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回憶:沒有周希漢,陳康這隻猛虎,怎麼也出不了頭呀!

在我軍,周希漢是一位傳奇故事很多的戰將。

在解放戰爭中,周希漢直接指揮部隊,取得斃俘蔣軍將級軍官64人的戰果。其中,生俘蔣軍中將便多達7人。他們分別是蔣軍號稱“天下第一旅”的1軍1旅長黃正誠、整編15師師長武庭麒、副師長姚北辰,蔣軍青年206師師長邱行湘、副師長符紹基,粵桂邊“剿總”司令喻英才,蔣軍第8兵團司令唐堯。斃敵中將2人,即14軍軍長熊綬春、42師師長石建中,俘虜蔣軍少將55人。至於斃俘的校尉及大頭兵,更是數不勝數。

作為一員智將,周將軍十分善於帶兵,留下不少佳話。

陳賡回憶:沒有周希漢,陳康這隻猛虎,怎麼也出不了頭呀!

周希漢(1913-1988),湖北麻城人,開國中將

周希漢27歲那年,386旅旅長陳賡發現了這個人才,讓周希漢“多擔責任”,指揮部隊衝鋒陷陣。不僅如此,他還經常給周希漢傳授作戰知識和心得。後來,周希漢也很注重發現和培養人才,其中一個典型事例,就是對“老虎軍長”陳康的培養。

周希漢與陳康都出身鄂豫皖根據地,1928年起便在紅四方面軍麾下征戰四方。長征中,紅31軍軍長、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手中的“王牌預備隊”,便是由陳康領導的274團2營。一旦出現難啃的硬骨頭,王樹聲便會把陳康派上去。

1935年3月,紅31軍攻打劍門關,初戰告捷。王樹聲一聲令下,第一個躍出陣地的就是陳康。在他的身後才跟著通信員、警衛員與號兵,再後面才是全營官兵。全營人人都是“敢死隊”,硬是靠猛打猛衝,把劍門關奪了下來。

周希漢在總指揮部任參謀時,就認識陳康。當時,陳康擔任副團長,二人一聊便相見恨晚,第一次談話,就談到了天亮。

抗戰爆發後,已是紅軍團長的陳康進了“紅大”學習,而周希漢則被分去了386旅當作戰科長,二人就此分別。

後來,周希漢當上了旅參謀長,而陳康則在129師隨營學校當“教員”。1940年8月,二人各自領部隊參加百團大戰。10月,關家堖之戰結束後,劉伯承召開戰鬥總結會,雙方再次會面。

陳賡回憶:沒有周希漢,陳康這隻猛虎,怎麼也出不了頭呀!

【陳康(1910-2002),湖北武穴人,開國中將。參加反“圍剿”戰爭、長征,抗戰時期在百團大戰、七亙村、神頭嶺之戰中表現出色。解放戰爭時期,以一旅之兵誘敵深入,滅敵2萬。新中國成立後任13軍軍長、雲南書記等職。】

陳賡回憶:沒有周希漢,陳康這隻猛虎,怎麼也出不了頭呀!

【陳賡(左)與周希漢(右)在對日作戰勝利後的留影。正是後者慧眼識珠,使得又一顆戰星冉冉升起】

兩人聽完總結,又聊了許久。就在此次見面後,周希漢主動找到旅長陳賡,彙報了陳康的情況:

他是個打仗的料子,如今我們一線部隊都很需要他這樣優秀的指揮員,讓他在後方當教員,太可惜了!”

一聽這話,陳賡想都沒想就同意了:“陳康過去的情況我非常瞭解。我們17團現在正好缺團長,你快去給劉、鄧首長寫報告,申請讓陳康來當團長!”

周希漢連夜打好報告後,便提交給了上級。在後方默默無聞的陳康,就這樣回到了老部隊386旅。陳康回來後,果真大放異彩,屢戰屢勝。

1942年5月,陳康又從17團調任至王牌772團擔任團長。1945年抗戰結束之際,周希漢任10旅旅長,而陳康則是13旅旅長。二人同為陳賡4縱3個旅中的2個旅長。正因如此,他們的戰鬥情誼也持續了一生。

陳賡將軍後來回憶:“沒有周希漢,陳康

這隻‘猛虎’,是怎麼也出不了頭的呀!”

陳賡回憶:沒有周希漢,陳康這隻猛虎,怎麼也出不了頭呀!

周希漢作戰鬥動員

除此以外,周希漢手下的兵也是一群嗷嗷直叫的“虎崽”。

1939年7月初,他領著16團夜襲黃掛,一仗就取得斃傷日軍百餘人。繳獲機槍3挺,步槍30餘支,電報密碼一本。不僅受到八路軍總部的嘉獎,就連身居重慶指揮的蔣某人,也親自發來“嘉獎令”,要給參戰的八路軍將士一人發一塊銀元,樂得戰士們合不攏嘴。

1940年2月,周希漢又領著16團在榆社縣攻下了趙王村,把閻錫山的新編2師吃掉了一大半,滅敵2000餘眾;該師師長金憲章狼狽出逃。大批的軍用物資、馬匹全都變成了八路軍的戰利品。

經歷此戰的不少戰士回憶:“只要有周參謀長與16團上,保準我們有財發!”

後來,周總理在向外賓介紹周希漢將軍時,是這樣說的:“這位是中國海軍的參謀長、海軍專家周希漢,而‘希漢’在我們中文裡的意思,是少有的英雄!”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