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水電站嗎?它在瀘州誕生,現仍在運行

根據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洞窩水電站價值評估與對比研究》,洞窩水電站始建於1921年,是第一座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經營管理的水電站,是現代水利科學技術引入中國的重要莫基。

2018年,中國水利學會正式認定洞窩水電站為“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水電站”。

洞窩水電站還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首批十大工業遺產之一。

如今,它已經是個 “九旬老人”,累計發電3億多度,至今承擔著為企業供電、為居民供水的功能。

你知道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水電站嗎?它在瀘州誕生,現仍在運行

而創辦這個發電站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首先,我們來介紹下它的創辦人——稅西恆先生。稅西恆先生是地道的瀘州人,稅西恆先生,又名紹聖,瀘縣白雲場人(屬於太伏)。早年留學德國,在柏林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獲德國機械工程博士學位以及工程師職稱。

你知道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水電站嗎?它在瀘州誕生,現仍在運行

一九二〇年歸國回瀘,目睹了家鄉人都在使用煤油、桐油等照明。稅西恆暗下決心,要用自己所學修建水電站,“點亮”家鄉。

稅西恆組織同樣留學德國的駱敬瞻、表兄彭玉富,在當地展開水文、地理、地質勘查測繪。在經過大量走訪、詳細考察龍溪河後,他們驚喜地發現龍溪河最末一個梯級——洞窩。這裡一道石樑將河水攔腰截斷,形成高達44米的巨大落差,控制著上游518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徑流平穩。有水源、有落差,適合水力發電。仔細考察後,稅西恆決定把電站建在這裡。

你知道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水電站嗎?它在瀘州誕生,現仍在運行

然而,建造和創辦這樣大的一個水電站需要大量的資金。

稅西恆想到通過私人入股方式募資。據相關史料記載,當時稅西恆找來一幫名人義士,採取私人入股的方式募集資金,並向德商訂購發電設備。

但由於缺乏這樣的實例,很多人對此有所懷疑,不少答應認購的人之後又反悔。德商方面又催款提貨,否則合同取消。

稅西恆四處奔走解釋,一再保證水電站一定辦得成。有人乾脆說:“投資可以,你出多少錢,我們就出多少錢。”

你知道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水電站嗎?它在瀘州誕生,現仍在運行

  面對這種情況,稅西恆不顧家人反對,變賣部分田產,帶頭認購了2500元股金,並當眾表示,建設電站期間他不拿一分錢的工資。大家看到稅西恆決心堅定,才紛紛出錢,渡過難關。

發電設備訂到了,又遇到建材匱乏。

花高價從唐山買來的10桶水泥用完後,工程還沒有竣工。稅西恆只好每天泡在工地上親自設計施工,並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料,採取“土辦法”,用糯米灰漿粘合安砌條石,修建廠房及主機基礎。

歷經種種困難,1925年,濟和水力發電廠(洞窩水電站前身)終於建成,一臺140千瓦德制西門子臥式機組點亮了瀘州城。水電站送電那天,瀘州萬人空巷,奔走相告。

洞窩水電站不僅在瀘州的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四川、在中國的水電建設史上,都佔有一席之地。為緬懷稅西恆的不朽功勳,瀘州洞窩峽谷風景區耗巨資為稅西恆像塑,銘記中國第一代水電人實業救國的功績。

你知道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的水電站嗎?它在瀘州誕生,現仍在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