少酒,由于顺路我送她到小区门口,当我要转头回去时,她一下瘫坐在地上抱头痛哭。

男朋友最近刚和她分手,家里母亲生病,平时工资除去衣食住行基本所剩不多,自己想帮却无能为力更不敢请假回家,白天压抑自己若无其事,只能在喝醉酒后痛哭一场。

我就这样在旁边陪着她,后期也没有再提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落,每个人都无法抵达并提供帮助。

这件事之前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悲欢喜乐全部压抑在自己心中,表面风轻云淡,其实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改变整个世界。长大后才发现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我只好向自己妥协。

而这个妥协的过程,往往最是无可奈何,又最是残忍,我们无人可说又不能诉说。

加油,90后!无惧危机,奋力前行

不惧“青年危机”,快速破局

04 不惧“青年危机”,快速破局

每个时代都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坏,作为90后的我们也是,慢一下。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最重要的不是你能跑第几,而是在整个跑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乐在其中。

一、工作方面: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

每个人工作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为生计有为价值实现,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工作始终占据我们人生大部分时光。

工作方面,我有两点跟大家分享: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喜欢自己做的工作。

人生在世,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是一件幸事;因此在进行工作选择时,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工作通常能够事半功倍,而做不喜欢的工作往往事倍功半。

很多人都说自己不喜欢现在从事的工作,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不想工作,每一位职场人士选择一份工作最初的起因基本都是出于喜欢,并且希望在工作中有所建树,只是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各类原因由喜欢变成了反感,因此对于工作而言,我们应当努力把最初喜欢的工作转变为喜欢所做的工作。

二、心态方面:做自己,停止比较

停止无谓的比较,这个社会永远都会有比你优秀的人。

不可否认,网络时代信息泛滥,满网络的功成名就会让我们陷入无休止的焦虑。

90后戴威创立ofo;

张大奕网红品牌赴美上市;

韩国6岁网红买下千万豪宅;

一夜暴富的博主挥金如土;

……

当然我们也会和我们的朋友、同事相比,之前听说过一句话:站在风口猪都能飞,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足迹,比如说褚时健先生,51岁建立红塔山烟草集团庞大的商业帝国;73岁时,锒铛入狱,85岁的他再次成为亿万富翁;摩西奶奶,从70岁才开始学画画,到90岁办画展等。

停止无谓的比较,做好目前的自己,不自弃也不要自欺欺人。

三、兴趣方面:放飞自己,培养兴趣

心理学家们称,虽然我们并不都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但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释放压力,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根据最近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文章,兴趣爱好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平衡感,这对于从事命令性强的工作的朋友们来说尤其重要,增加一项兴趣爱好能够获得新鲜感以及巨大的回报。

目前来说,对于大多数职场人士而言,除了工作就是家庭,除了打拼就是打拼,完全没有爱好可言。

工作终归是工作,即使努力培养始终无法变成兴趣,工作的压力可以通过兴趣来转移,作为90后的我们,慢下来,放飞自我,培养兴趣。

没有谁能规定,你的人生一定要怎么样过,慢下来,做自己。

作者 | 李筱影:500强HR,资深猎头顾问,现咨询公司合伙人,曾经为工作,如今为事业。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感觉不错,记得点赞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