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什麼?知識的基礎是什麼?

知識是什麼?

《聖經》中的亞伯拉罕,在盛行偶像崇拜的土地上,認為知識就是超越你眼前所見而“看”到的東西。

雅典人認為知識就是真實的觀點,因為正當的理由是為人們所信服的。

笛卡爾認為,知識是你在任何可想象的環境中都不會懷疑的事物。科學家們認為知識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反覆的實驗能夠使我們確信它。

柏拉圖對知識有過經典的定義,他認為,一條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它一定是被世人驗證過的,正確的,而且被人們相信的。

在現代常用的關於知識的解釋中則認為,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

知識是什麼?知識的基礎是什麼?

我們也可以嘗試把知識的特點做一個總結。

首先,知識是信條的子集。我們相信很多事物,但是它們中僅有一部分是知識。

第二,知識是由我們有理由去相信的信條而構成的。不管那是因為我們通過實驗確信,通過邏輯證明或是上帝揭示給我們的。

第三,知識由大量的真理構成,這些真理結合在一起反映了世界的真實本質。事實上,我們從來就不缺乏對知識的定義,然而我們也從未達成過一個整體的一致意見。

不管知識如何定義,有一點必須清楚,知識的基礎是事實,是人類歷史中浩瀚如海洋般的事實構成了知識的殿堂。

知識是什麼?知識的基礎是什麼?

面對太多的信息而人類無法全部知道的事實,我們的戰略一直是建立一個知識的停止點系統。這是很有效的方法,很適用於我們用於保存和交流知識的紙質媒介。知識一直是一套停止點系統,其正確性又由無數停止點來證明。

在傳統時代,這種戰略跟以紙本為主的知識搭配起來,可謂天衣無縫。書籍的目的是囊括所有的信息,多到足以停止對書的主題進行探究。

然而現在,當我們的數字化媒體可以處理比以前多得多的觀念和信息,並且數字化媒體具有連接性(從想法到想法,群體到想法,群體到群體)的時候,我們的策略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這正在改變知識的外觀,顛覆了我們對知識的認識。

知識是什麼?知識的基礎是什麼?

我們自認為我們在事實的基礎之上建立了不可撼動的知識宮殿,但也許僅僅是因為那些大聲疾呼的不同意見並沒有被公眾聽到。

在網絡上,每個事實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說,在網絡上,你找到一個事實為你的論點做論據,那麼一定存在一個相反的事實來推倒你的論點。

備受尊敬的已故參議員丹尼爾•帕特里克•莫伊尼漢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觀點,但不可以有他自己的事實。當自相矛盾的事實足夠多時,在根深蒂固不可改變的觀點面前,事實將變得如此虛弱無力。

如果你盡力去追究一個事實,總會發現有人在反駁它。你想利用事實去支持某個觀點,然後你會發現很多鏈接指向那些和你有根本分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