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睜眼看世界”第1人,若不是慈禧阻擾,他就打到日本本土了

甲午戰爭後,有位大臣獻上"圍魏救趙"的妙計,清朝卻沒選擇使用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那段時期,是我國的黑暗時期。在這段期間內,許多華夏兒女丟了性命,許多家庭支離破碎。

直到新中國成立,無數先輩們嘔心瀝血付出,這才使得傷痕滿滿的中國逐漸"強壯"起來。

中國會經歷這一場劫難,是必不可少的嗎?其實,當初有一個人在甲午戰爭結束後,想出了一個救國的好法子。

這個人將救國之法寫在奏摺上,呈現給了朝廷,他表示:日本兵力少,國家也不大,國內儲存的物資不夠,如今他們將絕大部分兵派出來攻打中國,留守國內的人就很少。這時候如果派兵直接攻打日本,就能來一招釜底抽薪,斷了日本侵華隊伍的後續支援,如此中國危機可解。

可惜,他這一個妙計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這才有了後來日本人在中國的地盤上耀武揚威的事情。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1人,若不是慈禧阻擾,他就打到日本本土了

是誰提出"圍魏救趙"的妙計?

提出這個妙計的人,名叫宋育仁,他是一位四川人,出生於1857年。

宋育仁家境不錯,從小熟讀詩書,在1886年考中進士,從此進入官場,任職翰林院庶吉士。

在翰林院的這段期間內,他苦心鑽研,著作了一本《時務論》,講述的便是他對於維新變法的看法。而後,他出使英法意比,成為了四國公參贊。

在出使西方國家的這些時間裡,他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對整個世界格局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因此,他又被稱之為是四川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當然,宋育仁也終究是一個普通人,雖然他走的地方多,學習到的知識多,但在某一些方面,他仍然不算強者。

就比如他回國後主持四川的商務工作,他就做得一塌糊塗。因為他對商務並不瞭解,做的很多決定都不切實際。

當年他還想當然的用煤提煉煤油,結果不僅沒成功,還浪費了大量煤炭,最後使得當地的百姓沒有煤炭用,險些發動民變。

所以,宋育仁思想、眼界在當時算是超前的一個人,但要讓他真正的為百姓做事,他還是不太行。

說白了,宋育仁更算是一位思想家,不能算是一位務實之人。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1人,若不是慈禧阻擾,他就打到日本本土了

處事不當被貶職

像宋育仁這樣有不少先進思想,卻沒有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最終會因為處事不當被貶職,這也不能理解。

甲午戰爭爆發以後,宋育仁愛國心高漲,他想要救國,想為祖國找到出路,因此在國外多番謀劃。

可是當時,清政府已經決定用綏靖政策。如此一來,宋育仁的謀劃行為就顯得有些不合適,似乎在和朝廷對著幹一樣。這件事情被他的上司回報給朝廷之後,慈禧就下次讓他回國,不要再妄生事端。

這使得宋育仁在國外的努力化為虛無,他內心很不甘,在回國過程中,寫了《借籌記》,記錄了他在國外籌備的一切。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1人,若不是慈禧阻擾,他就打到日本本土了

一年後,清政府和日本暫時達成了和平,雙方簽訂了《馬關條約》,這使得清政府有了喘息的時間。

平靜下來以後,清政府就打算處置這個和朝廷沒有一條心的宋育仁。但宋育仁這些年在國外廣交了不少朋友,能為他說話的外國友人很多。

因此,若是處置了他,恐怕會生出一些事端。故而清政府思來想去,打算對他小懲大誡一番,只是對他進行了降職處罰。

這一下子,他從二品頂戴大臣成為了四品官員,又回到了翰林院。

此時的宋育仁,對清朝廷還沒有完全死心,因此他還是混跡於官場,在為國家、為天下做著努力。

直到4年後,也就是1898年,戊戌政變發生後,宋育仁主張變法的好友因此事喪了命,這對他打擊很大。他認為想要改變清朝廷,這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意志力消磨之後,他便逐漸退出了朝廷,當起了普通百姓,不再管朝廷中的是是非非。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1人,若不是慈禧阻擾,他就打到日本本土了

"圍魏救趙"能否成功?

宋育仁的這個"圍魏救趙"計劃並沒有實施,因此我們也不知道,當年他做了這個計劃之後能否成功?

對此,人們是有兩種看法。

第1種看法,認為他這計謀能夠成功。

宋育仁當時打算以公使的身份購買英國軍艦,招聘澳大利亞水兵,然後帶他們去攻打日本。

這樣一來,不需要耗費清朝的太多兵力,就能夠牽制住日本,使得他們沒有精力來中國使亂。

他這一個計謀,上報朝廷以後,朝廷官員們也是持有兩種不同看法,一派主戰的大臣們支持他的計劃,一派主和的人則反對。最終,主和派勝了,慈禧下令讓他回國,不準再生事端。

其實,日本當時將國內絕大部分的兵力都派到了中國,這使得日本本土殘餘力量很少。此時如果派兵攻打日本,的確是有可能勝利,這就會造成日本混亂,形成外憂內患的局勢,如此一來,清政府危機可解。

因此,才有人覺得他這個計謀如果實施了的話,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1人,若不是慈禧阻擾,他就打到日本本土了

第2種看法,認為他的計謀不會成功。

有這種看法的人,是覺得宋仁育想要藉由外國的勢力攻打日本,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也就是說,宋仁育的招兵買馬計劃都不能夠實現。

而退一步講,就算他成功的招到了兵馬,他也不一定能打敗日本,因為很多外國勢力不願意看到清政府勝利。

在西方列強國家眼中,清政府是他們看中的"大肥羊"。

只有"大肥羊"弱勢一些,他們才能更好地"宰殺",如果"大肥羊"太強勢了,那說不定一個不留神,"大肥羊"就跑了。

因此,西方國家不想看到清朝取得勝利,他們不會幫清朝,而就算他們被足夠的金錢打動,願意出兵幫清朝,但也會在打仗的時候故意輸掉。

所以,這一部分人就認為,這一個計策是好的,但是能夠實現的可能性太低了。

四川“睜眼看世界”第1人,若不是慈禧阻擾,他就打到日本本土了

這兩種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覺得,雖然實施了計劃,不一定能夠成功,但沒有實施,就一定不會成功。

如果當年,清朝採用了宋育仁的這一個計劃,清朝或許就不會滅亡的這麼快。因為,只要敢於拼搏,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清朝之所以被西方國家欺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清朝太懦弱,缺乏了反抗之心。如果清朝強勢一些,勇敢一些,西方國家也不會如此明目張膽壓榨清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