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如何保持人文氛围“在场”?

当前乃至以后的线上教学需要基于网络技术优势,着力补齐教学过程中的非技术短板,减轻师生距离感和学生孤独感。

原文 :《增强线上教学的人文氛围》

作者 |吉林农业大学副教授 郭伊楠

图片 |网络

在线上教学开展和推进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资源、教学手段,还是教学支持平台,可供选择的目标群集都极其广泛和丰富,最不缺少的就是资源的援用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但是,线上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略的恰恰是资源、手段和平台等技术以外的非技术方面,人文氛围缺失的短板比较明显,例如教学过程中显现的师生距离感和学生孤独感等反映了人文氛围的缺失。这会影响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线上教学进行时,师生距离感和学生孤独感比较明显和真切,这主要是相比较常规教学而显现出的隔空短板,更与中国传统教学的依赖情境密切相关。学生素来惯于跟随式的学习状态,“面对面”跟着老师学习,“团团转”围着同学们学习。而线上教学时,这些学习心理加权因素全然无存,教学过程中人文氛围的淡化越发被强化。

关注 | 线上教学,如何保持人文氛围“在场”?

无论是当前应急线上教学,还是以后应需线上教学,教学过程中的非技术短板都会存在,需要教师不断提升驾驭和操作线上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凭借线上现场主导教学的能力,借鉴和移植常规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做法,模拟常规教学的场景与情态,补齐线上教学有别于常规教学的缺憾,让常规课堂教学浓浓的人文氛围和师生和谐再现于线上教学。

关注 | 线上教学,如何保持人文氛围“在场”?

常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主讲地位,重视教师对教学的主导地位。因此,线上教学仅有录播或播录是不行的,仅播放同步精品课PPT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如果要充分展示“在场”,就需要运用如“腾讯会议”等媒介,这样学生就可以大小窗口随时切换,听到老师的同步声音,看到老师的即实影像,跟着老师的思维和节奏,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教师的这种线上现场主导教学通过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技术和媒介,展示教师时时在场,使学生“跟随式学习”得以实现,有助于积极营造教学现场气氛。学生习惯于面对教师学习,线上教学要尽量满足学生的这一学习惯性,淡化师生的物理距离,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改善线上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关注 | 线上教学,如何保持人文氛围“在场”?

对于线上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的集体距离感和个体孤独感这一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在虚拟班级参与学习来加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往大多是在班级体展开的,对班级体有依赖感和归属感。线上教学要着力增强虚拟班集体的存在感,增强线上教学所缺少的课堂教学环境气氛。比如,通过微信群、QQ群、多屏协同等媒介和功能,使学生获得班级和同学的可观测性、可交流性。交流、互动和合作是线上教学中学生的重要诉求,因此,需要通过构建线上教学共同体来实现这些诉求,从而活跃学习过程和提升学习兴趣。

总之,当前乃至以后开展线上教学,都要基于网络和在线技术优势,着力补齐教学过程中的非技术短板,减轻师生距离感和学生孤独感,以实现学生渴望的“直接的、面对面的”学习过程和接受过程,从而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和实效。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04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视域 | 短暂“云上的日子”过后,“网络学习”如何再上新台阶?

疫情之下,“互联网+教育”能否1+1>2?| 社会科学报

关注 | 线上教学,如何保持人文氛围“在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