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大家好,我是馬香玉。

最近,一部劇何時迴歸的小道消息頻頻在微博上刷屏。

是哪部劇,能這樣牽動著全球觀眾的心?

當然是去年刷爆了社交平臺的科幻劇《愛,死亡和機器人》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這部劇不僅燃起了大眾對於科幻題材的熱情。

更是讓精妙、混搭的未來感審美在各界風靡。

人人都愛上了蒸汽復古,個個都開始談論賽博朋克。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在瑞典,有一位愛畫科幻世界的藝術家Simon Stålenhag,

也藉著這股風潮被世人熟知。

在他筆下,每一張插畫都栩栩如生地展現著反烏托邦的未來場景:

童話般靜謐的北歐鄉鎮上,到處充斥著機甲、戰艦以及其他創新科技。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就在幾天前,亞馬遜推出了他的插畫作品改編成的科幻劇集。

預告片公開之後,就以其

獨特唯美的畫風新奇有趣的設定大受好評。

看過的觀眾,都稱其為真人版「愛死機」、北歐版《怪奇物語》——

《環形物語》

Tales From The Loop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豆瓣評分 8.3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播出之前,《環形物語》就已經被不少影迷列為年度必看劇集之一

一是因為藝術家Simon Stålenhag的號召力。

他的畫作,結合了鄉村與科幻元素,描繪出一種具有新古典主義傾向的未來瑞典風景。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令電影、廣告、遊戲行業的大佬們也十分著迷。

除了這部《環形物語》,其藝術書《電子州》的電影版權還被出售給了羅素兄弟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二是因為星光熠熠的導演編劇團隊。

《環形物語》一共8集,每集都相對獨立但又彼此暗藏聯繫。

編劇納撒尼爾·哈爾珀恩,曾經創作過《大群》《謀殺》等高分劇。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馬克·羅曼尼克(《別讓我走》)、安德魯·斯坦頓(《機器人總動員》)等8位才華橫溢的導演都參與執導。

值得一提的是。

口碑不錯的第8集,還是由轉戰幕後的奧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導演。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三是因為金牌配樂菲利普·格拉斯的加持。

這位曾替《楚門的世界》《魔術師》《時時刻刻》等影壇經典作曲的大師,為這部新劇創作了一系列舒緩又恢弘、神秘又傷感的樂曲。

與故事中這個沉鬱而奇妙的環形城鎮相得益彰。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在這個美國俄亥俄州小鎮的中央,有一個名為「環形」神秘地下機器

圍繞著它,還建造了全鎮人賴以生存的實驗物理學中心,用以探索宇宙的奧秘。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在「環形」的影響之下,寧靜的小鎮顯現出了一些別樣的風景。

樣式復古的機器人躲在森林的間隙,默默觀察著孩子們遊戲。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有的房子裡一切物體都會失重,有的房子木質屋頂上伸展出巨大的機械臂…

除了這些看上去被荒廢的、一般居民都不知道用途的奇怪科技。

鎮上的一切似乎都與其它小鎮無異。

這裡生活著許許多多普通的家庭,每一個家庭都面臨著生活的難題。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男孩科爾從小就對「環形」十分好奇。

爺爺是實驗中心的創始人,爸爸還有著一隻與眾不同的機械手臂。

但他一直不太喜歡「環形」。

因為媽媽忙於「環形」的研究工作,常常忽略哥哥和自己。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這天,他遇上了一個與自己同病相憐的女孩。

她的單親媽媽也經常不在家。

這一次,甚至和自己家的房子一起,憑空消失了蹤影。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女孩懷疑,這與媽媽從實驗中心帶回的一塊能懸空的石頭有關。

可兩人拿著石頭找遍了小鎮,也一無所獲。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她失落、困惑、憤怒。

對科爾發誓說,自己絕對不會變成這樣的媽媽。

要是有了小孩,一定會一直陪在他們身邊。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這似乎只是一個普通破碎家庭的故事。

但是,當女孩跟著科爾回到了他的家,她才驚訝地發現:

神秘的石頭帶她跨越了時空;

科爾那個疏忽家人的媽媽,正是未來的自己。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她不得不接受這樣無奈的現實:

長大之後,她也成為了曾經的自己最討厭的人。

她也不得不面對那個未來的自己。

也許在時間的閉環裡,過去與未來的對話可以改寫這個故事的結局。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環形」看似被掩蓋在不為人知的地下,與小鎮居民的生活相距甚遠。

但它的存在又像這樣確確實實地影響著鎮上每一個存在、每一個生命。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科爾的哥哥和朋友在森林裡發現了一個能互換靈魂的廢棄球型艙體

兩個互相羨慕對方生活的人,就此交換了身體。

但是當哥哥發現朋友的生活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光鮮,想要回歸自我時。

對方卻不願換回來了,將哥哥的靈魂困在了沉默的機器人裡。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科爾和爺爺發現了草地上一個破舊的巨大球體。

只要對著球內大喊,就能通過回聲預知自己未來的生活和壽命

爺爺的呼喊沒有回聲,他的生命即將終結。

科爾聽到了很多回聲。

可是知道了自己一生的旅途,他又將如何走下去?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在這個環形世界裡。

將螢火蟲裝進玻璃瓶,就會變成一枚枚硬幣。

跨越正在解凍的溪流,就會直接跨過幾十年的生命。

每一集的主人公都有一段異樣的體驗。

與其說是精密的科技,不如說更像是詩意的童話。

或者說,在科幻外衣的包裹下,它要探討的仍然是生命的哲學和人心的奧秘。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有些想要看硬科幻的觀眾認為:

其中的故事脈絡、科幻設定不如自己期待的那般嚴密。

但在香玉看來,也許在當下,我們反而更加需要這樣柔軟的科幻劇。

人類不斷地瞭解世界、探索宇宙,其實也是為了探究自己內心那個宇宙的秘密。

所有燒腦的科學理論、龐大的運算數據不斷髮展,可能最終還是會回到哲學這個終極命題。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整部劇集構圖十分嚴謹、色彩黯淡素淨,畫面中大量的留白高雅大氣。

沒有太多贅述的臺詞,沒有太多刻意的劇情。

乾淨的空景、缺失的對白、沉穩的配樂和緩慢的節奏,恰巧營造出一個最適宜的空間。

讓觀眾也一同思考:

當人類有能力操縱時空、人機合一、靈肉分離…

一切皆可打亂,一切皆可重組。

我們又將如何認知自己、改變自己?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科爾的爸爸幼時因為一場意外被截斷了手臂。

從此便靠著機械手生活、工作、學習。

當機器替代了他的一部分身體,他還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嗎?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當科爾哥哥的靈魂被困在那個不會說話的機器人裡。

「他」還能陪科爾踢球,一起玩著幼稚的猜謎遊戲。

但是沒有真實可感的肉身,再也不能成長、戀愛、延續生命。

擁有感情的機器,又算得上是一個獨立的「人」嗎?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環形的存在,扭曲了時間、改變了空間,讓不少人擁有重寫人生的能力。

科爾的媽媽在環形的時間裡與過去的自己相遇,幼時的承諾被重新喚醒。

她決定信守自己的諾言,好好陪伴在孩子們身邊。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但更多的人卻沒有這麼幸運。

他們藉助機械、依賴科技,在命運面前依舊顯得十分無力。

一個亞裔女孩,邂逅了一個跛腳的男孩,開始了一段不被祝福的戀情。

能停滯時間的手環,讓他們不用再害怕外界的刁難和質疑。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他們在大街上旁若無人地親吻、做愛。

在永恆的陽光下一遍一遍地對彼此說著中文的「我愛你」。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可是沒過多久,他們開始厭倦、爭執,直至分手。

聽上去有些諷刺。

強大的手環能夠凍結全世界的時間,卻無法凍結兩個年輕人之間熱烈卻脆弱的愛意。

也許比起漫無邊際的宇宙,變幻莫測的人心才是更難把控的東西。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所以人類才會創作出那麼多經典的科幻故事。

費盡心思構建出一個天馬行空的世界,最終還是在不厭其煩地探討著渺小人類的定義、情感和價值。

《銀翼殺手2049》中,人類不僅可以製造複製人。

甚至可以製造沒有實體、但擁有著自主思考能力的投影人。

當這些非人類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自我選擇,它們與人類的界限何在?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攻殼機動隊》中,人機融合、只保留大腦的賽博女警也產生了對自己存在價值的終極困惑:

只有大腦屬於自己,身體的其它部分都屬於國家。

人連對自己的身體都失去了控制權,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降臨》中,外星語言翻譯家通過外星文明知曉了自己的一生。

知道當初美好的愛情會逐漸變質,也知道了深愛的孩子會因病離自己而去。

知道生命中無數的失去,人類還會勇敢地選擇開始嗎?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這些問題,不像可以推導的公式,也沒有可以套用的定理。

似乎永遠也得不到一個確切的答案。

也正是如此,它們才會在《環形物語》裡、在更多的科幻作品裡被一再提起。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別放棄去探索這個同樣神秘的自己。

也許你會就此發現生命的循環,找回被遺忘的初心;

也許你會坦然接受美好的短暫,珍惜還擁有的瞬間;

也許你會笑對不可避免的死亡,留下不後悔的回憶。

我想,這才是科幻故事對於我們這些平凡生命,最深遠的價值和意義。

這個調性我愛了,一集比一集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