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為何不惜花10億巨資重建泰坦尼克?意義何在?

浙商為何不惜花10億巨資重建泰坦尼克?意義何在?

自2014年,中國民企在香港宣佈,計劃投資10億元人民幣按原型重建的泰坦尼克,一直備受國內外媒體的關注。據資料顯示,"新泰坦尼克號"長269.06米,寬28.19米,吃水10.54米,內部將設宴會廳、劇場、豪華頭等艙、觀景臺、游泳池等,重現當年泰坦尼克號的豪華場景。這個以"浪漫地中海"命名的大型主題公園,以1:1原型重建的泰坦尼克號為核心,從項目啟動開始,鋪天蓋地的批評、質疑、謾罵便如影相隨,甚至被稱"山寨版"、沒品位、譁眾取寵。

浙商為何不惜花10億巨資重建泰坦尼克?意義何在?

為此,蘇紹俊還專程去了一趟遙遠的英國海港城市南安普敦。南安普敦是泰坦尼克號的起航點,1912年4月14日,從英國開往美國的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4月15日凌晨,這艘當時最大的客運輪船斷裂成兩半並沉入大西洋,船上的2228名乘客中,僅有705人倖存,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成為和平時期死亡人數最慘重的海難之一。

浙商為何不惜花10億巨資重建泰坦尼克?意義何在?

在南安普敦,這位中國人享受了很高的禮遇。南安普敦市長在市政廳會見了蘇紹俊先生,告訴他不用理會那些質疑的聲音,並親自將象徵市長權力的項鍊佩戴在他的脖子上。他還走訪了部分泰坦尼克號遇難者的後代,也受到了熱情接待,有遇難者後代表示,希望有機會前往中國看看這艘"新泰坦尼克號"。

浙商為何不惜花10億巨資重建泰坦尼克?意義何在?

重建泰坦尼克號究竟意義何在?

蘇紹俊先生稱,重建泰坦尼克號不僅僅是為了紀念,更為了讓更多的人們知道。旨在傳承和弘揚在百年前泰坦尼克海難事故中所表現出的盡忠職守、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泰坦尼克大愛精神。而重建新泰坦尼克都有哪些意義呢?

意義一,對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是一大利好。

對一家造船企業而言,能接到這麼大一筆單子,可是求之不得的事。重建不但會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而且還給企業提供了設備提升改造、技術創新發展的大好機遇,完工後,更能為企業贏得巨大的美譽度。

意義二,創造就業機會,解決民生問題。

報道稱,船體組裝需要700人,算上船體加工、水陸路運輸以及正式營業後的員工招聘等,可以解決幾千人的就業問題。

意義三,促進大英縣的旅遊業發展,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永久停靠在大英郪江的泰坦尼克號就是一個巨大的旅遊項目,以其"按1:1原型建造"的獨一無二的價值,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蜂擁至大英遊覽觀光,大幅度提高當地的旅遊收入,帶動相關服務產業的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浙商為何不惜花10億巨資重建泰坦尼克?意義何在?

意義四,為我國的公益事業做出貢獻。

作為一家民企,重建泰坦尼克號當然不僅是為了人類大愛精神,投資方肯定要考慮盈利,但可貴的是,其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面向全球發起成立了泰坦尼克基金。屆時,包括船艙、船票銷售及其他運營項目的部分收入,都將納入泰坦尼克基金,用於援助全球海難事件給予人道主義捐助,表彰泰坦尼克永不沉沒的大愛精神。先不管"部分收入"是多少,單從項目開建就成立基金,作出公益承諾這點,就值得大書一筆。

浙商為何不惜花10億巨資重建泰坦尼克?意義何在?

《瞽言·近言》寫道:"故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下愚者必自以為聰明才智之人。"同為浙商,蘇紹俊與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先生有諸多共同點,——後者剛剛因為投資300億重建圓明園再次成為媒體追捧的焦點人物,其中最為人矚目的一點就是,敢闖敢冒,膽識過人,敢做別人沒有做或不敢做的大事情,正是這點,讓浙商能夠勇立時代潮流並且引領時代潮流。

反觀那些譏諷重建泰坦尼克號為"毫無意義"、"吃飽了撐的",甚而嚷嚷"何不把錢送給窮人"的網友,未免就顯得鼠目寸光,太小家子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