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去世,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高以翔去世,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11月27日,明星高以翔的生命定格在35岁。

身边的朋友都说不敢相信,围观的陌生人也惋惜感叹。

这让我想到很多事,比如周一主管跟我说她老公的朋友刚查出宫颈小细胞癌,晚期,医院说最多还有8周的生命。

上个月,前同事的妈妈,宫颈癌复发,预计此次需要摘除子宫,永绝后患。

舆论的自由开放,让我们更快速地听到身边所有这些,我不知道是好还是坏,我们是会更加敏感?还是更加麻木?

我们今天决定少熬夜,那么过两天呢?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在县城的高中担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教语文更多是专业层面的,大学时学过一些方法,还有师傅带着,上手比较快。当班主任则是完全的小白,除了幕后处理各种跟班级相关的事务,每周还有一节班会课。

第一年的班会课,基本都是交代学校近期与学生有关的安排,然后上自习或者看教育片。后来我有了辞职的想法,我突然很舍不得这些学生,虽然其实我最多也只能陪伴他们三年。

那会儿突然想,假如这是最后一节班会课,我会跟他们说什么?我想跟他们说什么?有没有那种无论他在哪个年龄段,无论他在哪里,都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什么?

有的。我总共就活了二十多年,谈不上讲经验教训,但确实也发现了一些极为重要但被忽略的事。比如,生命与健康。

一听,你肯定想,这谁不知道呢。

你啊,你根本不知道。不信?

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我每天都去田径场跑步。田径场大多是3种人,一是学生,二是带娃的,三是目测40岁以上的教职工。像我这种年纪轻轻的老师坚持锻炼的屈指可数。

那时候我特别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跟一些经常锻炼的老师聊天,问他们什么时候开始锻炼的?是什么机缘让他们开始锻炼的?我听到最多的答案是: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明显感觉身体吃不消了,但是自己也没重视,接下来就真的出问题了,生了大病,那之后就开始意识到要锻炼身体。

我问我自己,我为什么要锻炼身体?其实跟他们是一样的。我高中时鼻炎比较严重,那时候一感冒就会引起鼻炎复发,一复发就得去打针,而且一打就是一周,每天3瓶药水。冬天最难受,手被冻得发紫打着针。那是一段非常深刻因为不健康带来持久痛苦的经历。

上大学那会儿我参加运动会训练,加入篮球队,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很多,感冒次数减少,身体素质增强,于是,我开始主动锻炼。

而且一直想骑行川藏线,感觉自己不锻炼这个目标实现不了,所以从主动偶尔锻炼变成了经常有规律的锻炼。

大多数人都是在经历过大病后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大多数人只有在身体超负荷承载不了的情况下才会得大病,比如人到中年。这意味着,我们意识到健康重要性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投资健康的最佳时机。

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账户,前18年父母包办,你的饮食有规律,营养均衡,于是你的健康账户有了第一桶金,这是我们的“健康本金”。

假如父母在包办你饮食的基础上还注意引导你运动,你的第一桶金会远远多于其他人。

18岁以后,我们开始自己打理健康账户,基本正式开启外卖生涯,这段生涯幸运的话估计就过10年,不幸的话就过个几十年。

这时候身边很多人就开始大量消耗本金,比如“从此早餐成路人”“深夜烧烤啤酒小龙虾”……这种状态会一直延续到职场。

接着大家会陆续建立家庭,饮食情况会因为有人关照有所改善。

至于运动,很多人大学考完体育测试后,再也没主动运动过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健康本金因为“不作为”而逐渐减少,因为“使劲zuo”而急剧减少,当账户负债累累时,身体就会发出信号,生一场大病。

但是,为什么非要等到失去时我们才来重视呢?为什么一定要经受过痛苦才开始想不再痛苦的方法呢?为什么不在最好的年龄投资自己的身体健康呢?

我曾经尝试写下“死之前要做的100件事”,写完后我发现,没有健康强壮的体魄,1件事都没办法做。健康,是0前面的那个1。

当然,其实健康包括两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我们主要聊的是身体健康。

我们怎么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好好吃饭:规律、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

拓展阅读

������适当运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学会休息:熬夜不如早起,经常性的放空5分钟。

������定期体检

有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和美国民众在医疗上的支出是不相上下的,但区别在于,中国人90%的钱花在人生的最后三年,美国人则花在前30年,定期体检,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记得当班主任那会儿,利用自己的“淫威”成立了一个“尖刀连”,每天带着二十来个学生出去拉练,跑步、深蹲、俯卧撑,各种花样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身作则,自己的身体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现在那些学生已各奔东西,我希望无论他们在哪里,都不要忘记珍惜生命、珍爱身体,这是一切的前提。

人这一生,会面临诸多的不平等,唯有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你善待生命,生命会给你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去做想做的事;你透支生命,生命也会毫不客气的回击,甚至让你来不及思考哪里出了问题。

高以翔去世,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