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女兒賭氣,贏了“賭局”丟了孩子

帶過孩子的家長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事:帶著孩子一起出去,該回家的時候孩子卻怎麼也不肯走,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會使出各種招式。需要知道的是,哄孩子是需要注意方法的,有的時候用力過度,可能會釀成慘禍。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女兒賭氣,贏了“賭局”丟了孩子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女兒賭氣,贏了“賭局”丟了孩子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消息。

傍晚,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3歲的孩子出去散步,天快黑了,孩子還磨磨蹭蹭地不肯回家。媽媽急著趕回家做飯,孩子卻執意還要在外面玩,最後媽媽忍無可忍,給孩子下了“最後通牒”:“你不走就自己在這玩吧,我走了!”說完就準備往回走。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女兒賭氣,贏了“賭局”丟了孩子

誰知孩子也是個倔性子,媽媽越是吼她她就越不聽,她看了媽媽一眼,又繼續玩,媽媽看到孩子這樣,更生氣了,頭也不回地走了。大概走出去十幾米後,孩子看到媽媽真的走了才大哭著跟上來。

媽媽在前面走著,心裡正慶幸“贏”了孩子呢,沒想到後面突然傳來一聲巨大的剎車聲。母愛的本能促使她連忙回頭看,卻看見孩子已經被一輛疾行而來的車撞倒,儘管周圍人以最快的速度撥打了報警和急救電話,孩子最後還是因為傷勢過重沒能搶救回來。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女兒賭氣,贏了“賭局”丟了孩子

可以想象得到,事後孩子媽媽會有多麼後悔自己跟孩子“賭氣”這種幼稚的行為,但是再後悔也換不回活蹦亂跳的孩子了。

分析

其實,對於孩子喊不動叫不走的事情在生活中很常見,採用上述案例中媽媽做法的人也不在少數,可能當下對孩子來說是有效的,但卻不是正確的方法,不幸時還有可能像上述案例中一樣釀成大錯。

針對上述案例中孩子叫不走的問題,小編給出以下建議。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女兒賭氣,贏了“賭局”丟了孩子

  • 不要跟孩子“賭氣”,耐心跟孩子講道理

在孩子任性不聽話時,父母生氣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父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耐下心來給孩子講道理,比如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媽媽要回去給寶貝做飯了,寶貝不走的話就吃不到媽媽做的可口的飯菜了哦!”

小孩子的內心都是非常單純的,在聽到這樣的話時一定會重新權衡利弊,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孩子有時也是會有逆反心理的,你越是跟她賭氣,她就越不聽,所以以暴力手段解決問題反而會適得其反。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女兒賭氣,贏了“賭局”丟了孩子

  • 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就先放置一會兒

當與孩子產生情緒上的問題時,我們最好選擇把問題放置一會兒,等到雙方火氣全部都消除之後再去解決問題。

人在過激的情緒下是無法保持理智的,所以不妨冷靜一下思考問題出在了哪裡。

如果真是孩子的錯誤,我們不妨讓他們自己反思一下,這樣的話要比我們當面戳穿他們的錯誤要高明的多;如果是我們的錯誤,那就需要及時改正然後採用正確的方法。一味地賭氣是沒有效果的,所以還是得及時反省錯誤才是。

“你不走,我走了”,媽媽和3歲女兒賭氣,贏了“賭局”丟了孩子

撫養孩子是一個艱辛而又充滿成就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要多多學習,找到與孩子相處的正確方式,與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