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讀書效率這麼低?教你20分鐘讀完一本書

很多時候自己拿起一本書,明明很想把它看完,看明白,但是往往翻動幾頁,眼皮就開始打架,鬧瞌睡,要麼費盡千辛萬苦看完它卻忘記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不光浪費時間,精力,還沒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到底是為什麼了?

為什麼你讀書效率這麼低?教你20分鐘讀完一本書

讀書沒必要逐字逐句,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即可

受傳統教育影響,我們被灌輸了一條不成文的清規戒律:讀書就是要一字一句,遇到不懂要查字典,查百科全書,這樣才能準確理解作者的意圖,並記在腦子裡。這恰恰把我們引入錯誤方向,被迫跟隨作者思路思考,結果就是形成固定思維。記住讀者是消費者,作者是服務者,你必須以自我為中心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為什麼看一本書會做那麼多無用功?假設我們閱讀是有目的性,長時間看不完一本書對自己會是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會導致我們花費更多時間看書,卻無法達到原有目的(或者說自己目的變成要看完這本書),這樣就無法完成目標,然後我們犧牲更多個人時間,精神壓力也隨之增大,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讀者將讀書看作一種逃避手段,結果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作者寫書是存在目的,一般會有3個目的1.描述某件事;2.抒發某種感受;3.引導讀者執行某項行動。而完成一本書也遵循一定規則,一本書只有一箇中心思想,所有篇、章、段、句都是圍繞這個論點展開,每個篇幅的分論點都是為了解釋和支持這個中心論點,而每個章節的分論點又是為了解釋和支持上一篇幅的分論點,以此類推到段和句也是同樣道理,也就是說中心思想只有一個,其他的都是細節。或者自下而上思考,從思維最底部開始,將句子按照某種邏輯順序組成段落,然後將段落組成章節,再然後將章節組成完整篇幅,最後將完整篇幅組成一本書。而代表整本書的只有一箇中心思想。而這個思想就是作者的目的。

讀書一樣存在目的,讀者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為了作者的目的,作者想表達的內容和讀者想了解的內容往往並不一致,所以作為讀者的你並不需要理解整本書的內容,你只需要找出自己想要的內容或者要點就可以,其他的內容都是細節,細節只不過是給要點做解釋和支撐罷了,跟讀者關係不大。

為什麼你讀書效率這麼低?教你20分鐘讀完一本書

集中注意力,提高閱讀效率

想要瞬速讀完並消化一本書,跟個人大腦理解力和注意力有關,很多人抱怨無法靜下心來看書,或者無法專注的看一本書,這個就是注意力,可能看書的時候總是想入非非,看幾頁就走神,或者又想到其他事要做。那如何提高自己注意力了?

1、在精力最好的時候看書

一個人精力最好的時候也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比如早上就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

2、看書前深呼吸,調整呼吸節奏

深呼吸是潛意識告訴自己要集中注意力,大腦會執行這一指令

3、確定目標,學會主動閱讀

良好的閱讀基礎在於主動閱讀,越主動效率越高,而能主動提出問題來就是主動閱讀,有問題意識就是有目標意識,懷疑是智慧的開始。問題能激發大腦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求知慾又能提高注意力和理解力。我們的大腦偏愛簡單,清晰,結構化,圖像化的信息,對於複雜的信息和問題會產生焦慮感,痛苦感,為解除焦慮感,痛苦感會主動尋找答案。所以提前翻閱目錄瞭解結構也很重要。

4、切斷干擾源,防止分散注意力

注意力的集中需要一個過程,事前關閉手機,電腦等干擾源能防止注意力被分散

5、只做一件事,不要同時做多件事

大腦處理信息只能一件一件處理,不要同時閱讀多本書,並且讀書要一氣呵成,不要停下做筆記或者查詢資料

6、規劃好時間,培養閱讀習慣

刻意訓練自己大腦,培養習慣,可以形成條件反射,注意力會自動提高

7、閱讀完成做筆記,讀後感。。定期覆盤

人只有將自己思想用某種方式表達出來才能準確把握自己思想。大腦的遺忘曲線,隨時間記憶會減退,記錄可以加深印象,覆盤可以提高理解和記憶。

為什麼你讀書效率這麼低?教你20分鐘讀完一本書

正確的閱讀方法讓自己事半功倍

前面說過,良好的閱讀基礎在於主動閱讀,閱讀前一定要問自己為什麼要讀這本書?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帶著4個問題閱讀;

1、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具體內容是什麼,怎麼說的?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這樣有助於進一步整理你的思路,加深對書的理解。

一、學會檢視閱讀,節約時間

在閱讀前,你並不知道手邊的書是否對自己有用,或者值得深度閱讀,那麼你要學會系統略讀(檢視閱讀)。

(1)先看書名,然後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目錄,索引和出版介紹

(3)閱讀和主題相關的篇章

(4)把書打開來,東翻翻西翻翻,念個一兩段,有時候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注意不要忽略最後的兩三頁。

通過以上步驟,你可以大致瞭解到這本書談的是什麼,整本書大致內容以及這本書的整體框架是怎麼樣的。這些信息決定後面你是速讀還是深度閱讀。

速讀: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考。在第一遍讀完後再看第二遍,找到不理解的位置,做筆記查詢即可。

為什麼你讀書效率這麼低?教你20分鐘讀完一本書

二、深度閱讀,理解並消化

如果一本書特別好,那它值得你進行深度閱讀。雖然這是一種特別花費時間與精力的閱讀方式,只有那些特別好的書才值得進行深度閱讀。

當然閱讀基礎問題沒變,但是可以分解成以下問題:

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1)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2)用一句話敘述本書的內容。(說明書的整體性)

(3)列出各部分的大綱,列出主要章節(說明書的複雜性)

(4)確定作者所要解決的問題。

書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5)診釋作者的關鍵字,與他達成共識。

(6)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論述是什麼,從內容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再重新架構出來。

(8)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沒解決的。再判斷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沒解決的問題。

最後閱讀此書後,你會採取哪些行動。這只是理想標準,而且只有少數好書值得用這種方法閱讀,對於大多數書,能回答出四個問題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