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復工,不能強制算作員工休年假,在家辦公還可以拿雙倍工資

這個新春,噩耗連連。氾濫的疫情,科比的離世。不少網友直呼,如果可以,請重啟2020。

雖然如此,既不是白衣天使,也不是政要大佬的我們,也迎來了“在家躺著就能給社會做貢獻的”日子。

一、史上最長春假

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通知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自1月24日起算,今年春假共10天,成為史上最長春假。

推遲復工,不能強制算作員工休年假,在家辦公還可以拿雙倍工資

截圖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1月26日,蘇州市政府發出通告,要求本市企業復工時間不得早於2月8日24時(國務院的通知實際上27日才發佈出來,不得不說,蘇州市的應對速度的確很快)。

推遲復工,不能強制算作員工休年假,在家辦公還可以拿雙倍工資

截圖來自蘇州市人民政府官網

同為包郵區的上海自然不會落後,1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通知,本市企業不早於2月9日24時開工。也就是說,上海市職工2月10日開始上班(城市運行、疫情防控、生活必需行業除外),終於能放假到元宵節了!

推遲復工,不能強制算作員工休年假,在家辦公還可以拿雙倍工資

那麼問題來了,延長的假期性質是什麼,如果加班應支付雙倍還是三倍工資?


二、權威解讀假期性質

韋恩分國家和地方兩部分來說:

  • 國務院通知延長的假期至2月2日

原本2020年春節的假期是1/24-1/30共7天,其中法定節假日為3天,雙休日2天,調休2天(1/19和2/1兩個週六需要上班)。這次國務院通知延長假期至2月2日,其實真正多放的假期是兩天即1月31日和2月1日,2月2日原本就是雙休日。

那多放的這兩天假期,應當享受怎樣的勞動待遇?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通知裡的一句話“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職工,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安排補休”。而法定節假日加班是不能以補休形式進行補償的,而是應當支付三倍工資,所以這次延長的兩天假期,既然能安排補休,那就應當等同於一般雙休日待遇,即加班支付雙倍工資。

實際上,從法律法規中並不能找到新增的兩天休假屬於什麼性質。但是,臨時增加全民假期並非史無前例。

1997年,為慶祝香港迴歸,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關於“七一”放假的通知》,決定7月1日全國放假一天。勞動部《關於“七一”放假期間如何確定加班工資的通知》(勞電明發(1997)9號)規定,這一天休假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即,安排補休或者支付不低於雙倍的工資報酬。”

2015年,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國務院也發出了9月3日放假一天的通知;人社部對放假期間的工資進行明確,即“用人單位因工作需要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並安排補休;對不能安排補休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工資報酬。”

由此可以看出,這類額外增加的假期,一般按普通雙休日處理,也就是現行《勞動法》第44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安排補休,不能補休的,應支付雙倍工資。這和本次國務院通知中提到的“安排補休”說法也是一致的。

  • 上海地區延遲復工按休息日處理

上海市人社局1月27日發佈了《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支持保障措施的通知》:

推遲復工,不能強制算作員工休年假,在家辦公還可以拿雙倍工資

截圖來自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

通知一出,關於“假期”性質問題就引起了廣泛討論,且觀點不一。

因此,1月28日下午,上海市人社局給出了權威解答:

推遲復工,不能強制算作員工休年假,在家辦公還可以拿雙倍工資

原則上,人社局沒有權利延長職工假期。韋恩認為,這次人社局的回答相當於統一了相關勞動爭議問題的口徑。

延遲復工的2/3-2/7這幾天,按照休息日的規定處理。對於休息的職工,企業應按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也就是支付正常工資;對於承擔保障等任務上班的企業職工,應給予補休或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也就是雙倍工資。

更厲害的是,如果在這期間企業要求職工在家上班,也應支付雙倍工資。

妥妥地一邊倒傾向勞動者的政策,確實對企業而言用工成本壓力巨大!


但是,疫情難料,假設推遲一週還不夠,需要更長時間(只是假設而已~),超過一個月了,員工不上班,企業能承擔這麼大壓力嗎?顯然不公平,那麼,韋恩認為,還是應當按照人社局27日的通知精神處理,“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支付的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準。”

PS:2019年,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是2480元。


國難臨頭,我們理應眾志成城,相信我們的國家,不要輕信網上五花八門的謠言。


負擔停工期間工資的企業家們,感謝你們分擔國家壓力,挽狂瀾於既倒!

沒能“多休一週”的朋友們,感謝你們臨危受命,扶大廈之將傾!


在此,向不能享受延長假期,甚至沒有享受原有假期的公職人員、醫護人員、特殊行業的各位同胞們致敬!

兢兢業業的你們,正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透過社會問題的表象,

剖析其背後的法律邏輯;

通過輕鬆詼諧,淺顯易懂的方式,

傳遞我們的法律觀點,

希望我們的文字,

帶你認識不那麼乏味的法律。

“韋恩談律法”

第一時間為您送上社會時事的法律分析!


聲明:本號作者發佈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標明來源的內容除外)均為原創,享有著作權。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轉播、刊登、改編,否則作者將保留採取法律手段追責的權利。若您認為文章內有任何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進行核實並更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