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體現的是一種怎樣的特殊情感?

農夫老嶽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體現的是一位熱戀中的女子對情人的思念之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詩經·國風·鄭風·子衿》,全文如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 《鄭風》收集的是流傳於周代鄭地的詩歌,鄭地都是女子主動追求男子的,於是在《詩經》的《國風》中就出現了一種比較開朗活潑、女子挑逗男子的鄭地戀調。
  • 《子衿》就是一首女子唱的戀歌,全詩描寫了一位女子熱戀著一位好青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他們相約在城闕見面,情人久等不至,女子在城門樓上走來走去,望眼欲穿(“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會兒怪情人不捎信來(“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一會兒又埋怨情人不來赴約(“縱我不往,子寧不來。”),但無奈女子情深意長,最後唱出“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無限情思。

東南飛語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表達的是對戀人的相思之情。但至於這位戀人是男是女,還是頗有爭議的。

全文如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講一位男子在城頭等待自己的戀人,內心焦灼、迫不及待的心情。前兩句是埋怨對方音訊全無,後一句則是表達自己“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思念之情。


之所以對思念對象的性別有爭議,是因為文中的“子衿”的“衿”在周代是指讀書人的服裝,“子佩”的“佩”是指系佩玉的綬帶,這麼一看,對方應當是個男子,所以或者也可以說是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比如曹操在《短歌行》裡也用到了這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而在《短歌行》中就明確指穿青衣的學子們,也就是男子。


所以,也許對於古人來說,或許就是表達對兄弟朋友等的思念之情吧。


青蛙依諾


問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體現的是怎樣一種特殊感情?

導語

唯美而傷感的詩句,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可以信手拈來,只要留心,屢見不鮮。這裡所謂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便是如此,出自先秦•佚名《詩經•鄭風•子衿》中其中一句,整首詩摘錄如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其表面理解大概是說:青青的那是你的衣領,悠悠的卻是我的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了音信嗎?

  • 悠悠:形容憂傷。
  • 子衿:周代讀書人的服裝;
  • 衿:即“襟”,這裡指衣領。
  • 嗣:讀音(yí):意思是傳遞音訊。“嗣”通“貽”:給、寄之意。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此詩不難看,詩一首“情詩”,描寫了一段“單相思”。可以想象成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妙齡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

全詩總共分為三章,採用了倒敘回憶的手法,如同電影“蒙太奇”。每當看到顏色青青的東西,女子就會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領”和“佩玉”。於是她登上城樓,就是想看見心上人的蹤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見,她便覺得“如隔三月”。

全詩將一個痴情女子,單相思的心理活動展現得惟妙惟肖,意境優美,在《詩經》裡堪稱佳作,是一首難得的優美的情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描寫“相思之情”的經典之作。

除此之外,還衍生出“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千古名句。

  • 後人在《毛詩序》中認為“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這種解釋似乎有點牽強附會,令人匪夷所思。
  • 孔穎達疏進一步解釋說:“鄭國衰亂不修學校,學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陳其留者恨責去者之辭,以刺學校之廢也。經三章皆陳留者責去者之辭也。” 可是在詩中實在看不出什麼“學校廢”的跡象,簡直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 朱熹在其《詩集傳》中指出:“此亦淫奔之詩。”,倒是看出這是反映男女感情的之事,完全糾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說。

古人表達相思的“含蓄之美”

“青青子衿”在表達方式上,較早地運用“借代”手法,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悠悠我心”則直接抒情,表達因思念戀人而憂傷的心情。

這兩句運用疊詞,如同當今最流行的說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既增強了詩的韻律感,又利於委婉細膩感情的表達。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則是對痴情女子的心理描寫,近似於自言自語,是將深深的感情轉化為輕輕的埋怨。就是在如今很多影視劇拍攝中,也是常見的“橋段”,所以極富有畫面感。

“縱然我不去找你,你為何就不來個音信?”——這兩句通過女子內心情感的變化,由內心的憂傷到溢於言表的埋怨,體現出女子因候人不至而心煩意亂,焦灼萬分的心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女子相思之切,思念之苦。

這種寫作手法大家並不陌生吧?

它可以說是當今文學作品“心理描寫”之鼻祖,開後世人物心理表達之先河。無論是唐詩宋詞,元曲雜劇,明清小說,還是近現代小說散文,後世文人在此基礎上,將其在自己的“文學作品”創作中情有獨鍾,屢試不爽,並且發揮地淋漓盡致。

而溯其源,此詩已開其先。著名文學大家錢鍾書在其《管錐編》中提到:“《子衿》雲:‘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子寧不來?’,薄責己而厚望於人也。已開後世小說言情心理描繪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意境轉化

每當吟此佳句,我們還會想起三國時“一代梟雄”曹操的《短歌行》,毫不諱言,其實很多人對這句千古名句的認識,也是源於此文,並非《詩經•鄭風》。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裡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又是怎樣的意境?

我們說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在自己酒後慷慨陳詞,橫槊賦詩寫下這首不朽的《短歌行》,其中又一次提到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而且原封不動地引用,與整首詩嚴絲合縫,一氣呵成。

由此可見“青衿”之說,不僅被“懷春少女”所感動,被文人雅士折服,也深深打動過亂世之英雄。這裡曹操用“青青子衿”代指有學識的“賢才之士”。這時的詩人曹操已將女子對戀人的入骨思念,轉化為自己對賢才的急切渴求。

結束語

  • 所以詩歌中同一種物象,對於不同的人所產生的情感宣洩,可謂“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說有什麼特殊的情感,除了上述觀點,正所謂:一千個觀眾、讀者心目中都有一顆“悠悠我心”,隨之而來的也便會有一千種“青青子衿”。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詩經》中是“愛情”,在《短歌行》中的是“政治”。愛情和政治似乎沒有必然的聯繫,然而,縱觀歷史,體味生活,任何一樣平凡無奇的東西,在一定的情感中都在上演著類似的悲和喜。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尊崇原創,不忘初心。自古讀書本難,行文不易;既然頭條有緣,文筆相見。如果您認可“兵法天下”,敬請贊轉分享,雅評留言】



兵法天下


這句詩“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裡面的頭一句。“子衿”是衣領,服飾,在這裡暗指心中思念的那個年輕男子的意思。那麼,這個人是男的還是女在思念那個年輕男子呢?根據這整首詩看,應該是一個男子在思念另一個男子。全詩如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很明顯,這首詩歌表達的是一個男子在思念一位男子的狀態,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思念之情。既然“一日不見,如隔三個月”,這就不是一般的感情,而是一種特殊的感情。

這是一種怎樣的特殊感情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說:我忘不掉你穿著青衫俊朗的模樣,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裡。從這詩句裡看,這是位年輕的帥哥,也就是說,這兩人相識在年輕時段。這位年輕人的帥氣,使這位朋友難以忘懷。難道僅僅是長得帥而已嗎?

這兩位年輕人在一起性情是很融洽的。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彼此互相瞭解,感情真摯而深厚,性情相投。很可能這位年輕人對另一位年輕人有令人難忘的事情,也許在他危難之時幫助過他?或許救過他的命?還是其它的什麼事?總之是許多感情的事,使兩人形影不離,難分難捨,在外人看來似乎是“同性戀”而不可思議。

古代“同性戀”。

通過以上分析,這種特殊情感早在中國存在了,並且還被記錄,被歌頌。這與那句:“只要存在,就是合理”是一個道理。因而,我們也應該給予這種情感以尊重。

當今社會中的確也存在著這種情況,人們也感到好奇。但是,要達到這種境界也很不容易,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這種特殊感情無論是在外貌、性格、脾氣、為人處事上是高度一致的,他們之間有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情感默契。從另一方面來說,同性之間的戀情跟異性也沒什麼區別,都是產生在人類之間一種珍貴的情感。“只要存在,就是合理”。

同志間的友愛。

總之,這是一種特殊感情,與各自的性情相一致的情感,是常人難以理解的。這並不是孬事,也是同志之間團結友愛的好事,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


言者青青


首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最早出自《詩經·鄭風》。這句詩表達一位痴心少女等待她的心上人的急切心情。

“青青子衿”說的是情郎青色的衣領,“悠悠我心”表達了戀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全文如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說的是一個少婦思念在外丈夫的優傷,全詩寫少婦因愛、思念到抱怨的複雜心情,真實可信,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其次,這句詩被大多數人熟知則是源於曹操的《短歌行》:

青青子袊,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表達了他心中牽掛著天下英雄才俊,都能為他所用,共圖大業,天下歸心。

同樣的一句詩,在《詩經》中和《短歌行》相擁,前者說的是小私情;而後者表達的卻是鴻圖大略。


薈文堂主


你好!我是I曹二牛I,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們一聽到這首詩,腦海裡首先出現的就是曹操的《短歌行》

我們在中學課文裡學過這篇《短歌行》,我記得當時這還是一篇要求背誦的文章。

其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最早是出自《詩經·鄭風》。

全詩的內容是:

《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這首詩寫一位男子在城樓上等他的心上人久等不來,一天不見就像隔了三個月似的。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指周代人的衣服和佩帶,以戀人的衣飾代指戀人。

詩中男子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轉化為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怎麼就不能捎個音信呢?

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怎麼就不能主動來看我呢?

見不到你,“悠悠我心、悠悠我思”表達了相思之苦,我茶不思,飯不思,睡不著。這些你知道嗎?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你不來,我只好去城上,焦急的看著遠方,等待你。

這首詩通過層層渲染,將相思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親親子衿,悠悠我心”在這首詩裡表達的是相思、思念之情。

說完這首,我們再來說大家熟知的“親親子衿,悠悠我心”出自曹操的這首《短歌行》。

曹操這首《短歌行》我們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他是在赤壁之戰前大宴群臣,“橫槊賦詩”時寫的。

有人說赤壁之戰前,曹操沒有這樣的閒情逸致去作詩,應該是他平定烏恆後寫的。

正如我寫過的微頭條裡,曹操《龜雖壽》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這首詩裡,曹操建功立業的渴望變得更加強烈。

在詩篇開端,作者“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彷彿充滿了憂愁味道,到最後,全文後四句,才明白作者是對人才的渴求,對自己建功立業充滿了一種緊迫感。

賢才如果到來,自己就會像周公那樣,用最高規格禮節來接待他,“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讓普天下的賢士們“天下歸心”,這樣的氣度,是需要我們工作和創業中學習的。

《短歌行》是一篇唯美的《求賢令》,此刻的“親親子衿,悠悠我心”是一種求賢若渴,求賢急切的心情。


我是I曹二牛I,歡迎大家與我一起分享和探討文化中的知識和智慧。


I曹二牛I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單從這兩句情感似乎不明朗,當結合最後兩句“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思戀之情便有了昇華。

全詩描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心上人久等不見他來,她躊躇不安,來回踱步,一日未見就如同隔了三個月般,讓她心神所往。正所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青青子衿”原指戀人的衣飾,這裡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便已使她念念不忘,更可見其相思縈懷之情。



0號使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體現的是一種相思難忘之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意思是:你的衣襟衣領是青色的,而我的心卻是憂傷著的。即便我不去找你,難道你就不給我音訊了?你的佩玉也是青色的,而我的思緒也一直漂浮不定。即便我不去找你,難道你就不會來找我?走來走去,徘徊又徘徊,在這高高的城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就像過了三個月那麼漫長。

這首詩描寫了一位年輕女子在城樓上不停地來回走動著,還時不時的向外張望,顯得內心十分的焦急。她日夜思念的那個人,衣襟衣領和佩戴的玉都是青色的,留給她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短短的八個字“青青子衿,青青子佩”就為我們描畫出一位相貌堂堂、英俊瀟灑、家境富裕的翩翩公子形象,怎能不讓她朝思墓想?她的相思難忘之情,就在於“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三點水981


這句詩體現的是等情人不見的焦慮、相思之情。此詩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子衿”是周代學生穿的衣服,這裡代指久等不來的男子。

少女熱戀著一個青年,兩人相約在城闕相會,久等也不見情人的到來,急得在城闕上走個不停(挑兮達兮)。她思心悠悠,望穿雙眼,切盼情人翩然而至,傾吐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的無限情思。真是愛得如火,思念如潮。

朱熹在《詩集傳》中說:“凡詩所謂風者,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各言其情者也。”《子衿》就是這種言情詩的代表。



半支蓮6


"青青子吟,悠悠我心"體現的是一種怎樣的特殊感情?

子衿。

青青子吟,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孑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孑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衣領青又青,牽連我的心。縱使不找你,你就無音信?

佩帶青又青,牽連我的心。縱使不找你,你就不過來?

走來又走去,我在城門樓。一天不見你,像過三個月!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門摟等候她思念的情人。

選自《詩經.國風.鄭風》。古人認為是寫學校廢止,"青衿"是古代學子的服裝,,

後來成為讀書人的代稱。

曹操一一短歌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是說穿青領衣服的賢士呵,我日夜把你殷勤想望。只是為了你們的緣故,

吟詠"子吟"我至今惆悵。

全詩反覆訴說求賢若渴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